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自己的教養信心呢

如何增強自己的教養信心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習夥伴提問:

「有外人在時就會有無形的壓力懷疑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的(即使覺得應該還在歷程中),要如何增強自己的教養信心呢?」

如何增強自己的教養信心?

1. 媽媽要放下完美的期待,允許自己可以做得不夠好、可以犯錯(畢竟我們都還在努力中,沒有放棄呀!)

2. 教養並非二元的,如果只用對錯來區分,我們就會又陷入「好、不好」的是非思維了。

#教養方式沒有對不對只有適不適合

3. 培養自己「被討厭的勇氣」:當清楚知道自己在教養中所做為何,就有底氣抵擋那些外在狐疑的眼光、質疑、和廉價的批評指教。

小露覺得夥伴的問題超棒

回答學習者問題的同時~也與大家分享之

希望大家能慢慢理解:

教養若能被視為一個歷程,我們就較不會一直掉入:以目前孩子呈現的樣態或成果,來急著評價自己(或孩子)的陷阱中。

願父母都能先把自己照顧好

醬我們就有心力能夠更好地陪伴孩子了!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0會員
27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