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期──地方仕紳

2019/10/2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剪不剪頭髮,這是個問題
  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這之中經歷了各種流行與政策的更迭,也因此我們用始政(1895年-1915年)同化(1915年-1937年)皇民化(1937年-1945年),簡稱為前中後三個時期,跟大家介紹日本時代的服裝穿著。
  日本時代的台灣,是服飾最多元的一個時代,日本人帶來了傳統的和服,洋服也隨著西化政策與商業流通來到台灣。原本已經深耕社會的「台灣服」(清制服裝)更是不離民眾的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三方的文化交融逐漸有了新的風貌。
  日初期,洋風剛被吹進台灣,代表進步的西方文化,也逐漸被位於上流階層的仕紳家族們接觸到,在還沒明定「剪髮」的年代,要不要將過去習慣的辮子剪掉,便成為了他們糾結的難題。
  像是豐原仕紳張麗俊,就曾經提出三點自己不想剪辮的理由:一、 剪髮必須改裝,改裝要花耗衣費頗多;二、 剪髮雖然可以有文明的外殼,但是卻很難因此學好醫學。(雖然小編不知道有什麼關聯);三、 剪髮有適合好看的,也有不適合不好看的,不好看的會被取笑。(這個好中肯啊)
  當然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一點,短髮總感覺要搭配洋服,然而洋服在那個年代並不便宜,因此許多人便折衷剃短了頭髮,戴上西洋的帽子趕赴流行。但在服裝上,仍然穿著他們熟悉的長袍馬褂。
◆地方仕紳穿著
[短髮]
  我們參考了張麗俊先生的一張照片,裡面他剪的是寸頭,因此我們沿用照片裡的樣貌。
張麗俊先生肖像照
[馬褂]
   「褂」是清朝延至日本時代慣穿的台灣服之一,通常被做成圓領對襟,若衣長在腰際間被稱為「短褂」,又被稱為「馬褂」。為了符合短髮,通常仕紳們搭配馬褂有經過一些改裝與剪裁,比原來的寬鬆更來的合身一點,有些模仿洋服的形制,因為既可以省下購買洋服的經費,又不至於被嘲諷為「西人首,華人足」的窘境。
袖口偏窄的馬褂
[長袍]
 
  長袍也是清領時期台灣常穿的服裝之一,在大腿兩側開岔,圓領偏襟加上布扣固定,由於大腿兩側開岔,下方需再搭配腿褲以防走光。
[麥桿帽]
最左上角的「麥桿帽」
  麥桿帽在二十世紀初是中上階級的象徵,隨著日本人引進,台灣服與麥桿帽的搭配,也一時成為風潮。
  除此之外,類似的草編帽也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流行(大約在1911年後的大正時期),而台灣大甲生產藺草和林投纖維做的草帽及紙編帽,1897年到1941年間就賣了六百多萬頂。
◆台灣人的面目
  「用平常的衣服,現了台灣人本來的面目。」(黃旺成,1925)
  隨著時代演進與洋服逐漸流行,但原來的「台灣服」(清制服裝)卻並未離開台灣人的生活,對於仕紳而言更是。一九二零年代,隨著各式文化運動崛起,台灣服逐漸變成一種台灣意識的象徵。
  像是這句出自黃旺成先生日記的話,是他在看完〈台灣民報〉後,不滿日本政府打壓臺灣文化協會的行為,因此他那天便以台灣服代表自己的立場,換掉了本來慣穿的洋服。
  除了黃旺成先生以外,我們熟知的林獻堂也有類似的舉動。身為台灣議會之父,他的意識覺醒的更早,一九一零年代後,雖然林獻堂也有西裝,但更常長袍馬褂出席各式社交場合,像是櫟社詩會、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理事會、畫展等等,在相片中,他往往成為洋服中唯一的台灣服。
正中間那人便是林獻堂
  林獻堂的長袍馬褂,一方面可視為代表台灣(對日本政府爭取自決權益)的意識,另一方面是象徵對漢文化的堅持。林獻堂的臺灣服,可以說非常具有在地性與文化性的象徵特質。
  所以當我們看見短髮搭配長袍馬褂的照片,不見得是攝於1910年代的始政時期,也有可能是在1920年代左右台人意識覺醒的打扮。
  在那個自由有限的年代,利用服裝和溫和的行動,去表達自身的立場,是台灣人少數可以做的事,那在這個民主的時代,知識份子們擔負的責任又是什麼呢?這是我們要共同決定與面對的了。
參考資料:張麗俊先生照片、吳奇浩〈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仕紳之服裝文化〉、吳奇浩〈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高春明《中國古代平民服裝》、蘇旭珺《台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
委託繪師:南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台灣服飾誌
台灣服飾誌
幾個愛好者籌備的台灣服飾誌,述說從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時期到日本時代的服飾故事。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ostume0707/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