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

含有「歷史記憶」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那一場訪談中,摩根費里曼對主持人的追問給出的答案是「別去談就好了,我不再叫你白人,而你也不要再叫我黑人」,這同樣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提議,就像每年在黑人歷史月結束前的那幾天,也有很多人會叫我們不要再談二二八或轉型正義,「過去的事情早就過去了」、「放下仇恨」、「不要再消費亡者」。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眼前的路卻遙遙無見市區的燈火。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當你看到一台腳踏車的時候,除了「單車」外,你腦中還會浮現哪些別稱呢?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反映了不同的出身,從前我們可以從說出口的不同詞彙,辨認出說話者的身分背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便是以這樣的庶民生活史的角度,觀照到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情。鑲嵌在生活碎片裡的軌跡,呼應了另個角度台灣歷史記憶
Thumbnail
麟左馬-avatar-img
2021/09/09
我喜歡這個切入角度
歪文系why_literatu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11
謝謝左馬! 畢竟《單車》已經很久了,想說就從庶民生活的角度談談這本小說
《調查父親》是中國導演吳文光2016紀錄片作品,去探索他父親與自己青少年時期以來那長久的心結,也追述為何父親一直不提起他「1949年前」的經歷,而透過一件件檔案和母親與自我的回憶中,吳文光逐漸勾勒起他父親無法說也不能說,回憶錄中消失的那一頁。
Thumbnail
很長壹段時間,壹直到上大學前,我常常有種古怪的感覺。我像是生活在迷霧中壹樣,知道自己有不知道很多事,但不知道是什麽事。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感覺不合理,但我卻說不出來為什麽。
Thumbnail
<p>為何持外省族群認同的人會抱持著將被屠殺的想像?這是怎麼被建構出來的?我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大屠殺想像」,有三個要素,它們都和外省族群的歷史脈絡攪在一起。</p>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