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這回事,讓太多人背上罪名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這篇文章,是為很多被冠上「歧視」之「罪名」的人開脫的。

 

如果您反對我的立意,請不要繼續看下去。

 

因為,我怕您會「歧視」我。

 

當澳門人和內地人都表示「受不了」

 

「我實在不喜歡香港人看我們的那種眼神。」一個澳門朋友說。

 

「欸,你還是澳門人耶,那我們內地過來的怎麼辦?身上早就千瘡百孔了。」一旁從北京過來香港工作的朋友這樣回應。

 

老實說,我不愛在這個問題上打轉太久,因為再聊下去,難免流於情緒性的非建設社性言論,是故我把話題轉了開。不過,同時我心裡卻有另一句OS:

 

「哎呀,兩位大哥呀,你們的對話讓我想起來,我還住在澳門時,也曾經聽過住在珠海的朋友跟我抱怨過,非常受不了澳門人看他們的眼神呢!」

 

澳門和珠海只隔了一個關口,用走的就能往返兩地,是故很多從內地過來澳門工作的人習慣在珠海租屋;除了環境接近他們熟悉的氛圍之外,價格也便宜得多,我曾在澳門住過一年多。還記得我剛搬到澳門時,就曾因為在巴士上用普通話向司機詢問地理資訊被大聲斥責。當時的澳門同事幽默地告訴我:

 

「這問題只有一種答案啊,就是你這個台灣來的新聞主播,國語講得太內地化了,誰叫你一直在大陸的電視台工作?你一開始告訴我你是台灣人時我也不相信啊!」

 

raw-image

澳門和珠海只隔了一個關口,用走的就能往返兩地,是故很多從內地過來澳門工作的人習慣在珠海租屋。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SA 4.0

 

英語與廣東話交錯使用

 

搬到香港之後,我更是被多位友人深深告誡,如果想要自己的生活過得舒心一點,就得努力把廣東話學好。在港島,就講英文,來到九龍或新界,就講廣東話:「年輕人是沒什麼關係啦,你愛講什麼腔,無所謂啦!就算不爽也只會放心裡。再說了,多聊幾句還是可以聽出來你是台灣人。但是齁,中老年人是不可能分得出來的,你要是講國語,肯定會被差別對待。欸,你還是講英文就好了啦!這樣對你最好,真的,香港社會,你會越來越了解的!」一位香港同事在我剛搬到香港時就這樣告訴我。

 

「你剛剛講『齁』,你幹嘛學台灣人講話,哈哈!」我問他。

 

「我覺得台灣人講國語超好聽啊,你以為我的國語是怎麼練出來的?我每一季至少去一趟台灣你又不是不知道。」

 

好了,講到這裡,好像都是香港人都在「歧視」別人,可是......

 

「我服務的都是內地有錢人,」一位在私人銀行當Banker的香港朋友曾經在黃湯下肚後,不小心吐露了他的真心話,「其實我和我的許多同事,都有很接近的感受,我們非常不喜歡內地有錢人看我們香港人的眼神!是,他們現在有錢了,我們的確是要靠他們才能維持生活,但是......唉,那種眼神,真的讓人非常不舒服,你了解嗎?」

 


在香港,英文和廣東話交錯運用,左右逢源的機率可能大一些。Photo source : 許復

 

我曾經有次在香港看病的時候,在候診間和一位內地來的學者聊得挺投機。他是北京清華大學畢業的物理博士,來香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的,稱得上是高知識分子了。

 

看病的順序,他在我的前面。我只記得,他看完病出來後,在離開之前,一臉憤恨地告訴我:「你知道嗎?剛剛醫生問我,你這問題算是慢性病,也不是什麼多大的問題,為什麼不回內地看,偏要在香港看?是因為覺得這裡的醫生比較好嗎?還是比較便宜?還是醫生不會跟你另外拿錢?」他真的非常生氣,「我以後,永遠不會進這間診所了!」

 

他並不知道,這間診所的醫師,是我劍橋的學弟,我認識他非常多年了,這個人極其謙恭和藹,成熟且友善。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我進診間時問他。

 

「我其實想和這個優秀的學者交朋友,所以盡量找話題和他聊天,我真的沒有想到,問他那些問題會傷害到他。」我學弟顯得有些沮喪。

 

「歧視」有的時候,未必真的是歧視

 

其實,「歧視」有的時候,未必真的是歧視,這裡面包含更多的是一種「捍衛」。

 

「你看看這些香港人,又再把這些事情傳到臉書上,轉來轉去。你說,搞對立的是誰?」影片中是幾個內地過來的大媽,和香港某地鐵站的站務人員吵架,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的各種名牌戰利品,那模樣真的是不雅觀。

 

「我要是你,」我忍不住要說說這位朋友,他是香港和北京兩邊飛的記者,「我就會運用手上的媒體資源,製作客觀的報導教育內地民眾,來減少這些事情的發生率,而不是在這裡抱怨。」

 

「我不是在抱怨啦,可是,這些事情,真的醜化了內地人的形象,不是人人這樣的。」

 

「對,可是香港人對於大環境變化感受的心情也是真真切切的,人家轉發,你不like就好了吧?不然你給他一個哭臉?」

 

「哭臉是哭誰?是哭大媽,還是哭這些發影片、轉影片的香港人?」

 

「我怎麼知道?這要問你自己啊!」

 

發轉影片的香港人在「捍衛」,這位內地記者朋友也在「捍衛」,不是嗎?

 


香港地鐵站常常上演各種精彩實境秀,劇情之精采可不是像碰頭這麼簡單。

 

台灣機場內的海市蜃樓

 

「歧視」這回事,讓太多人背上罪名了,而且牽涉的層面太廣。

 

有的時候,我們把「歧視」抽絲剝繭,會看到更多其他的元素:「羨慕」、「好奇」、「關心」、「比較」、「欣賞」、「稱讚」,還有剛剛講到的「捍衛」......再夾雜著各式各樣的政治因素、歷史因素、文化因素,還有媒體的推波助瀾等「人為因素」。這類「議題」,就不斷成為更大的「議題」,出現在你我周遭,無孔不入。

 

如果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造成誤會,進而影響友誼,那真的是非常不值得的事情了。

 

說穿了,「歧視者」何罪?「被歧視者」何辜?你自己不要把自己放進任何一個「」裡不就好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裡的資源不均,是你我都改變不了的事實啊!你能做的,難道不就是自己從「」裡跳出來嗎?

 

這個問題,其實到哪裡都是死胡同。我記得我剛到英國的時候,還真的被各式各樣的口音嚇死,不要講倫敦什麼區什麼地帶了,就連一個小小的劍橋,據說都有好幾種口音,承襲著不歷史長河上的不同故事脈絡。嗯,這個問題不能再討論下去了,會越來越噁心。

 

raw-image

倫敦裡的英文口音,多到嚇死人。據說就連街邊的模特,都在偷聽你的口音,思考著你是住在哪個區以及從事什麼工作的傢伙。Photo source : alant79@flickr CC BY 2.0

 

最後說說台灣吧!超美麗的福爾摩沙島。

 

我常常聽到很多來過台灣的各國朋友,包括對岸友人,認為台灣的機場相對空間狹小,且硬體設施陳舊:「這個,內地二、三線城市的機場好像也就是這樣。」

 

可是,荒漠之中也有甘泉啊!台灣機場的廁所,其乾淨、其舒適,丟到國際舞台上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呀!這絕對是和台灣人愛乾淨的好習性有關。台灣人,不管是本省人、外省人,還是原住民朋友,或者是那些膚色稍微深一點的外勞,還有天龍人,或非天龍人,大家的衛生習慣都很好呀!機場公廁總能保持清潔,就算外來人造成偶有不潔的狀況發生,機場的清潔人員也有極高的效率,可以立刻把不乾淨的部分清潔掉。

 

台灣的機場廁所,真的不是機場中的海市蜃樓,它是可以摸得到的荒漠甘泉呀!

 

不過,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用過台灣機場廁所的非台灣人,卻很少記得台灣機場中的荒漠甘泉,卻總是惦記著其機場建築的狹小陳舊。我每次聽到這些朋友對台灣機場的「歧視」,都覺得相當傷心難過。我常暗想,如果稍微再改建一下,變成整座機場都是廁所,或者是乾脆變成一個以廁所為主題的機場,從下飛機開始一直到出關,就是穿過一間間廁所,這樣子,是不是就可以把台灣人愛乾淨的美德發揚光大了?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美的同時,也再也沒有人會「歧視」台灣的機場了。

 

raw-image

台灣的機場,常被許多國外人士認為狹小陳舊。Photo source : wikimedia CC BY 3.0

 


 

封面圖片來源:Eugen Anghel@flickr CC BY 2.0

內文圖片來源:許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 復 Harry的沙龍
8會員
25內容數
<p>全球觀點,兩岸格局,香港精神,台灣心思。「亞太進行式」專欄,讓不同的觀點彼此深度對話、擁抱、激辯,甚至大戰一場都可以。我始終相信,大戰完後,塵埃落盡,花草大樹開始重新生長,最終的風景,絕對是比之前更動人的。</p>
許 復 Harr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9/10
在如今AI應用領域的前期,最大的戰場之一就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除了中國政府結合產學傾全力推動之外,在國外,還有英國的DeepMind Health在改善醫療流程上的成果,以及IBM Watson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的努力,都很亮眼。只是,未來我們真的都得找AI看病嗎?
Thumbnail
2018/09/10
在如今AI應用領域的前期,最大的戰場之一就是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除了中國政府結合產學傾全力推動之外,在國外,還有英國的DeepMind Health在改善醫療流程上的成果,以及IBM Watson在癌症的診斷及治療上的努力,都很亮眼。只是,未來我們真的都得找AI看病嗎?
Thumbnail
2018/01/30
<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2018/01/30
<p>偉國風趣地調侃自己說──「真誠」和「穩重」的標籤,在台灣大概都被認為是很平凡的特質,一點也沒什麼,但是在大陸,這卻反而成了他的「優勢」。</p>
Thumbnail
2017/08/09
<p>這樣的一個地方,有格調,任性,充滿驚奇,自然也難以捉摸。而它的難以捉摸,也當然會讓外來人一個不小心吃了閉門羹。</p>
Thumbnail
2017/08/09
<p>這樣的一個地方,有格調,任性,充滿驚奇,自然也難以捉摸。而它的難以捉摸,也當然會讓外來人一個不小心吃了閉門羹。</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從疫情過去,世界慢慢回復正常,大家開始到處旅遊,例如日本、韓國等等,但如果要到香港就有較多顧累,始終香港已經有國安法,其標準比中國的更難以捉摸。例如有一位日本留學的香港女生,只因為多年前在日本讀書時,在Facebook說了些香港政府認為政治上不適合的話,就因此在香港被抓及坐牢。
Thumbnail
自從疫情過去,世界慢慢回復正常,大家開始到處旅遊,例如日本、韓國等等,但如果要到香港就有較多顧累,始終香港已經有國安法,其標準比中國的更難以捉摸。例如有一位日本留學的香港女生,只因為多年前在日本讀書時,在Facebook說了些香港政府認為政治上不適合的話,就因此在香港被抓及坐牢。
Thumbnail
早兩天在公務員食堂午膳後一家逛超級市場,等候電梯的沒有幾個人 ,我們一家都是最早排候的。有一個帶著口罩的婦人,在開電梯門的 那一瞬間,第一個衝進去。擠在最裡面,最奇葩的,抵達後開電梯門 ,她居然也是第一個衝出來。我跟太座保證,她一定是大陸人。因為 從前在香港,我已經跟太座嘮叨過無數次。 太座卻低聲說
Thumbnail
早兩天在公務員食堂午膳後一家逛超級市場,等候電梯的沒有幾個人 ,我們一家都是最早排候的。有一個帶著口罩的婦人,在開電梯門的 那一瞬間,第一個衝進去。擠在最裡面,最奇葩的,抵達後開電梯門 ,她居然也是第一個衝出來。我跟太座保證,她一定是大陸人。因為 從前在香港,我已經跟太座嘮叨過無數次。 太座卻低聲說
Thumbnail
加國的肥灰下班後來電,聽着他從公司出門,到視光師處取眼鏡,到藥房取藥,到小吃店買雞蛋仔,入停車場前所有與他人的對話一字不漏進入我耳中。我問: 全程廣東話嘅? 「係呀!我配眼鏡嘅視光師中大畢業;藥房護士係香港人;雞蛋仔嗰個都係香港人。根本唔洗講英文。依家準備返去整咖哩魚蛋,我係呢邊既生活同香港無分別。
Thumbnail
加國的肥灰下班後來電,聽着他從公司出門,到視光師處取眼鏡,到藥房取藥,到小吃店買雞蛋仔,入停車場前所有與他人的對話一字不漏進入我耳中。我問: 全程廣東話嘅? 「係呀!我配眼鏡嘅視光師中大畢業;藥房護士係香港人;雞蛋仔嗰個都係香港人。根本唔洗講英文。依家準備返去整咖哩魚蛋,我係呢邊既生活同香港無分別。
Thumbnail
歧視無所不在,有時出於不理解他人的不同,有時是佔優勢方不想放棄優越感故用歧視來展現自己高高在上。
Thumbnail
歧視無所不在,有時出於不理解他人的不同,有時是佔優勢方不想放棄優越感故用歧視來展現自己高高在上。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星期一。 一個在本地長大的港台華人後裔同事把辦公室門關了,單獨對我說,不久前他在機場入境內廳工作時被一個心情不佳的白人無故咆哮,他打量四週無人,大聲回罵以壓制住對方。他還說,自己已經做好打架的準備,最好那人推他,到時有錄影監視成存堂供證。
Thumbnail
二零一六年五月六日,星期一。 一個在本地長大的港台華人後裔同事把辦公室門關了,單獨對我說,不久前他在機場入境內廳工作時被一個心情不佳的白人無故咆哮,他打量四週無人,大聲回罵以壓制住對方。他還說,自己已經做好打架的準備,最好那人推他,到時有錄影監視成存堂供證。
Thumbnail
你覺得香港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想要出國,都是為了去旅遊,旅遊可以對國外產生美麗的魔幻泡泡,充滿著期待。 香港的薪水是台灣的2-3倍,外食貴,一般買份單點餐(不是套餐喔)都在40元港幣左右,然後最便宜,有的吃有的喝的外食就是麥當勞的超值套餐一份23
Thumbnail
你覺得香港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想要出國,都是為了去旅遊,旅遊可以對國外產生美麗的魔幻泡泡,充滿著期待。 香港的薪水是台灣的2-3倍,外食貴,一般買份單點餐(不是套餐喔)都在40元港幣左右,然後最便宜,有的吃有的喝的外食就是麥當勞的超值套餐一份23
Thumbnail
這標題不是在貶低自己人,只是單純分享在澳洲打工度假時,發現一些關於澳洲當地新聞媒體對背包客的一些觀感,或是背包客自己的行為,就跟台灣人看外勞,或是台灣媒體看外勞的觀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澳洲打工回來後,對於外勞的處境,非常能感同身受。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在澳洲體會到、回台灣能感同身受的外勞處境。
Thumbnail
這標題不是在貶低自己人,只是單純分享在澳洲打工度假時,發現一些關於澳洲當地新聞媒體對背包客的一些觀感,或是背包客自己的行為,就跟台灣人看外勞,或是台灣媒體看外勞的觀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澳洲打工回來後,對於外勞的處境,非常能感同身受。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在澳洲體會到、回台灣能感同身受的外勞處境。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也許,台灣才是真正處處藏歧視。圖片來源:pixabay 回到台灣之後,每次認識新朋友,對方一旦知道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美國,新朋友最常問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 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隔壁鄰居的房客又在門口抽大麻,讓我受
Thumbnail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也許,台灣才是真正處處藏歧視。圖片來源:pixabay 回到台灣之後,每次認識新朋友,對方一旦知道我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美國,新朋友最常問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就是: 「美國那裡是不是常常有種族歧視啊?」 這讓我想到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隔壁鄰居的房客又在門口抽大麻,讓我受
Thumbnail
這個議題是有一點爭議的,但過去我造訪大陸多次,不僅是去旅遊,有參與兩岸新聞比賽,到復旦大學發表論文,加上有親人在大陸長住的關係,以及曾在韓國交換半年,和20幾名大陸同學實際上課、相處,在最初期則是在輔
Thumbnail
這個議題是有一點爭議的,但過去我造訪大陸多次,不僅是去旅遊,有參與兩岸新聞比賽,到復旦大學發表論文,加上有親人在大陸長住的關係,以及曾在韓國交換半年,和20幾名大陸同學實際上課、相處,在最初期則是在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