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 Tsai-avatar-img

Tony Tsai

0 位追蹤者
南藝大 / 紀錄所 / 教授 / 紀實音像(documentary) +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
avatar-img
Tony Tsai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紀實音像與集體記憶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之前,香港的《時代革命》(2021)在臺灣上映,這部紀錄片不僅累積了豐厚的影像素材,同時也呈現了不同抗爭者的視角,意料之外的是,它卻引發我想要再去回顧Patricio Guzmán的The Battle of Chile(1975~79)和Chile, Obstinate Memory(1997)。
透過紀錄片的生產過程,我們試圖去除屏蔽記憶,再現原本被抑制的創傷回憶,並投映於銀幕之上,有如Ginsburg的銀幕記憶(screen memory)。
「三姓公廟」,從一個小小的陰廟,到全臺唯一二二八紀念廟,乃至於今日的三聖公廟,關於受難者的記憶日益模糊難辨,凸顯了紀念即遺忘的危機;而《沒有過去的受難者》,則是呈現著紀錄如何抗拒遺忘的過程,它讓受難者的身影在公共領域中變得可見。
近日賴清德副總統公開了他在金門當兵的軍裝照,而新聞報導也找到了當年拍攝的老攝影師和老相館......
《光州錄像:消失的四小時》(Gwangju Video: the Missing)(2020),它是以一卷「喔!光州」的家庭錄影帶為本,重返(revisit)這個在1980年代違法、非正式與地下流通的「銀幕記憶」(screen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