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箏-avatar-img

曾箏

58 位追蹤者

曾箏

58 位追蹤者
喜歡文字 熱愛生活 的女子
avatar-img
曾箏
63會員
371內容數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我期待的南京是「萬疊青山抱石城,風吹薔薇滿城香。」是「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可惜,我遲到了。頤和路上只剩枯萎花朵,老門東巷裡只見凌霄花飛舞,偶有那麼一、二朵薔薇,已不復嬌豔。 抵達南京最先看到的是紅白夾竹桃,肆意地怒放嬌顏,深怕沒人看到;再看到玄武湖上睡蓮,初夏時節,睡蓮亭亭,純潔大方
Thumbnail
閱讀吳媛媛的《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北歐式幸福公式=安全感+自尊。 什麼是「安全感」和「自尊」?在台灣(華人在的地方皆同)此二者的來源與消費能力密切相關,豪宅、名車、名牌衣物、旅遊、美食,越能隨心所欲支配,安全感與自尊滿足度越高,「出人頭地」成為安全感與自尊的代名詞,某方面來說,我們都被制約了。
Thumbnail
去南京之前,我不知道佛教剛傳到中原時,沒有吃素的規定,直到梁武帝頒布了《斷酒肉文》,開啟漢傳佛教吃素的傳統,其本人更是多次到雞鳴寺(當時叫同泰寺)出家,不僅茹素,且無幸後宮四十年,大力推廣佛教,漢傳佛教得以在南方開啟盛況。 雞鳴寺周遭有玄武湖與明城牆,三個點會安排同時參觀,為了在雞鳴寺享用素齋,我
Thumbnail
女兒的緬甸同學帶她去吃好吃的家鄉料理,周末,女兒帶著我們也去嘗鮮。我們跟著她走,她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邊吃邊聽她緬甸同學故鄉的趣事,看得出來女兒十分開心,難得有她帶領父母,比父母懂的時候。 回程,看到路邊大大愛心的裝置藝術,突然覺得就是我們家的親子關係,因為有愛,處處都是風景,處處都新奇。
Thumbnail
少時讀書,學校老師總要我們多看偉人傳記,多跟偉人學習。但除了作文考試能用上,那些偉人始終與平凡的我沒有關聯,畢竟,我不想當偉人,也不可能成為科學家與政客,偉人與我何干?一直到半百之後看到了她,終於有了偶像,有想要成為的楷模。 吳彥姝,一九三八年十月生,一直是話劇演員,直到二○一○年,被女兒接到北京
Thumbnail
因為中年,特別喜歡看別人的中年生活,是不是也是一點甜、一點鹹、一點苦、一點澀?是不是喜歡現在的豁達,又忍不住回憶青春的煙花?特別喜歡書封上的文句 「中年以上,忍不住憶往,尋常點滴加入時光濾鏡,即令苦澀也回甘。老年未滿,更懂得日日皆好日,入眼皆風景,當下就是最好的時光。」 書中有四章:
Thumbnail
你認為你的人生會成為什麼什麼樣子?是命運使然還是努力決定? 不同年齡的人,會有不同看法,剛畢業的新鮮人覺得只要我努力,未來是可期的;工作十年二十年以上的人,會覺得光有努力過於單薄與天真;過去的經歷決定我們對事物的觀感與看法,不需要一切為二決定對或錯,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顏色分別,紅色的人生不見得比黑
Thumbnail
常有人說,我們這一代,是照顧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被孩子拋棄的第一代。我不知道會不會如此,但我相信,如果發生也是身不由己,畢竟,生存成本日漸提高,競爭壓力愈來愈大,時間與經濟雙重壓縮之後,就是這樣的局面。
Thumbnail
從沒想過自己會一個人旅行,更別說是獨自出國,沒想到五月的空檔時間,促成國外獨旅的機會。 獨旅首要解決的兩大問題是預算與恐懼。金錢可計量,夠或不夠,計算後就能確定;恐懼不同,沒有形狀、重量、大小,還有可能變大變小,難以捉摸。克服恐懼的方法不是抵抗或服從,而是拆解,一點一滴拆分,時間一久,就發現自己走
Thumbnail
蔬食近二十年,最大的差異是不再喜歡探訪美食,除了口味相似外,還因為飲食拆解下來不過是纖維素、碳水化合物,以及少量的蛋白質,喜歡的餐點價格通常都很貴,久了之後覺得划不來,也就不願也不想外食了。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