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該注意的3個斷捨離重點

2021/07/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辛苦懷胎十個月,歷經了孕期種種的不適,好不容易終於等到生下孩子的那一刻。隨之而來的,又是餵奶、拍嗝、哄睡、清洗各種嬰兒用品的輪迴地獄。能做完每天該做的家事,已經夠為自己起立鼓掌了。
有時望著桌上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物品.就開始顯得煩躁,覺得怎麼孩子一出生,家裡跟炸彈炸過沒兩樣,尤其是會爬會走之後,玩具、各式各樣的婦嬰用品越來越多,家裡更像塞滿的倉庫。
有時也會想認真起來整理一波,環顧房間一輪,卻又發現好像每一樣都還是可能會再用到,到最後還是又草草的把東西放回原處。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需要的空間越來越多。怎麼整理,卻還是覺得讓人無法輕鬆舒服待在家。妳也有這樣的困擾嗎?
孩子越來越大,需要的空間越來越多。怎麼整理,卻還是覺得讓人無法輕鬆舒服待在家。妳也有這樣的困擾嗎?
這篇文章寫給不知道該怎麼整理孩子的用品、想讓孩子有個小天地,或想改變家裡的氛圍的你。我將教你3個斷捨離的重點,讓你跳脫物品地獄,輕鬆掌控育兒生活。
給媽咪們的3個斷捨離重點
  • 重點一:育兒空間規劃,區分好大人和孩子的活動區域
到訪過無數個家庭,我觀察到想讓空間更清爽,不再被物品淹沒,一定要做的事之一是「好好妥善規劃孩子的活動範圍」。
很多母親在孩子出生後,忙於育兒和家務,可能無法去思考生活用品、玩具、衣服該放在哪邊。有時孩子哭鬧、一忙起來,就隨手把手上的東西放在任何可以放置的地方,導致常常一直在找東西。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定義好物品該回家的位置。
以「孩子能自主行動後」為時間點,為他能掌控的物品做區分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做好物品定位呢?
我會建議在孩子還不會走路之前,孩子的用品、玩具等等,以大人順手方便的方式去規劃。因為,孩子還不會走路前,都是家長協助照顧孩子,因此物品要以主要使用者的習慣和行為去做考量。
以孩子會不會走來區分物品的收納位置
孩子會走路之後,就要思考將大人和孩子的用品區隔。同時,也要開始慢慢訓練讓孩子開始決定自己物品的自主權。
比方說孩子會走之後,可能最先可以自己動手拿的物品就是玩具,那麼我們就可以為孩子規劃一個專放玩具的空間,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想玩玩具要去哪裡拿,也幫助他第一次建立物品定位的概念。
記住,要區分的是他能從頭到尾親手掌控的物品;而他不能親手掌控的物品,比方說奶粉、奶瓶、餐具、食物等等,因為孩子沒辦法自己準備餐點,是由父母幫他料理的,因此這些物品的規劃,就可「以主要準備食物」的人習慣去做規劃。
  • 重點二:思考是否準備生二寶,甚至更多的孩子
小孩的數量也是物品收納考量的重點
第二個重點也是很多母親頭痛的原因,有許多媽媽在生完第一胎之後,可能有想生第二胎的想法,因此會將寶寶不再需要的東西暫時保留下來。隨著大寶年紀越來越大,於是物品變得越來越多。
因此,建議要好好思考是否有生第二胎的打算,如果有這個幸福打算,當然可以留下一些不需重複購置耗材、不容易耗損的用品。比如:推車、奶瓶消毒器等等用品。
由於,第二個寶寶誕生的日期較不確定,擔心等待時間過於久遠,物品容易變質,不適合給新生寶寶使用。因此不建議留下容易磨損、發霉的用品及玩具,如:奶瓶、奶嘴、軟質塑膠玩具等等用品。
  • 重點三:購買育兒用品該注意的事
恩典牌收到一定要馬上整理,才不會成袋堆疊在地上
孩子出生前後,除了自己添購的用品,有很多幸福的爸媽會收到來自親友的恩典牌。最常發生的狀況是收到恩典牌後,沒有馬上處理,導致孩子都長大了,才發現物品根本沒有使用過,或是重複購買同一樣用品。
擁有許多孩子物品的家庭,最大的困擾無非就是衣服、玩具和書籍等等用品的數量過多。因此建議父母在孩子出生前,一定要好好精算盤點家中婦嬰用品的數量,並且夫妻兩人都要清楚這些物品的狀態和數量,才不會讓物品暴增唷。
我是理家小姐Ashlee,也是優化你生活的閨密整理師。
每周我都會更新一篇讓你生活更優雅的文章。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我會很開心你幫我按下五下擊掌和追蹤訂閱鍵。
如果你想的收到更多關於整理收納、女性自我成長、學習以及生活分享的資訊,歡迎訂閱我的持家週記
理家小姐Ashlee
理家小姐Ashlee
現為專業整理師,綺莉生活主理人,擁有日本JALO及Housekeeping兩張專業整理收納認證。 當了四年的全職媽媽,2019年重返職場後我開始關注女性自我成長及親子教養領域,結合專業整理知識,幫助媽媽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以「優雅地生活」為整理服務目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