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將 2020 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聯合國轄下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表揚其致力於消除飢餓以改善戰亂地區的和平,同時在避免飢餓成為戰爭武器上發揮推動的作用。
世界糧食計劃署,成立於 1961 年,首要任務是達成聯合國 2015 年提出的 17 項全球可永續發展目標中的「零飢餓」。世界糧食計劃署長年對發生戰亂、暴力衝突、或災難的南美、非洲與亞洲地區的人民提供糧食援助,2019 年就協助了 99 個國家與地區,共 9700 萬人免於飢餓。這樣的成果其實是來自於聯合國各大機構、各國政府組織、與私營部門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非世界糧食計劃署獨立完成。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得知獲獎後表示:「在這個黑暗的時代,我們最需要的可能是新冠疫苗;而在我們擁有疫苗之前,糧食,才是避免世界混亂最好的疫苗。這也強而有力地提醒世界,和平與零飢餓密切相關。」
我們與飢餓的距離
飢餓問題的成因錯綜複雜,除了糧食分配不均、貧窮,以及跨國企業導致糧食供應系統失衡外,氣候變遷也衝擊著農業的永續發展。尤其極端氣候導致的乾旱及洪水,是造成飢餓人口激飢餓問增的主因。 全球飢餓排名指數 ( Global Hunger Index ) 是由愛爾蘭援助機構 Concern Worldwide 和德國組織 Welt Hunger Hilfe 共同編寫,GHI 有四個評判指標:人口營養不良比例、5 歲以下兒童體重不足比例、死亡率、 以及發育不良,用來計算全球飢餓和營養不良的程度,每年更新一次。2020 年全球飢餓指數評比在 107 個國家和地區中,處於重度飢餓狀態的是,印度、孟加拉、緬甸、和巴基斯坦等國。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在 2019 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提及,全球超過 25%人口難以享用「安全、營養又充足的食物」,包括約 8%住在歐洲及北美地區者。因為糧食不安全度從 2015 年開始快速上升,主要受到戰爭衝突及氣候變遷影響。這些環環相扣問題都不只是生產更多糧食就可以解決,因為造成飢荒的原因不在於食物不足,而是分配不均。
2020 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不只體現在感染者的生命健康,也蔓延到經濟、醫療和教育系統崩壞的開發中國家,因此將許多人推向飢餓的邊緣。國際救援組織(Cooperative of Assistance and Relief Everywhere)就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加劇世界的糧食不安全和飢餓危機的嚴重度, 到今年年底,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或糧食危機的人數可能會翻倍,達到 2.7 億人。
飢餓成為一種戰爭武器
糧食危機與武裝衝突是個不斷互相牽動的惡性循環。諾貝爾和平委員會也強調:「提供糧食援助不僅能消除飢餓,還可以改善與穩定和平的前景。但是除非我們能夠終結戰爭與衝突,否則永遠都無法達成零飢餓的目標」,因為有時救援物資已經運到當地,交戰衝突的雙方人民仍被剝奪食物而需忍受飢餓。 2020 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促使葉門、剛果民主共和國、尼日利亞、南蘇丹、布吉納法索等國家在同時面對疫情與暴力衝突之下,國內飢餓人口激增。在這些衝突地區,「飢餓」成為一種常態的戰爭武器,幼童受到影響最大,估計每分鐘就有一個營養不良的嬰兒夭折。根據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的估計,今年將有 450 萬名 5 歲以下的幼童因飢餓而有生命危險,其中 59 萬名幼童甚至可能死亡。
衝突地區的資金援助長期不充裕的情況下,導致這些區域的兒童容易因為營養不良而面臨生命 威脅。目前全球因「嚴重急性營養不良(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而面臨危險的幼童超過半數住在剛果。這些幼童的癥狀包括瘦到凸出的肋骨、皮膚鬆弛、腳踝或足部水腫,而且因為免疫系統下降,使他們更容易感染肺炎、霍亂、瘧疾而喪生。
世界糧食日
每年的 10 月 16 日是「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於 1945 年由聯合國糧農組織設立,目的是為了提醒人們去正視全球飢餓、糧食不安全、營養不良等問題,也呼籲透過全球各國團結與多元合作,來終止飢餓。1996 年,世界糧食高峰會(World Food Summit)定義糧食安全為「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擁有獲得充足食物和享有免於飢餓的基本權利。」
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為減緩氣候變遷的速度,國際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Foundation)發起「少肉食,減暖化」(Less Meat, Less Heat)的活動,呼籲人們可以從每天減少食用肉類食品與奶製品來響應。2019 年 10 月 10 日,包括巴黎、洛杉磯、利馬、米蘭、多倫多、東京、首爾等 14 座城市市長,共同簽署「美好食物城市(Good Food City)」宣言,落實減少在公眾場所提供肉食,為緩解氣候危機做出實際行動。因為製造肉品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占全球 14.5%,超過汽車、船舶、火車、以及飛機的排放的總量,因此少肉多蔬的飲食,是幫助減緩氣候變遷每個人都能實踐的簡單方法,使農業和糧食具有更強的可持續性。
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發現,全球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遭到浪費丟棄,總量高達 13 億公噸,世界糧食日也提醒過著豐衣足食的我們不要浪費食物。目前在世界各地許多社區都開始在運作的「食物銀行」與「分享冰箱」等活動,就是我們可以減少食物浪費的在地好點子。藉由號召認同此理念的家庭與廠商,收集將過期的捐贈食物或是將家中吃不完的食物,經過分類處理與聯繫的互助網絡,就近分享給有需要的個人或家庭,讓食物資源獲得最有效利用。
世界和平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議題,也不應只是特定政治人物與意見領袖的責任,也許透過每餐有意識地進食與避免浪費,我們也能有所貢獻。
責任編輯:黃璿聿 核稿編輯:鄒宇晴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1. 35 個台灣的人口正在挨餓!UN 報告:全球逾 8 億人吃不飽 亞洲、非洲發育遲緩兒童佔世界 9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