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的電影課:「可是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人了喔。」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返校》是一部電影,但電影中還有另一部電影,當方芮欣把書交給白教官後,穿上喜愛的洋裝,去電影院買了張票,進場時電影已經演到一半了(明明說那是她唯一期待的事情,卻還是遲到,顯見根本不在意電影演什麼)。雖然那部黑白電影的畫面只出現幾秒,但那場戲相當關鍵,作為最後揭開謎底的轉折戲碼,也讓不少人看到雞皮疙瘩,這也是我玩遊戲時印象非常深刻(被嚇到)的一段情節—從沒有人變成滿滿的人,但這些人都是死人。
這種戲中戲、影中影的手法,在電影中非常常見,導演或編劇經常會透過電視、電影院、課堂投影等方式,在電影中又放另外一部電影,通常與情節沒有直接關係,多是反映故事發生的年代背景、向導演自己喜愛的導演及作品致敬,或者是讓兩部電影產生一些連結性。
舉兩個近期的例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的《羅馬》(Roma)在電影院裡撥放1966年經典喜劇《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反映了故事時代與地區,《虎口脫險》是法國最暢銷的電影之一,在那個年代的墨西哥法語區想必也深受歡迎;剛獲得威尼斯金獅的《小丑》(Joker),湯瑪斯.韋恩出席慈善晚會看的是1936年卓別林的喜劇經典《摩登時代》(Modern Times),這是一部虛構未來時代的電影,透過喜劇的方式諷刺資本主義將人工業化的情節,同時也因為是一部喜劇,卓別林在戲中極盡出糗,也反映了「小丑」的論述。
回到《返校》,方芮欣去電影院看的是1962年的台灣黑白電影《兩相好》,由李行導演,大多數觀眾可能也不記得它在演什麼,但應該記得有看到「長頸鹿」,很像類似動物園的場景,其實這算是導演徐漢強的彩蛋,因為他過去拍過的七部短片中,每一部都有出現長頸鹿,而他首次拍攝長片留下這個標誌。
除了長頸鹿外,《兩相好》這部電影其實與《返校》有著彼此呼應的間接關聯,電影講述一個外省籍的中醫師與本省籍的西醫師兩家診所比鄰而居,兩個家庭的語言不通、文化相異、醫術無干,生活過程不免有些嫌隙,不過隨著生活久了,兩家的孩子互相喜愛上對方,起先家長對於省籍成見而阻止兩人交往,但愛情的力量難以阻擋,最後兩個原本水火不容的家庭,卻因為下一代的相愛而和解更結為親家,電影展現出族群融合、多元包容的意涵,但背後當然代表著當年省籍情結確實是台灣這塊土地很大的裂痕。
之所以選用《兩相好》,一來是因為年代與《返校》的故事時代相同,再來是因為有長頸鹿,但這兩個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兩相好》裡族群和解的意義,和《返校》放在一起來看非常的重要。
然而,這個重要對比性映襯,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解釋方法。正面解讀的話,或許導演想表示,只要願意接納與改變,不同族群間的隔閡、代溝也能逐步的迎刃而解,即便台灣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傷痕的歷史,但我們都沒有放棄,和平共處、彼此友愛與尊重的未來,對於那段歷史可以有驚悚懸疑的呈現,但也能拍成燦爛溫馨的電影,這也是為什麼住在眷村外省軍官的女兒方芮欣,會與一個留學返國的左派知識分子張明輝談戀愛,因為愛是超越一切的力量。
不過,這樣的解讀連我都無法說服自己。就在《兩相好》放了幾秒後,方芮欣說:「你終於不會丟下我一個人了。」身旁的張明輝說:「可是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人了。」然後,投影片很快就跳片,變成了老師與讀書會的同學被逮捕押上軍車的畫面,《兩相好》就像是一個虛幻的假象,藏在這個捏造、虛構的和解溫馨下,其實是台灣人民被逮捕、槍決的事實,《兩相好》確實是當年健康寫實風格的電影代表作,希望帶給社會正面的力量,但是這真的有助於社會的和解嗎?
《返校》這場戲無遺提出了強烈的指控-那個年代的當局政府透過電影催眠人民,社會是和藹可親、國族是共榮和平、國家充滿了自由與愛等等,這些正面的力量,都成了白色恐怖最大的反諷,政府並沒有真的要人民過這樣的生活,只是藉由娛樂文化洗腦人民不要去想現實的殘酷、威逼、壓迫與戒嚴,而始終都不願意面對事實的方芮欣,終於在這裡戳破謊言。而這樣的解讀雖然更貼近,但卻也很危險,因為白色恐怖或許造成省籍對立,但它絕對不是只有省籍問題,當年有許多同樣是外省人的政治受難者,如果侷限拉回到省籍中,那作為一部歷史電影是非常危險且錯誤的事情,當然,如果是類型電影可能就算了。
這段剪輯確實非常精彩,音效與美術也都讓人雞皮疙瘩、毛骨悚然,用魔幻寫實的方式,讓方芮欣看著自己最愛的人被自己親手害死,最後走向結局,不過這部電影到這裡算是最高分了,電影課不是要說電影中的電影,而是要和各位討論《返校》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
老實說,看到最後這一段我才篤定電影敘事結構的缺陷,電影或許為了呈現遊戲解謎式的敘事方式,以一種非常斷裂,接近於表現主義的方法在拍攝不少關鍵的情節,而且沒有多做解釋,甚至可以說只是為了神還原而把它從遊戲搬到電影,卻缺乏了遊戲的敘事脈絡,讓沒玩過遊戲的觀眾絕對會一頭霧水、錯誤理解。
電影分為「惡夢」、「告密者」、「活下來的人」,仔細回想這三個部分的連貫點非常的牽強、極度讓觀眾出戲,在遊戲裡面斷裂、重複與解謎的關聯緊密,玩家會持續參與劇情的推進,甚至是可以停下來多想一些,但是在電影中不行,觀眾是被動的接收這些破碎的訊息,或許少部分的人可以勉強組織,但絕大多數的人只能看懂一個大概,倒轉、虛實交錯、重演都會成為觀眾看這部電影的累贅,但又不得不說這可能是忠實還原遊戲最好的方式。
但為了還原遊戲,卻犧牲了非常多電影的元素,人物無法完整建立、劇情破碎化等,為了補足這些缺漏造成的電影空洞,只好在電影的最後結局,把它用極為淺白直接的方式講出來,可以說淺白到失去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歷史的省思空間,用很粗暴的方式把省思完的結論丟給觀眾,觀眾有非常多種,有些玩過遊戲、有些沒有,有些瞭解白恐歷史、有些完全不懂,有些政治立場偏獨、有些則偏統,這些也都不是二分法,而是坐落在光譜上面。
當一部作品要談論歷史的轉型正義時,前面沒有充足的故事與知識,而是突然把結論丟出來,就讓這部電影的成就大為打折,沒辦法成為台灣的《謊言迷宮》或《辛德勒的名單》,因為它的理念先於故事,而當故事無法撐起來,理念也就潰散了,這是電影很大的禁忌。
返校的遊戲一共有兩個結局,一個是方芮欣自殺,另一個是方芮欣與魏仲庭活下去,相較於電影的直白,遊戲中白色恐怖只是一個背景的設定,更多是著重在人物的選擇與愛恨忌妒上面,看似很像淡化了政治元素,其實反而加深了玩家理解這段歷史的可能性與隱喻性,然而電影最後加了自己的結局,把方芮欣變成地縛靈,不只不要忘記,張明輝的遺書還要「致自由」,老實說這三個字根本就不是張老師寫給方芮欣,而是徐漢強想寫給觀眾看,可能可以說突破了第四道牆,但我卻覺得那是忍不住要說理,讓故事頓時分崩離析。
我在開課前最一開始時就說,自己看了三次《返校》,第一次看完佩服於電玩改編的成功與娛樂性質,但第二次看完開始擔心大家雖然被娛樂、感動卻未必了解背後的核心,第三次基本上確定了這個問題,但我只能給出「台灣人都必須看的電影」這樣的結論,之所以強調只屬於台灣人,是對其他國家文化來說,這部電影缺乏了普世性,很難把故事的感動帶給其他觀眾。
老實說,多數充分認識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人,應該多多少少感覺這部電影演得太直白,甚至是膚淺了些。這樣的直白,讓電影變得真的只像是一部驚悚的類型電影,而少了從驚悚中看到歷史反思的深度,這樣的驚悚類型電影的後果,就是不了解的人會用自己的方式解讀故事,無論是經歷過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或加害者,可能都很難從電影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更多可能。
對於死忠的國民黨支持者而言,他們仍可以被這部電影給娛樂,因為對多數觀眾來說這既不真實,而且也缺乏了脈絡,正如同過去「白色恐怖」被略而不談,現在雖然談了,卻像是在講都市傳說的鬼故事般,並無太大幫助。
原先我對遊戲改編並不期待神還原,更期待能破除遊戲敘事的框架,重新編寫出一個完整的、屬於電影的劇本,觸碰政治在台灣早已不是一個問題,但我們或許應該試著讓政治變回一個命題,多年來台灣的兩黨政治造成選民彼此的成見,幾乎是壁壘分明、水火不容,然而政治不是是非題,民主不是只選黨不選人,只看人而不就事論事,《返校》失去思考空間,也就同時失去了更多詮釋的可能。
2017年1月,大三下學期,我暑假剛從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為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人權園區)實習結束,雖然實習只有短短一個月,但那年夏天對我的人生卻是相當巨大的改變,老實說,我對於歷史的認識也停留在高中課本,記得那些年份、事件和選擇題的答案,但從沒想過歷史到底是什麼,也沒想過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到底經歷了什麼,而這些謎底都在博物館裡獲得了解答,也因此當我看到了台灣本土團隊製作的遊戲《返校》以白色恐怖為背景,不太懂電玩的我,迫不及待的下載了Steam、辦了帳號、用郵局的金融卡付款,當天晚上嚇得半死的把遊戲給破關。
遊戲與電影,同樣都屬於娛樂文化的一種媒介,讓大眾有機會接觸歷史的關鍵,在遊戲裡面,即便對於歷史一知半解、白恐一無所知的玩家,仍可以獲得與理解的人一樣,甚至更高的遊戲樂趣,然而在電影中,卻已經挑好了他的觀眾群,他替某種政治正確果斷的發生,卻沒有讓另一邊的聲音在電影中被還原,而這樣的故事缺陷,或使仍源於台灣對於轉型正義不夠充分,所謂原諒與往前走,應該要讓每一個立場不同的人都能對話、發聲,互相理解彼此經歷的經驗,並判斷那些經驗的當代公平正義的意涵,要如何還給過去的錯誤一個相對正確的結果。
事實上,台灣對於「轉型正義」的研究論述幾乎可以說是非常成熟,而在國際間對於這樣歷史改編為電影的詮釋往往更為嚴肅且深層。特別是德國,幾乎每年都會看到一兩部優秀的轉型正義作品,像是《謊言迷宮》、《希特勒回來了》、《無主之作》等,而在韓國則以歷史紀實的方式,來提供觀眾重新理解那段歷史的故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華麗的假期》、《1987》。
我得強調,《返校》並沒有拍得不好,在氣氛營造、美術、劇本、演技上仍然表現的相當出色,可能是近年來最好的台灣電影,只是娛樂性吃掉了許多論述的層次,除了那些數字的彩蛋、美術的考究、旁白的廣播,觀眾很難從這部電影得知更多東西,也沒有賦予這個故事更多的當代意義。
不過,《返校》應該被看做一個開始,台灣電影改編電玩的開始,台灣人從本土的歷史尋找題材的開始,《返校》的成功,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新的典範,讓台灣轉型正義的電影,能持續出現,成為下一代的觀眾,理解台灣這座島嶼歷史的重要媒介。
歷史是當代重新詮釋記憶的方式,加害者總會希望受害者把傷害、忘記,撫平傷痕,看似安撫受害者康復痊癒,事實上是害怕錯誤被記得的記憶,我們之所以記得歷史不是為了擊敗誰,而是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受害者出現。這其實不難理解,就跟我們被霸凌、偷竊、性騷擾必須把他只出來一樣,我們不能縱容加害者,持續為非歹。
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9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鹿刻Luke 的其他內容
「人類對威權的抗爭,就是遺忘對記憶的抗爭。」-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為什麼方芮欣「不要忘記」就打敗了大魔王? 張明暉老師又要魏仲庭記得什麼? 和方芮欣忘記或害怕想起來的事一樣嗎? 《返校》的第四課-歷史課,上課囉!
與《返校》的遊戲相較,電影用了更多更多的典故,其中包含了詩、小說與散文。首先是詩,「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這首詩是殷老師在讀書會中帶大家讀的句子,但這句話沒有唸完,惡夢就開始了。
我們《返校》要從上的音樂課並不是歌曲遭禁,因為那就沒有音樂了,重點在於雖然台灣經歷了長達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這些歌曲被官方禁聲了將近四十載,兩代人的校園、廣播、電視都聽不到這些歌,然而台灣人並沒有把這些曲子遺忘...
《返校》這部電影的美術與近年的國片相較,表現算是相當傑出,既有針對歷史背景的考究,又有對於遊戲設定的還原,同時又展現出了驚悚電影的詭譎氣氛,替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用美術、音樂、文學、歷史、電影共五堂課,讓我們一起《返校》補齊整個世代台灣人,或許因為忘記、或害怕想起來而缺漏的記憶拼圖。看看這部金馬獎最大贏家、年度最賣座台灣電影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訊息與內涵。
《大叔的愛 》是2018年朝日電視台自製的原創迷你劇集,講述一個業績不好的房仲春田創一意外迎來人生的桃花運-被自己的上司黑澤武藏部長和新同事告白的故事。 看似荒誕的同志搞笑喜劇,事實上反映了日本社會傳統價值觀的偏見,對於同志、姊弟戀、中年失婚、青梅竹馬、辦公室戀情,給出了挑戰與答案。
「人類對威權的抗爭,就是遺忘對記憶的抗爭。」-米蘭.昆德拉《笑忘書》 為什麼方芮欣「不要忘記」就打敗了大魔王? 張明暉老師又要魏仲庭記得什麼? 和方芮欣忘記或害怕想起來的事一樣嗎? 《返校》的第四課-歷史課,上課囉!
與《返校》的遊戲相較,電影用了更多更多的典故,其中包含了詩、小說與散文。首先是詩,「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這首詩是殷老師在讀書會中帶大家讀的句子,但這句話沒有唸完,惡夢就開始了。
我們《返校》要從上的音樂課並不是歌曲遭禁,因為那就沒有音樂了,重點在於雖然台灣經歷了長達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這些歌曲被官方禁聲了將近四十載,兩代人的校園、廣播、電視都聽不到這些歌,然而台灣人並沒有把這些曲子遺忘...
《返校》這部電影的美術與近年的國片相較,表現算是相當傑出,既有針對歷史背景的考究,又有對於遊戲設定的還原,同時又展現出了驚悚電影的詭譎氣氛,替這部電影增色不少。
用美術、音樂、文學、歷史、電影共五堂課,讓我們一起《返校》補齊整個世代台灣人,或許因為忘記、或害怕想起來而缺漏的記憶拼圖。看看這部金馬獎最大贏家、年度最賣座台灣電影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訊息與內涵。
《大叔的愛 》是2018年朝日電視台自製的原創迷你劇集,講述一個業績不好的房仲春田創一意外迎來人生的桃花運-被自己的上司黑澤武藏部長和新同事告白的故事。 看似荒誕的同志搞笑喜劇,事實上反映了日本社會傳統價值觀的偏見,對於同志、姊弟戀、中年失婚、青梅竹馬、辦公室戀情,給出了挑戰與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下一個家在何方?馬修.戴斯蒙。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房租要是能從天而降,多好。」-蘭斯頓.休斯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全書共454頁),開本也比一般的書大,真實記錄戴斯蒙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的田野調查,關於「都市貧窮跟居住(不)正義」的訪查報告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 這本書是一系列關於商場的短篇小說,那是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和縱貫線鐵路之間、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的中華商場,於1961年啟用,1992年拆除。 小說一共有九篇,以〈流光似水〉中提到的《星際大戰》放映日計算,主人翁們大約是在1970年左右出生,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Thumbnail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Thumbnail
總是在思考著如何能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每逢閱讀散文作品時,總是帶來許多的衝擊,怎麼可以如此描述出自己的心境呢?許許多多的感受是抽象難以表達,但對作者而言,卻又能透過景緻歷史等描述,讓心境傳遞出來,傳遞給讀者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許應該多讀些輕鬆的書籍,讓自己可以學習更多的表達方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下一個家在何方?馬修.戴斯蒙。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房租要是能從天而降,多好。」-蘭斯頓.休斯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全書共454頁),開本也比一般的書大,真實記錄戴斯蒙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的田野調查,關於「都市貧窮跟居住(不)正義」的訪查報告
Thumbnail
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 這本書是一系列關於商場的短篇小說,那是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和縱貫線鐵路之間、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的中華商場,於1961年啟用,1992年拆除。 小說一共有九篇,以〈流光似水〉中提到的《星際大戰》放映日計算,主人翁們大約是在1970年左右出生,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於疫情肆虐、網飛制霸之當下危機,語不驚人死修的法國導演阿薩亞斯,於2020年發表影響電影界之爭議著作-《電影現在式》,其中直指七十年代以來之美學、形式主義論述「理論無效」,更提倡以「反電影」,作為「電影思考」面對不斷存在危機的「解藥」。
Thumbnail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Thumbnail
總是在思考著如何能用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每逢閱讀散文作品時,總是帶來許多的衝擊,怎麼可以如此描述出自己的心境呢?許許多多的感受是抽象難以表達,但對作者而言,卻又能透過景緻歷史等描述,讓心境傳遞出來,傳遞給讀者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許應該多讀些輕鬆的書籍,讓自己可以學習更多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