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發布「文化藝術應用生成式AI指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跟許多國家一樣,法律未動,指引先行。雖然沒有法律效果,但仍然很值得參考。以下節錄/改寫一些重點:

蒐集、處理訓練資料,「必然」會伴隨著資料複製(重製)等行為;若生成結果近似他人著作,又不符合理使用時,可能會侵害著作權。

寫出了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的事情:AI 訓練不是人類讀書,因為人類讀書不會「重製」書籍。

避免要求 AI 生成近似內容,例如上傳他人的圖片,並告訴GAI說: 將該圖片改以攝影寫實方式呈現,或要求GAI修改成不同的場景。如果不是合理使用,就有侵權風險。

這是常發生的情境。但舉證會很困難。

模仿他人作品「風格」(例如生成吉卜力圖片):雖然著作權法不保護風格,但如果造成誤認,可能違反公平交易法或消費者保護法。

保護創作者權益的可不只有著作權法。

模仿他人聲音、肖像:已有司法判決認為肖像亦屬人格權的範圍,故會有侵害人格權的風險。

跟前面一樣,沒有著作權法,還有民法在後面等著。

要求 GAI 生成一張海邊夕照的圖片,「沒有」在指明要模仿特定人,也沒有提供特定作品,如果 AI 還是產生了與既有作品近似的結果,只要著作權人能證明作品是處於可被接觸(例如具有一定知名度),而生成結果又高度近似,仍有被認定抄襲的風險。

這個可能比較難理解(有點放寬了著作權法中「接觸」的認定)。但不只是台灣這樣,之前日本文化廳發布的指引也是類似的態度(可以參考敝人之前的文章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9292)。

避免使用盜版等非法資料:不宜對已採取防制措施,例如在網站的「robots.txt」文件中限制網路爬蟲,或是對內容加密的網站,採取規避行為去複製作品。

符合目前的世界趨勢,要尊重著作權人的主動退出(opt-out)。其實還有提到「CC0」,但這實在太少人知道了。

透過 AI 的創作,也可能獲得著作權保護:只要人類有修改或以安排等方式添加創造力到GAI生成的內容中,或是GAI根據創作人的指令來執行,不是GAI「隨機」完成,就有可能受到保護。

實務上,即使創作者沒有添加自己的創意,只要一口咬死是自己的創作,他人也很難去舉證作品是 AI 完成的。

保留生成歷程:人為貢獻是否充足,須透過生成歷程來證明。尋求具有公信力的著作「上鏈」,有助於在法庭上證明權利並轉移舉證責任。

文化部在這裡提到「上鏈」,讓我很驚訝,政府也走在頗前端。

整個報告還蠻好閱讀的,有空的話可以自己翻翻看。

https://www.moc.gov.tw/News.aspx?n=9149&sms=16053&fbclid=IwY2xjawL8Rg9leHRuA2FlbQIxMABicmlkETFTUVVzN2VVb3MzenlyZFBqAR51axQZ5AeHOQJR9JJAcgqWWsuoEI2tcQW9jRZKISPx-GXCmFsZkq7VUo2n7A_aem_a67zTHfams7LaHey66krl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P聊天室
2會員
119內容數
喜愛學東學西,總說略懂略懂。 希望簡單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智慧財產權。 相信觀點的碰撞,才能帶來成長。
IP聊天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03
我自己也感覺到,愈來愈多的文章,必須要付費才能閱讀了。 智慧財產權與內容創作、科技創新,向來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用爬蟲抓取資料的 Common Crawl,雖然處在灰色地帶,但一直被默許。 新聞網站的付費牆 (paywall),有心的話很多都能翻得過。 開源軟體的授權條款,就算沒有完全
Thumbnail
2025/08/03
我自己也感覺到,愈來愈多的文章,必須要付費才能閱讀了。 智慧財產權與內容創作、科技創新,向來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用爬蟲抓取資料的 Common Crawl,雖然處在灰色地帶,但一直被默許。 新聞網站的付費牆 (paywall),有心的話很多都能翻得過。 開源軟體的授權條款,就算沒有完全
Thumbnail
2025/08/03
之前七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關注「法規沿革」為什麼能變成特定人的著作權。其實美國這邊,許多判決的內容是要花錢才能查到的 (我也是要追訴訟的時候才發現XD)。 但前些日子, Hugging Face (就是 AI 領域常聽到的那間公司)把這些判例做成資料集給大眾下載了,算是一大福音。前陣子被中
Thumbnail
2025/08/03
之前七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關注「法規沿革」為什麼能變成特定人的著作權。其實美國這邊,許多判決的內容是要花錢才能查到的 (我也是要追訴訟的時候才發現XD)。 但前些日子, Hugging Face (就是 AI 領域常聽到的那間公司)把這些判例做成資料集給大眾下載了,算是一大福音。前陣子被中
Thumbnail
2025/08/03
醫藥品可能是最能彰顯專利價值的產業,且 IHPE 在產品的商業化中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相較之下,其他產業中的專利部門大多被視為後勤單位(或費用部門),但為什麼藥品的專利如此不同? 重視專利的產業其實不少 (例如資通訊產業中的SEP),但以單一專利來說,肯定是藥品專利的價值更高。為了建立一個藥品的
Thumbnail
2025/08/03
醫藥品可能是最能彰顯專利價值的產業,且 IHPE 在產品的商業化中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相較之下,其他產業中的專利部門大多被視為後勤單位(或費用部門),但為什麼藥品的專利如此不同? 重視專利的產業其實不少 (例如資通訊產業中的SEP),但以單一專利來說,肯定是藥品專利的價值更高。為了建立一個藥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AI繪圖要廣泛用於商用還有一大段路,還需要依賴人類的經驗判斷、調整,為什麼呢?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上圖是根據彩色故事腳本生成的照片與草圖。 運用圖生圖的原理,把AI視覺故事腳本的其中一個畫面。擷取出來。 輸入重新繪製這張圖片 AI 會自然根據草圖,重新繪製元素一樣的精細畫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歷程,從語言模型的引入到深度學習的應用。作者觀察到現今GPT在產出中文國學內容時的深度不足,並提出了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倫理使用和版權問題,以及對大眾的影響。最後,作者探討了個人在自然語言領域的發展可能性。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AI不僅能生成寫作範文,還能設計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工作紙,分擔老師日常繁重的工作。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Thumbnail
在學習描寫文的過程中,將思維視覺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通過使用AI生成圖片功能,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描述轉化為具體的圖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