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復 Harry

許 復 Harry

9 位追蹤者
英國劍橋大學科技政策(Technology Policy)碩士、中國傳媒大學訪問學者。曾在大中華區多間主流電視台任新聞主播多年,深耕國際政治及科技新創議題。現轉商管領域任經理人,兩岸三地遊走,兼任講師及顧問,講授媒體行銷、公關品牌策略、商務溝通等實務課程。最新著作《那一年,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秀威出版)。
9會員
25內容數
<p>全球觀點,兩岸格局,香港精神,台灣心思。「亞太進行式」專欄,讓不同的觀點彼此深度對話、擁抱、激辯,甚至大戰一場都可以。我始終相信,大戰完後,塵埃落盡,花草大樹開始重新生長,最終的風景,絕對是比之前更動人的。</p>
由新到舊
「他」考上醫師執照了!全世界的醫師都將因為「他」而丟掉飯碗嗎?在如今AI應用領域的前期,最大的戰場之一就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除了中國政府結合產學傾全力推動之外,在國外,還有英國的DeepMind Health在改善醫療流程上的成果,以及IBM Watson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的努力,都很亮眼。只是,未來我們真的都得找AI看病嗎?
Thumbnail
2018-09-10
0
「在台灣可能很平凡的特質,卻成為我的優勢」:專訪華燦工場總經理李偉國<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2018-01-30
0
台灣記者在北京胡同碰一鼻子灰:跨世代媒體人的共同課題<p>這樣的一個地方,有格調,任性,充滿驚奇,自然也難以捉摸。而它的難以捉摸,也當然會讓外來人一個不小心吃了閉門羹。</p>
Thumbnail
2017-08-09
2
地上的人們為何像星星一樣的疏遠?我在地鐵仰望星空<p>人群是星星,星星是人群。從不同的距離和方位來看,星星與星星之間,可以行影不離,也可以如參與商,永無相見之日。人與人之間的光年,不也流轉著那一幕幕名為「距離」的故事?</p>
Thumbnail
2017-06-12
2
劍橋春晚——台上台下都是戲?是思鄉,還是接班?<p>全球化跟在地化,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認為其實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情,你自己所展現出來的在地化,對在另個文化背景下長大的人來說,難道不是他的全球化?你不展現自己的特色跟風格,要怎麼樣去創造走進大世界的契機?</p>
Thumbnail
2017-05-18
0
紫禁城裡的太醫「都長著同一條舌頭」,中國媒體也一樣?<p>生長於新媒體世代的這群中國傳媒年輕菁英,對於平面與電視媒體「過時」的感受,在科技腳程日新月異的中國,絕對表現得尤其明顯。他們是怎麼樣看待中國內、中國外、港台媒體,以及媒介的時代風貌這些議題?</p>
Thumbnail
2017-04-11
1
「歧視」這回事,讓太多人背上罪名了<p>把「歧視」抽絲剝繭,會看到更多其他元素:「羨慕」、「好奇」、「關心」、「比較」、「欣賞」、「稱讚」,再夾雜著各式政治、歷史、文化、人為因素。這類「議題」不斷成為更大的「議題」出現在你我周遭,無孔不入。</p>
Thumbnail
2017-02-20
0
台灣和香港的「島國心態」<p>嚴格來說,我認為台灣和香港,都算是看得見多元文化和觀點交融的地方了。但是島國心態在媒體的渲染下,漸漸有了很多延伸詮釋,包括在地民眾受限的思考方式、求知慾以及求知能力,台灣和香港都有各自的問題。</p>
Thumbnail
2017-02-06
0
決戰「金融業的亞洲盃」:私人銀行家赴港的外派人生<p>私人銀行就是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而Private Banker就是為客戶投資與管理財產。一般單一客戶的資產達港幣800萬(或美金100萬) 以上才能符合私人銀行服務門檻,但各銀行不同,有些外商需500萬甚至1000萬才符合資格。</p>
Thumbnail
2016-11-25
1
十年港漂,他看到港台雙方結合在地優勢,找到共同出路!<p>「香港吸引我的,還有她不斷的『求新求變』。」衛斯理舉了他最愛吃的滷肉飯當例子:「在台灣,商家會以自己覺得最好的食材和烹調方式提供;不過在香港,餐廳可能會想要開發一百種不同的滷肉飯口味,不斷尋求新變化。」</p>
Thumbnail
2016-10-11
0
港台之間:每逢選舉必「撕裂」,但終究此「撕」非彼「撕」<p>香港的撕裂,或許有其必要性,縱使這樣的必要性可能建立在一個恐怖平衡上。那麼,台灣的撕裂呢?是意識型態的堅守、政治角力的地基、歷史點滴的珍藏;還是,一個與當今台灣人距離最遠也最近的島嶼心聲?</p>
Thumbnail
2016-09-19
1
港菁英赴台創業:你得認識魔王是誰,打不過,就要深入了解遊戲規則!<p>「如果你服務本地市場,國語能力必須中上,要懂台灣話是必須,特別是南部市場,本土檳榔文化必須給予尊重。」Nick在台灣創業,還經歷過哪些切身之痛還有創業成功心法,可以提供給其他香港、外籍創業家參考?</p>
Thumbnail
2016-07-26
0
當兩岸三地學人在世界第一學府展現「狼性」,會上演什麼精彩劇碼?<p>討論「狼性」,以年輕人競爭力為議題核心台灣確實稍稍落後香港與中國,而媒體聚焦的軟實力,在心理上可短期被用作暫時解套,但回歸兩岸三地關係,以及亞太全球格局的脈絡,是每一個台灣人,都應該放在心裡的重要課題。</p>
Thumbnail
2016-07-18
0
【行山 卷三】到香港爬山:真實世界的仙劍奇俠傳—新界紅色秘境!<p>沒有台灣奧萬大佔盡媒體版面的狂傲,不似日本京都、韓國雪嶽山和大屯山被旅遊書寫到無人不知,更不像北京西郊那片與紫禁城對望的香山紅秋盛氣凌人,香港的楓紅隱藏在新界山林野地,溫婉地讓人疼惜、低調卻令人印象深刻。</p>
Thumbnail
2016-06-20
0
高學歷香港菁英赴台創業 千瘡百孔後的心得: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p>相比香港快速的生活步調,夫妻倆人還是更愛台灣的慢活,因此工作幾年存了些錢後決定赴台定居。料想不到的是,竟因Nick的高學歷及外籍身分, 讓他們倍嚐苦頭!「我們原來以為搬來台灣後就是永遠的幸福人生,誰知道&#8230;..」</p>
Thumbnail
2016-05-16
0
【行山 卷二】到香港爬山:身騎雄獅之背,腳踏神龍之脊!<p>一步步踏過港島南端的這一條「龍脊」上,不論是左邊山谷還是右邊海洋,一個不小心可都是會滾下去不見蹤影的。更不得不提這裡隨處可見滿天彩翼飛舞的景象,放遠望去,你還能看到遠方大浪灣的金沙片片和洶湧波濤&#8230;&#8230;</p>
Thumbnail
2016-04-13
0
【行山 卷一】到香港,當然是要爬山啊!不然要幹嘛?<p>讓很多外地人跌破眼鏡的是,全香港竟然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土地飄散著的是芬多精、泥土的味道。更珍貴的是仍然嗅得到老香港味道的一座座農村或濱海小聚落,原野風光結合人文點滴,絕對精采無比。</p>
Thumbnail
2016-04-07
0
香港專業口譯員看台灣:民進黨有一點對不起「口譯哥」趙怡翔<p>「在香港人身上看到的是絕對的理性、實事求是;在台灣人身上看到的是相對的感性、信念與對話。」既然如此,民進黨找了一個後進新星來擔任此次的口譯,難道不是台灣民主進程上,一道令人會心一笑的風景?</p>
Thumbnail
2016-02-26
0
那夜,港青們遇見了台灣最美的風景<p>「要努力、小心保護自己,一直到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改變香港。永遠記得,毋忘初衷;我們從今天起,香港與台灣,互相守望。」Sara一個字、一個字地唸完,包括我,所有的男生、女生,又都紅了眼睛。</p>
Thumbnail
2016-02-02
0
致港人:莫把對共產黨的怨念「移情」到台灣的國民黨上<p>「很多香港人很自然把台灣人用選票懲罰國民黨,代入為假想香港趕走共產黨的那種心理狀態。所以當民進黨大勝,他們就把自己對中共的反感轉移到國民黨身上,然後加上自己想像出來的、趕走了共產黨的一切形容詞。」</p>
Thumbnail
2016-01-24
1
香港台北城市IQ大PK!是獅子山下的笑話比較高智商,還是鬼島上的鬼故事比較威?<p>不管是台北還是香港,如果沒有通盤整合經濟發展思維的政策框架,公部門掌門人沒有願景,不思創新,那麼再漂亮的數字都是假的。事實上,不過就是拿來唬人的紙老虎,是市民豬一樣的隊友,更是鬼島上的鬼故事。</p>
Thumbnail
2016-01-03
1
中港台年輕人的「狼性指數」,從小就體現得一清二楚!<p>事實上,這些香港的孩子和那群北京孩子的行為,實是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把我吃得死死的。如果硬要比較的話,我認為這些香港孩子的「手腕」恐怕更高明,也更讓人覺得「真心」,是的,我確實拿他們沒辦法。</p>
Thumbnail
2015-12-18
0
那張最終還是買下的返港機票<p>相較於台灣薪資長年來幾近停滯的小幅變化,香港薪資從2010年到2014年,成長率竟高達25%,不但是逐年成長,低薪受雇者薪資的成長幅度還高於高薪受雇者,收入最低的第十個百分值受雇者的薪資增幅是36%。</p>
Thumbnail
2015-11-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