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返校》的文學課:「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台灣人必看的電影,一起《返校》補齊那年缺的五堂課上一堂課:音樂課:「這首歌也快要被禁了吧。」「那就趁現在多彈幾遍。」

與《返校》的遊戲相較,電影用了更多更多的典故,包含了詩、小說與散文。今天的文學課,首先要談的就是詩。「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這首詩是殷老師在讀書會中帶大家讀的句子,但她還沒有唸完,惡夢就開始了。

這首詩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Stray Birds》的第134首,原句如下:

the leaf becomes flower when it loves.
the flower becomes fruit when it worships.

之所以要看原句,是因為當時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譯本,雖然泰戈爾的書是禁書,但據說被禁的原因不是因為泰戈爾鼓吹印度獨立與民族自決,而因為翻譯《飛鳥集》的學者鄭振鐸,生於溫州的福建人,泰戈爾的《Stray Birds》1916年才成書,鄭振鐸1920年便翻譯成《飛鳥集》在上海出版,算是相當早的華文譯本。

然而後來國共內戰爆發,鄭振鐸與國民政府立場不同,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全國文協研究部長等要職,是中共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因此他所著作的書籍、翻譯的作品遭台灣當局政府嚴禁,不過《Stray Birds》其他版本的翻譯似乎就沒有問題。

而電影選用的就是當年鄭振鐸的譯作,因為這首詩句,後來也被翻譯為「綠葉戀愛時便成了花。花崇拜時便成了果實。」,其實讀起就有不同的感受,鄭振鐸的翻譯著重在愛與敬拜,而後者則較專注於呈現綠葉、花、果實三者的關聯性。

raw-image

下面那一句也有同樣的狀況,「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原文是:「the roots below the earth claim no rewards for making the branches fruitful.」也被譯作「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不要什麼報酬。」少了「並」與「求」兩個字,看似沒差,但讀起來也有不同的節奏感。

電影之所以會選擇這兩首詩,不會是隨便亂挑的。第一首詩討論了愛與崇拜兩種不同情緒,卻經常被世人所混淆,崇拜不是愛,正如同樹葉也無法成為果實,這首詩反映出女主角方芮欣內心對於愛的誤解,真正的愛不會成為恨,她崇拜老師,但她以為自己愛老師,其實她根本沒有真正了解張老師,只是崇拜與依賴,最後反而害死了他。

第二首詩講樹根與果實,當然很多人都理解這句是在講教育家,講殷老師無私的奉獻,然而我卻覺得不只這樣,老師與學生其實不像是樹根與樹枝,樹根反而像是在講土地、國家、民族,無私的養育著我們卻從來沒有對我們要求過什麼回報,這樣的概念聽起來很像愛國分子,確實沒錯。

其實,當年許多反抗威權政府的知識分子不是不愛國,而是太愛國了,他們其實可以選擇離開台灣、遠走他鄉,然而卻因為希望自己的國家與家鄉可以正常化、自由化、民主化,所以這些菁英決定留下來,用自己的生命和威權拚搏,他們抵抗的並非國家,也不想要推翻國家,他們抵抗的是政權,是為了鞏固權力不擇手段的獨裁者,當權者透過國家機器控制人民,意圖讓知識分子痛恨國家,但真正有罪的不是國家,而是操縱政府的人,樹根沒有要求什麼報酬,但若沒有樹根就沒有我們。

raw-image

談完《漂鳥集》的詩句,接著來讀讀小說。在電影中段,方芮欣從魏仲庭的脖子裡面取出了一本書,那是俄羅斯小說家屠格涅夫的《父與子Ottsy i Deti》,有一說這本書被禁是因為屠格涅夫是蘇聯人,不過,事實上可能同樣是翻譯者的緣故,翻譯《父與子》的是中國重要的現代文學作家巴金,他是五四運動的重要人物,在國共內戰後留在了中國,更擔任中國文聯常委等要職。因此他的書籍、譯作也被國民政府禁止,不過當時台灣很多書商偷偷隱去譯者姓名,或換個譯名照樣在市面上流通。

再談《父與子》這本小說,電影中其實只有一閃而過,藏在《世說新語》的封面裡,屠格涅夫寫於1862年,以保守派的父親與激進份子的兒子間的互動,撰寫世代的鴻溝,同時也對於激進的自由主義與傳統的保守主義作出了深刻的辯證,雖然這部小說距今超過150年,但這樣的情節如今每天仍在台灣各個家庭中上演,不信?你去找個韓粉長輩來對話看看,或許就知道那種感覺了。

而電影選擇《父與子》這部小說作為方芮欣拿給教官的證物,表面上是因為這本書談論許多關於社會主義與左派思想的內容,不過我卻認為更關鍵的意義是「傳遞與溝通」。政治上,左派與右派是光譜的兩個極端,幾乎是水火不容,但我們作為一個人,思想並不是只有政治,父與子雖然政治立場不同,但他們仍是父與子的關係,仍有家人的情誼,而小說之所以成為經典也在於屠格涅夫寫出父子相異與相同。

同樣的,在電影中方芮欣之所以把書拿給白教官,絕對不是因為她認同白教官象徵的權威,也不是因為她擁護將自己的父親帶走的國家政府,更不是因為她認為讀書會是有罪的行為,方芮欣之所以拿書給教官,純粹只是因為錯誤的忌妒殷老師,而這樣忌妒無關乎左派或右派,無關乎政治立場。

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雖然不是出於政治原因,最後卻造成了政治結果,回過頭來看,魏仲庭將《父與子》交給方芮欣是因為他愛學姊,方芮欣把《父與子》交給白教官也是因為她愛老師,可惜最後一切的愛,都成了國家殺死人民的把柄。

raw-image
我們有獸性和惡魔性,但也有著神性。
有利己主義的欲求,但也有愛他主意的欲求。

最後要談的,也是在電影最後才出現的一篇文章,張明輝被槍決前在獄中對魏仲庭出的一道考題,這句話出自日本學者廚川白村的著作《苦悶的象徵》,這其實是一本文藝理論合集,算是論述型的散文,他的結論「文學就是苦悶的象徵」被後代的文人們掛在嘴邊津津樂道,但說實在話,真的有把這本書看完的文青可能就不多了。

《苦悶的象徵》被禁同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為是日本文學,但這其實這樣的論點站不住腳,當時有太多日本文學在市面上了,真正的主因應該也是與譯者有關,譯者為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和前面兩位巴金和鄭振鐸比起來,魯迅應該就有名多了,至少我們都在課本讀過幾篇他的小說,魯迅是中國白話文運動的重要推手,是知名的左派作者,他的作品高舉反封建、反傳統的思想,展現人文與社會的寫實關懷與前衛創新,且雜文批判政府之猛烈,讓他的作品也一度在台灣需要改名才能閱讀。

評論家廚川白村死於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時年僅42歲,《苦悶的象徵》是在他死後集結出版的藝文理論集,大致分為《創作論》與《鑒賞論》兩部分,魯迅曾經留學日本習醫,也是在那段歲月接受到了社會主義的啟蒙棄醫從文,他在1924年就開始翻譯《苦悶的象徵》,更寫了引言與附記補述,可見他對於本書與廚川白村的認同。

電影之所以在最後寫了一段《苦悶的象徵》,當然不只是因為編劇也想抱怨「文學是苦悶的象徵」。要看這篇文章的隱喻,關鍵仍舊在於「我們有獸性和惡魔性,但也有著神性。有利己主義的欲求,但也有愛他主意的欲求。」這句話,其實還有後面一段,「如果稱那一種為生命力,那這一種也確乎是生命力的發現,這樣子,精神和物質、靈和肉、理想和現實之間、有著不絕的不調和,不斷的衝突和糾葛。

而這樣的衝突就造就了張明輝、殷翠涵,造就了讀書會、方芮欣,當然還有造就了魏仲庭的惡夢,張明暉當然知道自己有一天可能會被抓、被槍決,但基於神性與愛他主義,他仍然選擇堅持理想,在靈與肉間的掙扎、選擇了精神更勝於物質,因為這兩者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對張老師而言,他必須選擇不招供而死,因為那是他自己的救贖。不過,對魏仲庭而言,他必須選擇為了活著而招供,因為那是他被賦予的責任。說穿了,這兩個人就是靈與肉的選擇,是惡魔性與神性共存的證據,張老師要告訴魏仲庭和方芮欣,不要自責,沒有完美的人,沒有人從不犯錯,所有人都是在精神與物質兩者掙扎間做出選擇,在理想與現實間尋找生命的縫隙,我們必然有著彼此的欲求,不需要為此而難過。「你是犯了錯,但錯的人不是你。」

以上就是《返校》的文學課,有認為我有錯誤詮釋的地方?還是有沒有講清楚的事情嗎?歡迎留言把您寶貴的意見和問題告訴我,或許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看待這部電影的方法。

下一堂:歷史課:「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昊果-avatar-img
2021/03/02
劉曉波也是可以離開中國的,然而他也選擇了留下戰鬥😖
鹿刻Luk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3
他們先走一步,後面的事,需要後人一步一步繼續走完。
張昊果-avatar-img
2021/02/28
真心期待赤燭的《還願》也能有朝一日被拍成電影,今天是二二八紀念日,敬禮
鹿刻Luke-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1
期待還願
林思妤-avatar-img
2019/10/28
拜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更能理解《返校》的美,謝謝作者的解析。
鹿刻Luke-avatar-img
發文者
2019/12/23
謝謝你的撥冗閱讀:)
avatar-img
鹿刻Luke
211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鹿刻Luke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此首詩意涵著與先夫(早我18年出生/國籍:英國/白人)因東西文化和年齡的差異,愛在我們之間產生矛盾。爭吵中那句輕蔑的語句: You chinese! ,總是使我受傷和困惑。說愛我的和輕蔑我的是同一個人? 由感而發寫下這首詩。
Thumbnail
此首詩意涵著與先夫(早我18年出生/國籍:英國/白人)因東西文化和年齡的差異,愛在我們之間產生矛盾。爭吵中那句輕蔑的語句: You chinese! ,總是使我受傷和困惑。說愛我的和輕蔑我的是同一個人? 由感而發寫下這首詩。
Thumbnail
何謂文學的藝術性?此書有解。
Thumbnail
何謂文學的藝術性?此書有解。
Thumbnail
偶讀邵雍《山村詠懷》,愛其淡雅。又讀鄭板橋《詠雪》,清新有餘韻。二詩皆以數字入詩,試作一首,聊以自娱。
Thumbnail
偶讀邵雍《山村詠懷》,愛其淡雅。又讀鄭板橋《詠雪》,清新有餘韻。二詩皆以數字入詩,試作一首,聊以自娱。
Thumbnail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Thumbnail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Thumbnail
「種籽學苑從一個簡單模糊的構想,一步步走出它的風格和作法,現在它像一顆發了芽的種籽,願意把它成長的痛苦和歡喜,與人分享。」     《種籽手記》/李雅卿女士(種籽學苑創辦人) 層層緜疊的綠色山巒錯落置放,隨著溫煦陽光的指頭前行,繞過蜿蜒柏油和瀑布秘境,沿著南勢溪的身軀逆流直上,依傍溪邊的顯眼建築,很
Thumbnail
「種籽學苑從一個簡單模糊的構想,一步步走出它的風格和作法,現在它像一顆發了芽的種籽,願意把它成長的痛苦和歡喜,與人分享。」     《種籽手記》/李雅卿女士(種籽學苑創辦人) 層層緜疊的綠色山巒錯落置放,隨著溫煦陽光的指頭前行,繞過蜿蜒柏油和瀑布秘境,沿著南勢溪的身軀逆流直上,依傍溪邊的顯眼建築,很
Thumbnail
《詩‧小雅‧蓼莪》(釋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Thumbnail
《詩‧小雅‧蓼莪》(釋義)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 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Thumbnail
會讀這本書,源自於四月偶遇溫州街加羅林魚木,遠看一樹繁花動人,近看朵朵花蕊張牙舞爪,我竟被收服了。 台北市受保護樹木加羅林魚木,樹木編號705,學名Cratevareligiosa Forst.f. 然後呢?沒有了。 於是我開始查
Thumbnail
會讀這本書,源自於四月偶遇溫州街加羅林魚木,遠看一樹繁花動人,近看朵朵花蕊張牙舞爪,我竟被收服了。 台北市受保護樹木加羅林魚木,樹木編號705,學名Cratevareligiosa Forst.f. 然後呢?沒有了。 於是我開始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