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錯覺 - 為什麼你覺得有特效才厲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類是群眾的動物,所以我們都希望可以透過展示自己的成就,來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肯定,進而增加自我的社交價值。

因此,當你學會一個新技能的時候,你就會一直想要秀給別人看,深怕別人不知道你會。

例如:小時候我們在學校上美術課,每畫完一幅畫,不論美醜,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拿去跟家人、朋友炫耀一番,到處展示自己完成的繪畫作品,而且內心還充滿了喜悅與成就感。

然而,這樣的情形,其實在設計業也很常發生,因為有很多的初學者,或是剛入行的年輕設計師,總是喜歡一直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上,加入過多剛學會但沒有必要出現的視覺特效,使消費者眼花撩亂、無所適從,甚至還模糊了想傳達的訊息焦點,讓整個畫面的感覺,像是你看了一部特效很厲害,但其實根本沒有劇情內容的電影一樣,空洞而乏味。

這時候,如果再加上「勞力辯證」的心理現象,也就是:「當人類對一件事投入大量精力時,就會誇大其價值」,那麼就會出現設計作品的畫面不合適,卻難以跟設計師溝通、修改的衝突窘境。

這種類型的設計師,最愛說這些「特效」是他的「創意」,但事實上,根本就是「能力差」。

而這種「能力差」的設計師,特別容易感到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大多數人都優秀,產生一種叫做「達克效應」的認知偏差現象:

1.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提升設計能力開始;而想要提升設計能力,就要從了解「設計需求」的金字塔開始:

我們可以看到,五個設計的需求層次分別是:

1. 功能性需求 - 必須要滿足最基本的設計需求。
2. 可靠性需求 - 跟建立穩定與一致的表現有關。
3. 使用性需求 - 跟設計好不好用、容錯力高不高有關。
4. 熟練度需求 - 讓人們做的比以前好。
5. 創意需求 - 在所有需求都被滿足之後,加入更棒的創意。

需求的層次指出,在滿足「創意」這種更高層的需求前,設計必須符合低階需求,例如:一定要能用。而好的設計會遵循需求層次原則,不好的設計可能在還沒滿足低層的需求前,就先嘗試針對不同程度的需求做出設計。所以設計作品並不是要炫技,而是要合理、合適、剛剛好,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就像偉大的建築設計師「密斯凡得羅」先生說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說到簡約設計,義大利的知名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先生,就有著這麼一個故事。

在十六世紀的時候,米開朗基羅在教堂的空地上,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雕像,大家都對此讚嘆不已。

這天,教宗剛好遇到了米開朗基羅。

他看著雕像,好奇的問:「請告訴我成為天才的祕密,你如何創造出大衛像這個傑作中的傑作?」

米開朗基羅笑著說:「很簡單,我拿掉不屬於大衛的一切。」

拿掉不屬於這雕像的一切,就像一個設計作品,經過了長時間的化繁為簡與深思熟慮之後,展現出一股自然「內斂」的氣息,成為「好」的設計作品。

「簡約」就是細膩的極致!

蘋果的設計團隊負責人「強納森艾夫」先生,在接受採訪時,也曾提過:「簡約不只是一種視覺風格,也不只是形式上的極簡或不散亂、不嘈雜,要創造出真正的簡約,必須走到非常深。比方說,如果想要讓某件產品看不到一顆螺絲,結果可能卻做出一件極其迂迴而複雜的產品。比較好的方法是深入簡約的核心,徹底了解這件東西及它的製造方式。唯有真正深入了解產品的本質,才能去蕪存菁。」

記得,過多的視覺特效,並不會讓你看起來更厲害,只會讓人感覺到,你的「無知」。

所以在設計作品時,應先深入的思考,這個作品的本質是什麼、目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在進行設計時,讓每一個動作都有理論去支撐,每次設計完成之後,還要自我反覆的檢討、檢視,這樣才能達到化繁為簡的平衡,並讓自己更有能力去說服別人,成為一個「好」的設計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JC 設計實驗室的沙龍
91會員
30內容數
2019/10/14
當我們在設計商業廣告時,時常會遇到以照片為主的廣告,而這種類型的廣告,通常是以大面積的照片,搭配上一些簡單的字句,作為主要傳遞情境氛圍的方式,所以照片該如何擺放,在整體的排版構圖上,就顯得非常重要。
Thumbnail
2019/10/14
當我們在設計商業廣告時,時常會遇到以照片為主的廣告,而這種類型的廣告,通常是以大面積的照片,搭配上一些簡單的字句,作為主要傳遞情境氛圍的方式,所以照片該如何擺放,在整體的排版構圖上,就顯得非常重要。
Thumbnail
2019/06/10
我們之前說過Content SEO,策略導向的優化,也就是透過各種行銷方式,讓搜尋引擎在進行搜尋結果運算時,認為該網頁是符合關鍵字的高人氣優質內容,進而使網頁的排名更前面。 所以SEO的決勝重點,就在於Content SEO,行銷的思考策略!
Thumbnail
2019/06/10
我們之前說過Content SEO,策略導向的優化,也就是透過各種行銷方式,讓搜尋引擎在進行搜尋結果運算時,認為該網頁是符合關鍵字的高人氣優質內容,進而使網頁的排名更前面。 所以SEO的決勝重點,就在於Content SEO,行銷的思考策略!
Thumbnail
2019/06/06
說真的,你花了那麼多時間設計網頁,卻沒被搜尋引擎收錄,不是很可惜嗎?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告訴你,有關於「Technical SEO」的語法重點,讓你的網頁也能快速又有效率的被搜尋引擎收錄進去。
Thumbnail
2019/06/06
說真的,你花了那麼多時間設計網頁,卻沒被搜尋引擎收錄,不是很可惜嗎? 所以接下來,我們就要告訴你,有關於「Technical SEO」的語法重點,讓你的網頁也能快速又有效率的被搜尋引擎收錄進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覺得美感是天生的才能,會說自己沒有天分啦,沒辦法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但我的經驗與知到的一些真實案例來看,美感是可以後天加強的。 如果你真心喜愛設計這件事,但覺得自己缺少一點美感,請不要放棄,我這邊會分享一點我的經驗跟方法,來告訴大家如何讓自己更進步。 下會分享幾個我長時間下來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覺得美感是天生的才能,會說自己沒有天分啦,沒辦法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但我的經驗與知到的一些真實案例來看,美感是可以後天加強的。 如果你真心喜愛設計這件事,但覺得自己缺少一點美感,請不要放棄,我這邊會分享一點我的經驗跟方法,來告訴大家如何讓自己更進步。 下會分享幾個我長時間下來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引言: 相信各位有興趣於設計的朋友,也會經常苦惱於毫無靈感的時候。但只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相信會令大家茅塞頓開,靈感湧現。 1.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 研究和理解目標受眾是設計師成功的關鍵之一。透過深入了解目標受眾的偏好、需求、價值觀和使用習慣,設計師能夠創建出更具吸引力和有效的設計方案。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極簡設計的幾個面向,並分析設計師追求極簡設計的原因,以及極簡設計背後的自由審美的可能性。文章釐清極簡設計的本質,強調極簡設計不應該只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設計的態度。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極簡設計的幾個面向,並分析設計師追求極簡設計的原因,以及極簡設計背後的自由審美的可能性。文章釐清極簡設計的本質,強調極簡設計不應該只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設計的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