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看見的不只是夢想與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raw-image


書中並沒有具體說明「月亮」和「六便士」的意義,但根據1956內毛姆的信指書名取自《人性的枷鎖》的一篇評論,評論寫道「主人公菲利普像所有年輕人一樣,終日低頭尋找地上的六便士銀幣,卻錯過了頭頂的月亮。對我而言《月亮和六便士》指出的卻是一種價值衡量 – – 以新的方式陳述的一種「舊」的價值。也就是我們不應該以自己所理解的事實來判斷他人對於生活的選擇。

故事中每段感情與生活的選擇都不是常理判斷下會走的路,作者也試圖告訴讀者其中的詭異,書中其他角色對其事件的看法都是正常人的反應,但是我們認知中的「正常」卻根本不是當事人需要的。

這是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的觀念,只是我們依舊很難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別人的選擇。

我們只是人類,並沒有上帝的視角

記得讀書的時候寫申論題,要學著以八股的寫法來取得高分。當我們要寫出自己論點的時候必須謙虛的寫「管見以為」,說明自己的看法只是以管窺天的狹隘,但卻又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說辭。


我總覺得「管見以為」的開場非常多餘,若認為自己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的世界,的確沒必要發表其看法,從管子看到的世界又有什麼好分析的?在寫申論題時這只是一種謙虛,但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對於任何一事件的理解都只是片面,卻又經常忍不住的想加以評論。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作者毛姆即是以「無法熟知所有面向的方式敘述故事」。


整部小說是以敘述者的角度回憶一位在倫敦交易所工作的股票交易員在40歲時突然拋妻棄子到巴黎學習繪畫,但故事包含他與當事者相處的記憶和其他相關人的陳述。作者也擺明有些部分「他並不清楚」,而即便是他還記得的片段或者透過別人回憶,也一定以自身主觀意識來對故事加油添醋!


但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當敘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一員,即可能以上帝的視角來述說故事,讓我們容易遺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並無法熟知全面,即使是片段的理解都一定是主觀的。

我們應該更相信「人性」而非道德


我不確定作者是否有意的在小說中強調自己無法熟知全面,或者只是因為故事牽扯到過於複雜的人性面,於是索性避談?

主線故事第一部分是主人翁拋棄了原來在倫敦舒適的生活及家庭到巴黎追求夢想。在巴黎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但他ㄧ心只有繪畫,某些原因導致別人家庭破滅,他卻不以為意。最後落魄到南太平洋的小島,娶了當地人為妻、繪畫達到高峰,但卻死於痲瘋病。

以常人的道德觀來看,主角在每個階段的感情及人物關係都是讓人無法接受的。但另一方面,他本身只是很純粹的追求藝術,也可以說他在靈魂上完全沒有想傷害人的意思,只是剛好都能遇到願意為他犧牲的人。

從外觀看他就是個渣男,而他並沒有懇求這些人為他付出啊!


一般人總以道德的角度及生活中的常理去理解別人的人生價值。《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查爾斯‧史崔蘭影射的是法國畫家高更。小說一開始從他妻子的敘述,他是個不懂藝術及社交的無趣生意人,妻子總喜歡邀請倫敦文化圈的人到家裡作客,大家幾乎沒遇過查爾斯卻理當覺得他是個不懂文化的人,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心追求藝術。


看似他的妻子有意識的「混入」文化界,反觀查爾斯卻無所求的存在於「藝術當中」。


他一輩子不特意追求名利,在死後作品受到極高的評價。以主角的觀點,他並不認為為了自己追求的夢想而拋棄妻子是罪惡的,甚至在巴黎「背叛」了照顧他的荷蘭畫家,在他眼中,這也不過是別人自願犧牲。


我有時候會思考,是為了遵守婚姻的承諾而繼續守著一個不愛的人算是背叛,還是離開不愛的人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是背叛?(當然在小說中牽扯到的還有他不顧妻子粗暴地離開了家庭)

因此,我覺得《月亮和六便士》不只是關於追求夢想的故事,從作者的述說方式到故事本身的陳述,留下的價值還有減少以自己的角度來判斷他人對於愛情和生活的選擇,愛情的意義同存在主義,是只有經歷一切的當事人才能評價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的沙龍
202會員
232內容數
反意識形態的寫作者
Ch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5
1917年,俄羅斯十月革命時(其實是新曆的11月)無產階級成功,猶太人離開了,有部分逃往中國,本來也只是借居,移民對他們而言都是迫於無奈。 同一年,卓别林拍了一部短片叫做《移民》(The Immigrant)——那是六月的片,早了十月革命半年——歐洲的移民和難民搭船到了紐約,看到自由女神像,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4/07/11
前陣子忘了方格子帳密,今天重新登入。距離上篇文章也已經過了將近一年,對於站上的修改還需要一些時間習慣,也還在揣摩該寫哪些文章,或者就直接寫下去?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2023/07/18
這是一篇很臨時起意的隨想,一陣子沒有時間發文章,看到出版文化界的動態又有些忍不住想參與討論,可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樣純粹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月亮與六便士》探討現實與理想的抉擇,以高更為靈感,講述一位證券經紀人拋棄一切追尋藝術的瘋狂旅程。引發讀者對人生選擇的思考:是追求安穩的六便士,還是孤獨追逐遙不可及的月亮?天才畫家斯特里克蘭德的經歷,使我們反思如何平衡現實與夢想,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愛與平衡。
Thumbnail
《月亮與六便士》探討現實與理想的抉擇,以高更為靈感,講述一位證券經紀人拋棄一切追尋藝術的瘋狂旅程。引發讀者對人生選擇的思考:是追求安穩的六便士,還是孤獨追逐遙不可及的月亮?天才畫家斯特里克蘭德的經歷,使我們反思如何平衡現實與夢想,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愛與平衡。
Thumbnail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的經典小說,講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放棄家庭追求藝術的故事。他的極端選擇引發了對藝術激情與人際關係之間平衡的反思。小說揭示了藝術的高尚與自私、追求與犧牲之間的矛盾,讓人重新思考藝術的真正價值與代價。斯特里克蘭的故事挑戰了傳統對藝術家的看法,值得深思。
Thumbnail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的經典小說,講述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放棄家庭追求藝術的故事。他的極端選擇引發了對藝術激情與人際關係之間平衡的反思。小說揭示了藝術的高尚與自私、追求與犧牲之間的矛盾,讓人重新思考藝術的真正價值與代價。斯特里克蘭的故事挑戰了傳統對藝術家的看法,值得深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毛姆的經典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張力。透過高更這一原型人物,分析毛姆如何描繪追求內心渴望的藝術家生涯,以及社會對於這些選擇的道德評價。文章深刻挖掘了成名背後的複雜性與矛盾,引發對於藝術、道德及個人成就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毛姆的經典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張力。透過高更這一原型人物,分析毛姆如何描繪追求內心渴望的藝術家生涯,以及社會對於這些選擇的道德評價。文章深刻挖掘了成名背後的複雜性與矛盾,引發對於藝術、道德及個人成就的反思。
Thumbnail
如果要我選出目前為止看過最好看的十部小說,我恐怕一時之間選不出來,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絕對榜上有名,猶記得當時是熬夜一口氣看完整部小說,非常過癮且令人讚嘆。 毛姆在全職寫作前是一名婦產科醫師,他說自己的語言能力普通,詞彙能力也很有限,但是寫作之於他是一種本能,從沒有缺乏素材的問題,他幽默地
Thumbnail
如果要我選出目前為止看過最好看的十部小說,我恐怕一時之間選不出來,但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絕對榜上有名,猶記得當時是熬夜一口氣看完整部小說,非常過癮且令人讚嘆。 毛姆在全職寫作前是一名婦產科醫師,他說自己的語言能力普通,詞彙能力也很有限,但是寫作之於他是一種本能,從沒有缺乏素材的問題,他幽默地
Thumbnail
覺得閱讀事一件蠻孤單的事情,看劇、聽音樂甚至出遊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而閱讀先不說難以與他人同步進行,每個人有感觸的部分都需要經過內化,比較難像戲劇那般被普遍的討論。所以讀墨這種以創作活絡的閱讀社群來鼓勵大家閱,同時利用類似等級打怪與收集限量徽章的遊戲方式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意願都讓我感受出他們經營的用心。
Thumbnail
覺得閱讀事一件蠻孤單的事情,看劇、聽音樂甚至出遊都可以與他人共享,而閱讀先不說難以與他人同步進行,每個人有感觸的部分都需要經過內化,比較難像戲劇那般被普遍的討論。所以讀墨這種以創作活絡的閱讀社群來鼓勵大家閱,同時利用類似等級打怪與收集限量徽章的遊戲方式增加使用者的參與意願都讓我感受出他們經營的用心。
Thumbnail
毛姆的這本小說是以畫家高更為原型,講一個中年證券經紀人,為了畫畫創作,寧可捨棄一切,拋家棄子,從頭開始摸索,一直到生命結束的故事。 這書對於面臨人生關卡的人,特別有吸引力。朝九晚五的生活,侵蝕了靈魂,生命對你有越來越大聲的呼喚,如果是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毛姆的這本小說是以畫家高更為原型,講一個中年證券經紀人,為了畫畫創作,寧可捨棄一切,拋家棄子,從頭開始摸索,一直到生命結束的故事。 這書對於面臨人生關卡的人,特別有吸引力。朝九晚五的生活,侵蝕了靈魂,生命對你有越來越大聲的呼喚,如果是你,該怎麼辦?
Thumbnail
這本《毛姆文學課》,則是毛姆在60歲時,因某天瞥見泰晤士報的訃告欄,有感而發的一本人生回顧片段總結錄,但毛姆說這本書即非自傳,也非回憶錄,也無意赤裸裸地袒露心跡,書中以其職業生涯與知識教育為兩大主軸,並穿插個人化的哲學思考。
Thumbnail
這本《毛姆文學課》,則是毛姆在60歲時,因某天瞥見泰晤士報的訃告欄,有感而發的一本人生回顧片段總結錄,但毛姆說這本書即非自傳,也非回憶錄,也無意赤裸裸地袒露心跡,書中以其職業生涯與知識教育為兩大主軸,並穿插個人化的哲學思考。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英國作家毛姆所寫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許多愛書人都曾經閱讀過的經典,人們通常會把這本書定位為「討論理想與現實的文學作品」,長大後重讀此書才發現遠遠不只如此。
Thumbnail
毛姆是兼具戲劇性、藝術價值與思考廣度的作者。 但在拆解的過程,我不願將他想成,這些是他獲得成功的要素和意圖。 我仍是寧願浪漫地想---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自然養成。 這本書我讀了七個小時,在中間吃了頓飯,吃飯時我腦中出現:「『衝突』是美化作品的要素。」 這句話可以完整地解釋這本書的戲劇性。 這些衝突
Thumbnail
毛姆是兼具戲劇性、藝術價值與思考廣度的作者。 但在拆解的過程,我不願將他想成,這些是他獲得成功的要素和意圖。 我仍是寧願浪漫地想---這是一個偉大作家的自然養成。 這本書我讀了七個小時,在中間吃了頓飯,吃飯時我腦中出現:「『衝突』是美化作品的要素。」 這句話可以完整地解釋這本書的戲劇性。 這些衝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