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tou-avatar-img

Meitou

0 位追蹤者
隨緣系創作者,會先寫精神醫學的專題,完成後想寫小說。很隨興,隨時可能停更。如果能從我的作品中得到樂趣或幫助,我就很開心了,感謝大家。
avatar-img
0會員
26內容數
寫一些有的沒的。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本篇收錄各種筆者歷年來在網路上看到過的躁鬱症各種理論,包含了美國的學術文章和日本的精神醫學家發表的文章。 內容包含了許多學術理論對精神疾病的見解、以及針對為何重大精神疾病仍存在社會中進行討論。 本篇不涉及太多的專業知識,可以當作看小故事一樣看過去,同時部分概念也可以用在其他重大精神疾病上。
雙極性情感疾患 -「躁鬱症」 因筆者本人是躁鬱症患者,故選此作為這個專題在《現代精神醫學》章節的首篇。 本篇討論躁鬱症在現代精神醫學的性質和地位,以現代的觀點探討躁鬱症,包含如何應對、判定標準、由來與醫學角度的解析,讓人簡單的理解躁鬱症究竟是什麼樣的病,且現代精神醫學是如何應對躁鬱症。
在精神醫學的範疇中,沒有任何東西,比科普病識感的概念還要來的更重要。因為這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自我察覺到需要幫助、並鼓起勇氣走進診間,真正展開療程。 病識感的有無,對於需要精神醫學協助的個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關鍵因素。若患者並不具備任何的病識感,那麼醫療行為基本上就不大可能會發生。
由於文明的進步,各種現代文明病因而誕生,被歸類為精神問題的,早已不是只有重度精神疾患。而現代精神醫學要對付的,往往都是新的文明病和社會劇烈變遷帶來的各種精神困擾。 本篇將簡單介紹現代精神醫學可以提供的幫助,除了那些嚴重的精神疾病以外,其實各種輕度身心症狀,都是精神科的專業。
在了解精神疾病與人類的歷史之後,我們將回到現代,開始探討本專題的第二個部分。 本章節會簡述現代精神醫學的基礎和發展現況,能大致上讓一般人理解現代精神醫學的根據和理論是什麼。並認識DSM這本現代精神醫學的權威書是什麼東西。
綜觀千古,在這麼多年的努力之後,精神醫學一路顛簸的,終於走到了今天。 然而,對於精神疾病發生的原因,至今仍是一個千古未解的謎團。 回顧過往的一切,我們只能夠知道,精神疾病是深植於人類文明之中的一部分,且很可能永遠也不會離開人類社會。 或許,精神疾病,就是人類文明進步時,非得擁抱的原罪。
Thumbnail
20世紀末期,為了世俗對於統合精神病學的需要,一本對精神病學界至關重要的書--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應運而生。 而DSM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精神醫學的走向,並成為了現代精神醫學的基礎。
Thumbnail
在兩次大戰期間,各種麻藥和興奮劑大量應用,以應對大量的傷者與精神不濟的士兵。這些藥物在戰場上發揮了強大的作用,讓全世界失去理智,世界陷入了集體瘋狂。 即便藥物在兩次大戰期間有諸多革新,精神醫學界卻從未等到可以對應重大精神疾病的藥物到來。就在醫界心灰意冷之際,那劃破黑暗的一道曙光,即將出現。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在20世紀初期燃起的各種生理實驗熱潮退去之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似乎逐漸在精神醫學之中找到自己的立基點。 在經過了世界大戰的洗禮、以及見識到了戰爭如何使健康的人類走向崩潰的邊緣之後,以創傷和壓抑引起各種精神疾病的可能性開始被認真的探討起來。 至此,以精神分析為主的心理治療,開始席捲了歐美世界。
Thumbnail
有鑑於醫學界對於瘋癲的判定越來越寬鬆,到了19世紀末期,神經衰弱與歇斯底里已經變成了精神醫學界的主流疾病。而對於如何治療重大精神疾病,當時的醫生們反而不是很有興趣。 在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橫空出世之後,傳統精神醫學受到了挑戰,而後續引起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大幅影響了精神醫學的發展。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