指導教授

含有「指導教授」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論文撰寫對於菜雞研究生來說絕非易事。撰寫長篇的研究與作業、報告的形式有所不同,更需投入長期的時間,大量的腦力、體力與毅力來完成。所以不論是旁觀者或是研究生在論文撰寫前,皆容易對論文產生一些誤解。因此想要分享自身觀察到一些教授不會特別教,但要寫論文的你,可以提早知道的事情!
過去在讀研究所時,總想著學習,增進能力,不太曾想過和指導教授之間的權力關係與保障等。今天導讀一篇期刊文章,為丁學勤與楊忠傑的〈指導教授與研究生間關係結合的形態及其效果〉,作者主要用管理學中的消費服務過程來看研究所的指導關係,說明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之間有哪些關係結合,這些關係結合會對研究生帶來什麼影響
Thumbnail
這週想分享的是我在換指導教授半年餘,所觀察到前任、現任指導教授在指導論文方式的不同。因為我受兩位老師指導的年份差距甚大(一位五年,一位半年),撇開教授人脈、資源的多寡、個人家庭生活的忙碌程度等面向,只專注在兩位老師「論文指導方式」之比較。
Thumbnail
成正比-avatar-img
2025/04/07
原來非理工科系也有這樣的老師嗎!?😭其實真的很好奇為什麼很多教授個性都是這樣,是因為不好的老師才會被人口耳相傳所以造成我會認為好教授不多,還是因為教授體制問題導致劣幣逐良幣?🤔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0
成正比 我也很好奇😭感覺上體制有很大的問題,但可能老師個人性格的養成也有關係。以自己的經驗來看,前老闆是從國外畢業後回臺就一直在同一個校園中當教授的人,她鮮少與外界有接觸,與他人合寫文章也都是她在主導。教授某方面算是令人景仰又蠻有權力的職業,她總是被人吹捧,也不太被他人質疑,或許久而久之就漸漸病態了,覺得自己永遠都很棒。學術界長期剝削勞工,許多學校對於指導關係準則的制訂也相當薄弱,老師們部分或許也漸漸習以為常,加上可能部分教授認為自己高高在上,習慣當一個壓迫者,對於該如何保障與善待他人根本已與社會脫節,感覺他們的生活圈像一個有自己結界的圈圈。我也很好奇啊,尤其逃離怪研究室後更是好奇,之後應該會繼續看看有沒有相關文獻,目前有稍微擦邊提到的可能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文獻導讀文章,我們也希望之後可以找到一些解答就是了🫠 https://vocus.cc/article/67111002fd89780001d69a94 https://vocus.cc/article/67e417ebfd897800016950a1 https://vocus.cc/article/67f6991ffd89780001910190
本文探討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的學術倫理問題,透過導讀2007年周善行與曾牧雲的期刊文章,介紹研究結果不實、報導方式不當、指導教授抄襲、論文排名等議題,並探討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也說明關於指導關係互動的規範。文章亦佐以自身被指導教授不當對待的經驗分享,期望研究生與指導教授應更瞭解自身權益與責任。
Thumbnail
石頭哥-avatar-img
1 天前
拜讀你的長文,只能說教授圈也跟職場沒兩樣,什麼樣的人都有,畢竟要從助理教授到教授,這個坑要填滿多少人的研究報告,才能逐步晉級上去!與其跟一個不契合的教授,那麼換到第三順位,能順利換教授也只好認栽了!
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關係,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人際互動之一。良好的師生互動不僅能提升研究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在學術生涯中取得長足進步。以下將 Dale Carnegie 的19條黃金法則,具體應用到碩博士與指導教授的互動中: ▋建立信任與和諧的關係 1. 微笑 • 無論面對指導、開
在研究指導過程中,結合 AI 工具可以大幅提升效率,並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研究方法,建立自主學習能力。以下是具體操作流程與策略: ▋第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目標導向的文獻閱讀 在新實習生開始時,給他們一篇相關文獻並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1. 確認研究問題:文章在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問題與他們的興
經歷了換老闆的風波,體會到許多學術界的不堪之後,我深感筋疲力竭,累積了六年的疲勞以及精神磨難,現在每日都好想休息再休息,休息再休息。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覺得能夠當研究生,擁有這樣的身分和定位是非常幸運的。可以自由安排生活的每個時段,可以把世界各地當成工作之所在,可以......
Thumbnail
回到宿舍後,我陷入沉思,我不知道如何找到「新的」論文題目,也不知道如何說服當時極度不熟的指導教授,邀請他成為論文的合作夥伴。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中正大學勞工關係所的碩士學習之旅,包括在職班的挑戰與收穫。我探討了自己的論文題目及其背景,反思了求學過程中的人際關係,以及從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如何豐富我的職業生涯。希望這些經驗能為對勞工相關研究感興趣的同學提供參考和啟發。
Thumbnail
之然-avatar-img
2024/08/29
在職專班有時把入學標準放得比一般碩士低(我遇到的是這樣XD),很常會讓人有「有錢就可以來念的」誤會阿~~🤣
Treiz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31
之然 確實~~就會覺得比較容易錄取。但想想在職專班需要備審資料說明自己的職涯歷程,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也很不容易呢~
哈囉大家好~我是丟搞學術郎的阿焦😀(因為最近一直糙輝搭)想問問各位學術郎,你們的指導教授是論文一直撞牆不會寫也沒關係,總是有耐心地說我們看看可以怎麼解決的好好老師?還是為了讓你們趕快工作,而不那麼要求論文成果的職業取向老師?(歡迎大家跟我們分享自己的指導教授)
Thumbnail
Ping Hussard-avatar-img
2024/08/29
申請國科會補助的行政苦水我多到要滿出來了啊哈哈哈哈(淚)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4
Ping Hussard 辛苦了!我們這週有更新!拍謝最近丟搞丟到要換老闆,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