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越無知的人越自信,越強大的人越謙虛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之前格友Only Two 翁立兔在文章中提到「達克效應」一詞: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

其中有個最吸引我的標題是:「最可怕的無知就是不知道,」

—來自Only Two 翁立兔發佈於Only Two 翁立兔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5d3285fd897800012ed7a8

很巧合的是,在Only大大發文前,本咚先前也留意到這個名詞,還把相關網頁留存在分頁中,希望自己找到時間可以發成一篇文章。

不過,跟其他許多分頁、影片、文章一樣,又被日益增添的工作量與超級拖延症給無限擱置了🥲,感謝Only大大的發文,讓本咚想起這個名詞,也才有動力提筆把這篇文章給完成。

言歸正傳,其實達克效應的主旨是「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當實力超過一個層級,反而過於謙虛。

太過無知→見識太少→自以為是;知識淵博→妄自菲薄→冒牌者綜合症。

(↑上述的這兩種情況都不太好)

以本咚的生活經驗和個人見解而言,我想分享三種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

  • 極度自卑引發過度自大
    通常當事人知道自己某個領域上的弱點或缺陷,卻故意視而不見。例如某甲可能數學程度特別不好,當同學或朋友故意出題目考他的時候,某甲就反駁說:「這個我會啦,這個這麼簡單我三年前就超修學會了,懶得跟你們說,你們問就代表你們不會對吧,連這都不會也太爛了吧。」
    但是實際上,某甲是不會這些題目的,只是礙於面子或壓力,用「膨風」來武裝自己。
    這種情況某甲也算是一種無知,但是他卻自知,只是他選擇用武裝自己來抗拒,並排斥接收新知。
我會......這個我會啦!!這樣的狀況在現代學生之間似乎較為少見

我會......這個我會啦!!這樣的狀況在現代學生之間似乎較為少見

  • 所見甚少導致簡化一切
    通常當事人在某個領域的專業程度不佳,但卻具備違和的異常自信,講好聽一點可以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但實際上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天真的以為自己有限的才能與知識早已凌駕其他所有人。例如某乙想要學習數學就請認真負責的冬冬老師來為他授課,才聽半堂課某乙突然就覺得:「老師你也只是把講義上的內容唸一唸、算一算而已嘛,當老師這麼簡單哦,這樣我自己在家學應該也可以吧。」
    (本咚暫時沒遇過這種學生,不過對自己孩子充滿異常自信的家長倒是屢見不鮮)
    這種情況某乙是完全的無知且不自知,比較符合達克效應當中,高估自身能力的傾向。
    另一種譬喻方法是:開車時,總覺得比自己慢的都是白痴(擋路),比自己快的都是瘋子(危險),一昧的從自身角度出發來探討所有事情,這樣下來,只有自己能夠精準合乎自己的標準,自然就會對他人產生不屑一顧的偏見。
開車比自己慢的都是白痴,比自己快的都是瘋子

開車比自己慢的都是白痴,比自己快的都是瘋子


  • 哪邊跌倒就在哪裡躺下
    和某甲相同,通常當事人也明白自己的弱點或缺陷,不過這樣的人並不會武裝自己,更不會自視甚高,相反地,他們會甘於沉浸在低谷的程度,通常把「我就爛」當作口頭禪,選擇性排斥新知,故步自封。例如某丙對數學一竅不通,每次進入新章節都不肯認真學習新東西,喜歡用最笨的方法苦算,算錯又歸咎於自己就是爛沒救了
    這種情況下,某丙某甲相當類似,無知且自知,但和某甲武裝自己的作法不同,受如今躺平文化盛行的影響,某丙選擇用最「輕鬆」的方式,逃避現實。
raw-image

關於某甲,比較像小時候的本咚,以前念書的時候不喜歡示弱,偶爾會有類似的舉動,就怕在同學面前丟臉、被看不起,現在學生之間已經比較少見了。

關於某乙,比較契合達克效應的主旨,歡迎大家除了閱讀上文之外,也可以閱讀Only大大的文章❤️

關於某丙,是本咚更想深入探討的環節,下集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咚咚的無話不聊小教室
96會員
158內容數
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以及我的所見所聞 很多事情沒有對錯 多想想 多思考
2025/01/31
過年想玩點不一樣的遊戲嗎?「葫蘆運」,這款兼具趣味性與金錢刺激的傳統桌遊,絕對是您闔家同樂的最佳選擇!本文詳細介紹葫蘆運的規則、玩法、口訣,以及作者童年相關的小故事,帶您深入瞭解這款充滿回憶的經典遊戲。
Thumbnail
2025/01/31
過年想玩點不一樣的遊戲嗎?「葫蘆運」,這款兼具趣味性與金錢刺激的傳統桌遊,絕對是您闔家同樂的最佳選擇!本文詳細介紹葫蘆運的規則、玩法、口訣,以及作者童年相關的小故事,帶您深入瞭解這款充滿回憶的經典遊戲。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回顧作者於方格子平臺的寫作歷程,分享從每日文章被選為即時精選的喜悅,到近年因工作忙碌而產文減少的感觸。作者反思時間管理與創作靈感之間的平衡,並表達了對未來持續創作與閱讀的期許。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回顧作者於方格子平臺的寫作歷程,分享從每日文章被選為即時精選的喜悅,到近年因工作忙碌而產文減少的感觸。作者反思時間管理與創作靈感之間的平衡,並表達了對未來持續創作與閱讀的期許。
Thumbnail
2024/08/14
8/14是本咚生日
Thumbnail
2024/08/14
8/14是本咚生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達克效應的主旨,即越無知的人越是自信,而實力超過一個層級的人反而過於謙虛。作者從個人見解出發,分享了三種與達克效應相關的個性,彼此之間有點接近,卻不太一樣的情形。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我知道啊,嘿呀,那個我都知道。」 #「我朋友也都在練馬拉松呀,還好啦沒什麼困難,養成習慣就好。」 #「XX企業總經理是我國小同學的弟弟,跟我還算熟啦!」 #「製作影片很簡單啦,現在一堆AI工具可以用,我跟你說啦,其實網路都很多資源,沒那麼困難啦!」
Thumbnail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