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了清國官方與親清國文人的史料記錄法
19世紀大甲總理王昆崗負責統領社會事務,其家族從父祖輩開始就是望族。他當政時期投資興建大安圳,他的兒子興建大甲文昌祠,是受人倚重的社會名流
在戴潮春戰爭期間,大甲城巨奸王九螺與王和尚等人加入戴陣營,與反戴陣營和帝國軍作戰
以上兩個敘述乍看下講的是不同人,但最有意思的是⋯⋯
昆崗是他的官名,這個身分的他,是清國官方必須依賴的人,尤其是當時霧峰林家在台中地區不斷擴張勢力,因此望族王家必須存在
九螺則是他的俗名,這個身分的他是最兇惡的匪徒,苛歛民財打家劫舍,百姓都很痛苦,簡直就是魔王
我一直以為把一個人的姓名抹去已經是極端手法,原來還有這種一人分飾兩角的寫法,為了政治服務目的,分別用不同的名字來區分並加油添醋,了不起
之前談土豪時,提到現在的地方勢力是過去封建領主的遺緒,但畢竟時空背景不同,這兩者並不是完全對等,更別說現在的惡霸不會是過去意義上的土豪
Formosa 的街庄都是自然形成的聚落,聚落發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會根據實際需求自主推派總理。居民單純的庄園,總理常由大地主輪流擔任。居民多元的貿易街市,則多半有複數總理,代表不同群體的利益,並訂定自治條約
有些地區會形成超聚落的巨量戰鬥防衛體,並產生一個聯庄總理。平時興修水利開墾,戰時動員庄民戰鬥。總理的行動代表家族利益,更是全體庄民的利益,因為他的權力來自居民,是互相依賴的型態。沒有群眾基礎又想當老大,只會被當成傻子
現代鄉里惡霸則沒有上述共同體意識,是單方面對弱者的欺凌,其中是有差異的
王昆崗=王九螺這種例子我相信不只一個,所有在清國官方文獻記載的「匪類」,尤其是名字特別俗的那種,十之八九都有另一個體面的正式姓名與社會身分,但為了政治正確,紀錄者必須把每個有機體切割並貼標籤,區分好人與壞人
王九螺在戴潮春戰爭後活得好好的,依然擔任大甲街總理,如果他真是魚肉鄉民的惡霸,其他共治的總理早就會弄掉他,大甲街民也不會給他權力,光是他持續穩坐總理位置這個事實,就能打臉清國史料對他的「匪類」形容,如果單拿這個標籤與現代惡霸類比,就有點單純化過去那種封建形式的社會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