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甯 SAAVINI-avatar-img

楊甯 SAAVINI

0 位追蹤者

楊甯 SAAVINI

0 位追蹤者
一位暖心冷面笑匠+熱愛吃讀詩書+熱愛研究中醫和花草藥女子。修行、寫詩、拍片、繪畫,也許我們曾是一粒塵、一縷風、一場夢,只為了體驗人間的各種放下,只為了讓靈魂回家的旅程。祝你,心有餘光,步履不亂。
avatar-img
灑灑女子路過人間
1會員
42內容數
心靈修行|文學筆記|東方美學|繪本創作|影像敘事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有時候,地震不只是板塊移動,而是靈魂在晃。 人智學創始者魯道夫·史代納曾說:「地球是一個活的有機體,而人類的思想與行動,將直接影響它的生命運行。」 地震在這樣的觀點下,不再只是自然現象,而是集體意識的張力顯影,是我們與「節奏」、「土地」與「心靈」失聯的症候。尤其當乙太體(掌管生命力與節奏的能量層
Thumbnail
在印度瑜伽哲學中,毀滅不是錯誤,也不是懲罰,而是一段節奏——宇宙的永恆呼吸。 ✦ 宇宙之舞:Brahma、Vishnu、Shiva 的流轉 在瑜伽經典與《薄伽梵歌》裡,宇宙不是靜止之物,而是一首流動的梵歌。 它循著三種神聖能量流轉: Brahma:創造——如晨曦初現,如孩子初生; Vish
在西方神秘學與榮格式象徵學中,「水」與「地」從來不只是自然元素,它們是潛意識與現實結構的化身。 ✦ 大海:陰性力量的覺醒 海是集體潛意識的映照。 每一次海嘯、暴雨,都是「內在女性性」——也就是情緒、感受力、直覺與黑暗之母原型——的強勢浮現。 在神秘學中,這不代表懲罰,而是一場靈魂的洗禮。 水要
Thumbnail
我們總是太看重「是不是夠好」這件事。 攝影課上有人問我:「老師,我沒有美感天賦,還可以拍嗎?」 我回答:「你想拍嗎?你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有沒有一種說不出話來的快樂?」 創作不是比天賦,是比誰願意「拋下評分標準」,比誰願意允許自己在不完美中玩耍。 當我學會欣賞那些技術上「不夠成熟」的作品時,
這是一個過度讚賞「擅長」的時代。 你畫得好嗎?拍得專業嗎?這首詩是不是夠深奧? 但我想說:我們不需要擅長某件事,才能享受它。 就像呼吸,不用成為專家,也能呼吸得很深、很美。 我看過最真摯的作品,是在午夜後的廢紙堆中翻出的一張速寫; 最動人的照片,是一個媽媽用手機拍下女兒笑到噴飯的瞬間。
每次地震、每場海嘯,在能量學的視角中,它們是地球身體——如同我們自身——的脈輪正在鬆動與排毒。 ✦ 海底輪:安全感與生存的震動 地震的力量,直指我們的海底輪(Muladhara)。 這是一切存在之根,掌管安全感、生存本能、對土地與家庭的歸屬感。 當海底輪失衡時,我
Thumbnail
這世界有些奇妙的邏輯,常常讓創作者懷疑人生。 譬如,一張完美的照片往往誕生於條件最糟的日子。 陰雲壓境、燈光故障、拍到第七十張還找不到感覺,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還配稱為「藝術家」。 可那一刻你咬牙,選擇繼續,把挫敗揉進鏡頭,把煩躁交給時間。結果,在快門落下的瞬間,那一絲破碎與堅持撞擊出真正的火光
在主流觀點裡,戰爭是政治與權力的對撞。 但在能量學與神秘學中,戰爭更像是一場「地球震頻」的集體反應。 每次人類進入混亂時期,其實是宇宙在為下一階段的轉化蓄勢。 舊能量垂死掙扎:控制、奴役、慾望、物質主義的系統,像被時間淘洗的化石般脆裂、翻湧。 而靈魂呢? 它從不只是個體。 它是靈魂群體(Sou
Thumbnail
你有多久沒誠實地看過自己了? 我在攝影現場見過太多靈魂—— 有人站得再挺,心卻卑微到不敢正視鏡頭; 有人穿著華服,卻總想問我:「這樣看起來好看嗎?」 我總想說:「其實,你的美從來不是我來定義的。」 藝術教會我的,不是「創得多完美」,而是「是否夠真實」。 當我拍下自己最失序的樣子, 或是寫下一
Thumbnail
那些沉默不語的日常,才是最深的疼痛。這週連續看了幾部亞洲電影:《本日公休》、《富都青年》、《大象席地而坐》、《墮落天使》。風格迥異,語言不同,但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東方式哀愁」——不是灑狗血的大悲大痛,而是一種潛藏在日常瑣碎與沉默裡的溫吞痛感。它們都不急著說話,甚至都不是為了「講清楚一件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