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家小姐Ashlee

理家小姐Ashlee

55 位追蹤者
現為專業整理師,綺莉生活主理人,擁有日本JALO及Housekeeping兩張專業整理收納認證。 當了四年的全職媽媽,2019年重返職場後我開始關注女性自我成長及親子教養領域,結合專業整理知識,幫助媽媽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以「優雅地生活」為整理服務目的。
和我一起透過整理打造美感生活,顛覆妳對生活的想像
由新到舊
我的營養極簡術身為一個斜槓工作者,最煩惱的事情不是工作,而是身心健康的平衡。生小孩前,我的排便狀況就不是很正常,記得懷老大的時候,我還曾經在廁所待了一小時,蹲到腳麻了才出來。剖腹生產的我,從沒想到懷孕會比生小孩還艱辛;而你以為生完孩子後,就會有所改變嗎?沒有!因為產後賀爾蒙的改變,讓我上廁所更不順暢了,卡頓悶脹已
Thumbnail
2023-05-21
6
我的冰箱GG了!空間解放隊-日本NAKAYA保鮮盒我的冷凍庫爆炸了 整理師的冰箱收納術-怎麼挑保鮮分裝盒?
Thumbnail
2022-06-01
4
【年前大掃除,必備鎮黴之寶】​​台北冬天常常都泡在雨當中,​ 據說這個陰雨連綿的天氣要持續到年後。​ 這週我家兩台除濕機,非常努力的運作,​ 但潮濕大軍來襲,除濕機水箱可說是供不應求。​
Thumbnail
2022-02-08
5
小孩衣櫥快爆炸怎麼辦?教你聰明購物和管理衣物數量每年七、八月最可怕的事不是鬼門開,對地方媽媽們來說,最可怕的是又到了準備換季採買的季節了。聰明的媽咪們想要省錢,買到最划算的衣服,要趁夏末、冬季出清優惠時採買。所以,想聰明採買和管理好小孩衣物,一定要看這一篇「教你如何省錢採買、省時管理小孩衣物」。
Thumbnail
2021-08-15
7
為什麼孩子東西太多時,先不要急著斷捨離?有很多媽媽曾跟我說過她們的煩惱,覺得家裡的物品太多。 有太多玩具、爸媽時常收玩具收到一把火; 買太多衣服,或者恩典牌多到穿不下,包包、帽子、可愛的小配件太多,當初覺得可愛忍不住買了,但不會搭配,或者買來後孩子根本不給戴,不知道該怎麼辦? 或提早超前部屬孩子鞋子,先買了大1-2號的尺寸放著,結果放到
Thumbnail
2021-08-08
6
孩子6歲前,5個斷捨離的最好時機 這波疫情,迎來了長達兩個月的緊閉,也創造出史上最長久的家庭危機。雖然已經降級,我想應該也有不少家庭也發現,家裡原先的物品和新購置的物資已經把家裏擠爆,再不好好整理家裡頭的東西也要宣布三級警戒了。 雖然開心要慢慢回到正常生活了,在家關了兩個月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小孩、伺候全家吃飯,看來疫情過後,還是沒有
Thumbnail
2021-08-02
3
3歲前,該注意的3個斷捨離重點 辛苦懷胎十個月,歷經了孕期種種的不適,好不容易終於等到生下孩子的那一刻。隨之而來的,又是餵奶、拍嗝、哄睡、清洗各種嬰兒用品的輪迴地獄。能做完每天該做的家事,已經夠為自己起立鼓掌了。 有時望著桌上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物品.就開始顯得煩躁,覺得怎麼孩子一出生,家裡跟炸彈炸過沒兩樣,尤其是會爬會走之後
Thumbnail
2021-07-24
4
【主婦必看】無痛整理的7個小秘訣 煮飯、洗碗、整理檯面,洗衣服、折衣服、放回衣櫃,日常打掃、物品歸位,好像不斷重複的無限輪迴。 每天重複同樣繁雜的家事,妳是否總是覺得永遠有做不完的家事嗎?跟著這七個小提醒做,讓妳每一天整理變得更容易
Thumbnail
2021-07-11
6
整理遺物沒有時間表​喪禮儀式是用來撫慰生者​ ​ 道教儀式中,將遺物燒給亡者。從現在的眼光看,似乎不怎麼環保。經歷過喪禮後,我認為有許多儀式和規定,其實是在安慰、提醒仍活著的親人別過度哀傷,儀式八股但卻包含了許多安慰的意涵。​
Thumbnail
2021-03-24
8
告別後才是思念的開始 好久不見。好一陣子沒上來和大家聊天,是因為上週剛送奶奶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除了辦喪事忙,也因為心情大受影響,無法產出,請大家多見諒。 兩週前,開工的第一天早上,我看到LINE群傳來奶奶狀況不佳的消息;兩個小時後,媽媽致電時,我便有了心理準備。果不其然,是一通報喪電話。二二八假期前,我南下開始一週的服
Thumbnail
2021-03-16
5
總是整理不好孩子衣物的四個原因你曾經一時興起整理孩子衣櫃,卻發現怎麼整理後過一陣子,衣櫃還是依舊凌亂嗎? 將一家子洗好的衣服堆成一座小山丘,明明有衣櫃卻覺得從山丘中尋找衣服,幫孩子換上最快?或是上學出門前慌慌張張地準備,找不到需要帶出去的圍兜兜或手帕嗎?
Thumbnail
2020-09-23
3
懶人發票整理術 啊!好啊雜!到處都是散落的發票! 打開錢包,找不到半張鈔票,卻滿滿都是發票。 回到家,發票隨手亂放,等到發票開獎卻湊不齊開獎月份的發票 電子發票、長條發票共存,通通塞在錢包裡又亂又佔空間。怎麼做最好呢? 發票整理方法大蒐集 捐愛心也是整理的一種方式 若你覺得紙本發票占空間不好收納,也懶得對發票。
Thumbnail
2020-08-15
3
新手媽媽如何與恩典牌共處?整理物資的4個秘訣與1份必備表單(下)新手媽媽最常碰到的困難,就是不知該怎麼整理恩典牌衣物!與有經驗媽咪不同的是,新手媽媽第一次收到恩典牌,就必須先做檢視、篩選的動作,再進行分類。因為新手媽媽可能手上不會有類似的物品,也因為初次當媽媽會不清楚自己是否會使用到物品。因此必須先做完篩選再進行物品分類,最後才是定位和上架……
Thumbnail
2020-06-29
1
新手媽媽如何與恩典牌共處?整理物資的4個秘訣與1份必備表單(上)身為一個媽媽,最期待也怕受傷的事就是接收恩典牌了!我在懷老大時,接收了一堆親友的恩典衣物。那時還是新手媽媽的我,為了想省點錢,什麼都接收。就連娘家媽媽惜物,近二十幾年前還留著的小孩衣服,我也都接收了。結果等寶寶一出生,我才發現麻煩大了……
Thumbnail
2020-06-29
1
當遺憾發生,我們能做什麼 昨天新聞播報了一件憾事,三歲女童不幸意外墜地身亡。好幾家新聞的標題幾乎都是媽媽暫時離開、以為一下下,引起了我的注意。 
Thumbnail
2020-06-11
6
顏色不分性別|孩子的生活教育,從選物做起 昨日,疫情中心組成了粉紅國家官員隊,一字排開滿滿的粉紅口罩,為大家示範了正確的性別教育。  陳時中部長說:口罩不分顏色,安全最重要。 將重點擺在口罩的功能性,同時也以身作則讓孩子了解顏色不分性別。 顏色不分性別,粉紅色口罩男生也能戴 提醒身為家長的我們,思考日常生活的小事,是否會不自覺產生的性別刻
Thumbnail
2020-04-14
3
整理不可怕-把整理當作一種儀式 你聽過儀式感嗎? 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有各式各樣的幕後花絮,當這些有趣的花絮形成固定的儀式時,生活便會加入期待和喜悅。 常聽到生活需要儀式感,其實創造儀式感不難,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可能在營造儀式感。比如:睡前禱告、每週和孩子約定的小約會,或是每天工作前都會來一杯咖啡。這些微小細瑣的習慣都是所謂的儀式
Thumbnail
2020-03-31
3
妳有疫情焦慮症候群嗎? Covid 19讓妳感到焦慮、擔心、害怕嗎? 疫情已經持續延燒三個多月了,本週案例已累積達兩百多例,讓許多人開始緊張和擔心,台灣是否會像歐洲一樣失控,於是各大超商通路紛紛上演缺貨、貨架全空的現象。 當焦慮、擔心和害怕的氛圍,瀰漫社會 前段時間看過一句話說:「當年SARS我只是個孩子,所以我甚麼都不
Thumbnail
2020-03-26
2
整理師經驗談:我怎麼帶孩子做家事? 去年12月我轉行成為全職整理師,主要原因之一是:想多空出時間陪伴孩子。我的孩子目前都還在念幼稚園,由於沒有後援,我希望上小學後,我能有多點時間陪伴他們。 成為整理師後,我常跟孩子介紹我的工作內容,也因為想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常帶著他們一起幫忙做家務,比如:洗衣服、曬衣服、折衣服、擦桌子、吸地、吸床
Thumbnail
2020-03-21
4
人生下一站:二度就業,媽媽職涯該怎麼考量? 去年此時,我正準備再次回到職場。當時的我雖然已經找到工作了,但仍很迷惘。覺得自己真的能夠勝任嗎?已經離開職場這麼久,對於二度就業我既緊張又感到期待。 好不容易適應了工作崗位,也開始為下一步準備。我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除了工作內容、薪水,最重視的是未來發展。我認為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有長期的發
Thumbnail
2020-03-17
5
整理師的經驗談-為什麼怎麼整理都會亂? 在還沒去上專業整理課程前,我自己在家就很喜歡整理,我自認自己空間和收納概念算不錯,但是整理後一段時間,沒多久就亂了(這邊指的亂不是生活過的痕跡,而是東西即使擺好了,還是找不到東西或馬上就亂掉的狀態)。 上了JALO(Japan Association of Life Organizers,日本生活
Thumbnail
2020-03-12
4
為何我想成為一名上門整理師 整理能助人,又能療癒自我 去年,我正式跟家庭辭職,告別全職媽媽的角色,回歸職場。轉換到老人長照領域,在家附近的社區長照據點,服務原住民耆老。原先只是想找專業整理師來教老人家怎麼整理。後來研究資訊後,覺得很有興趣,於是考了兩張日本專業整理收納證照,也開始兼職接案,在今年初正式轉職成為整理師。 回想初
Thumbnail
2020-03-10
5
萬一不幸成了鬼媽媽:預防人生意外,能做的準備 最近NETFLIX上映的新韓劇「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情內容:描述一名因意外過世,在緊急手術後產下女兒的女子,撒手人寰成為鬼魂後。由於無法放下孩子,陪在孩子身邊六年,誤打誤撞因一場機緣獲得新生機會,可以回到人世 49 天,再度出現在已再婚丈夫和幼女面前的故事。 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照/
Thumbnail
2020-03-03
3
開學季,寫給媽媽們的「高效率任務設計」 漫長的寒假終於結束,開學了,除了防疫這件事,不管是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應該都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卻也擔心開學後有更多事會更忙碌。媽媽們每天的工作清單排滿滿,妳有滿腦子的計畫,卻不知道該怎麼逐步完成的困擾嗎? 每個媽媽,不管是個人、孩子、家庭每天都有需要完成及代辦事項。以我自己為例: 我的一天工作
Thumbnail
2020-02-25
12
孩子不受控,該怎麼辦? 寄生上流片中,多頌調皮搗蛋不受控,遇到家教老師基婷後,變得乖巧又懂事,還會跟老師告退時還行禮。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讓多頌變成又乖順又懂禮貌的小孩呢?妳的孩子也常脫離軌道,搗蛋不受控制,是個蠻橫的小霸王嗎? 不妨試試看三個做法,讓孩子快樂生活、學習自律。 讓孩子感到充足的「愛」 擁抱孩子,能讓孩子感到
Thumbnail
2020-02-22
3
從寄生上流學整理小技巧 前天我們從寄生上流來探討媽媽間的比較心態,今天我們繼續從電影延伸,從整理的角度:空間與生活感,來學習整理的思考和方向。 地板淨空和將過於鮮豔、不搭的物品藏到櫃體中能讓視覺空曠 視覺享受:寬敞的空間和空無一物的地板 你也喜歡電影裡頭社長家寬敞的空間和空無一物的地板嗎?這樣沒有太多雜物的空間,讓人一回
Thumbnail
2020-02-20
3
從寄生上流看:「媽媽」間的隱性比較 媽媽友是新名詞,舊時代的媽媽友可能單純是孩子同學媽媽之間的交流。現在,可能還在孕育寶寶階段的孕婦們,就會有交集。不管妳在媽媽教室、網路社團、社群網站或是LINE群組裡頭認識媽媽朋友,這些聚集點都象徵著有著相同身份的媽媽歸屬地。 網路、媽媽群組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同樣的也會衍生出許多價值觀的衝突、歧異
Thumbnail
2020-02-18
4
三個思考方式:了解物品如何影響關係 寫給曾因整理這件事和家人吵過架,東西沒收好被爸媽叨唸過的你,或好不容易買了珍藏品卻被家人嫌棄是廢物,以及被家人抱怨買太多囤太多東西的你。 家事,是最容易引起夫妻間及親子之間衝突的導火線。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物品如何影響家庭關係,讓我們從三個方向去思考自己的物品狀態。 思考一:物品數量失衡蔓延至其他空
Thumbnail
2020-02-15
2
從照顧情緒開始愛自己-覺察情緒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Thumbnail
2020-02-11
4
輕鬆找回秩序感的四個收心操 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工,最後一天假期大家應該都懷抱著不捨和惆悵的心情。 這個年假是否讓你的作息和體重失衡了呢?在假期中,因放鬆晚起、吃得較多,有罪惡感嗎?或是因為過得比平時放縱,因即將收假,而開始責備自己;甚至可能無法在該起床的時間起床,吃飽就昏昏欲睡,且肚子很撐還是想吃點什麼。如果有了以上症狀,那麼
Thumbnail
2020-01-29
2
媽媽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揮熱情夢想和熱情是成就一件事的要素 人生總是需要一點熱情,才能把生活過得有意義。當妳對於生活感到枯燥、煩悶時你會做甚麼呢? 有些人會去旅行,有些人會選擇用工作填滿生活,有些人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對事物都保持好奇和熱情的人,對於事物抱持著開放的方式。妳可能會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生活就是生活
Thumbnail
2020-01-02
4
女生們的好朋友-衛生棉收納提案為什麼每次買了新的衛生棉都找不到位置放? 生理期用品林林總總,妳都是如何收納的呢?妳有每次買回新的衛生棉,卻找不到收納位置的困擾嗎?如果有,妳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
Thumbnail
2019-12-26
2
媽媽也需要自己的空間-打造專屬妳的Soft Zone找到一個空間好好休息、不受打擾是所有媽媽的渴望 妳曾有過「想好好坐下來休息、看本書的想法」,卻苦於找不到一個靜心角落嗎?或是當妳坐下來,卻總是因為太多干擾,沒辦法好好休息,因此想要一個專屬於自己的角落。 我自己的經驗是,想看書時就隨便找個沙發角落坐下來看。但是,很常因為孩子的干擾或是想打開電視,於
Thumbnail
2019-11-24
5
開源節流不再窮忙-如何重回職場?工作和育兒的兩難是成為媽媽後最困難的決定 全職媽媽深陷兩難的決定 曾經當了四年的全職媽媽,這四年我很開心可以全心全意的照顧孩子,也幫孩子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不過自從老二出生後,因為忙碌於接送和照顧孩子,我發現每天都在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常常找不到成就感。 全職媽媽從起床睜開眼的那瞬間開始,就開始一天的
Thumbnail
2019-11-18
5
媽媽的幸福廚房守則-獻給所有為進廚房而煩惱的媽媽 家人吃得健康安心,營造幸福的用餐時光 不管會不會煮飯,使用廚房一定是媽媽們常做的事情。以前還是全職媽媽時,我對烹飪很有熱情,不過現在因為工作繁忙,比較少做烘焙。對我來說,一個乾淨順手的廚房,是要不要做飯的關鍵。因此,每天我都堅持要把廚房收拾乾淨,物品歸位,這樣才會有動力繼續做菜給家人吃。  偶爾我
Thumbnail
2019-11-17
10
家事不只是媽媽的責任 為何開始思考家事分工? 以前身為全職媽媽的我,常常覺得所有家事都是自己的責任。因為先生工作繁忙的關係,小孩出生後,我等於是家中的總管,所有家事都由我包辦。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而我也開始工作後,我發現負擔越來越大。因此,重新思考和安排家事分工是必須的。  原因一:培養孩子思考和實作能力、責任心和體貼的
Thumbnail
2019-11-1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