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爾又吵架:中國影響力增加,「三角關係」難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印度和尼泊爾「又」吵架啦!

 

尼泊爾總統班達里(Bidhya Devi Bhandari)原訂於5月9日訪問印度,結果卻在5月6日因為尼泊爾政府沒有批准而臨時喊卡,而且就在同一天,尼泊爾召回了尼泊爾駐印度大使烏帕德哈亞(Deep Kumar Upadhyay)。雖然尼泊爾官方所給的理由都是尼泊爾國內安全與政治問題,並聲稱召回大使不影響兩國關係,但尼泊爾的這些動作,媒體多認為是和印度心結難解、雙方關係已再下探低點。

 

之前有固定閱讀我的文章的讀者,對於去年九月尼泊爾頒布新憲法後和印度間的種種不愉快應該並不陌生(這篇這篇)。但是尼泊爾指控印度刻意在邊界禁運,以「非官方封鎖」(unofficial blockade) 造成尼泊爾長達五個月的經濟與能源危機,這個封鎖風波已在今年二月謝幕,尼泊爾總理奧利(K. P. Sharma Oli)也在同月到新德里訪問,現在怎麼又吵架了呢?

 

 

尼泊爾政治內鬥,印度被當藏鏡人

 

這得從五月初尼泊爾國內的逼宮大戲說起。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派(UCPN-Maoist)揚言退出現在的執政聯盟、迫使聯合政府重組,讓總理奧利下台,而一向親近印度的尼泊爾前執政黨尼泊爾國大黨(Nepali Congress)也參與其中,支持毛派推翻奧利政府的行動。好巧不巧,尼泊爾前總理、甫當選國大黨主席的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就在這齣政壇大戲前不久的4月18日,進行了為期一週的訪印之旅,當時他的表面行程是陪同妻子的髖關節置換手術,駐印大使烏帕德哈亞也表示德烏帕沒有預定政治行程,但早就有他與印度高官會面的消息傳出。現在看來,德烏帕的訪印之旅更被認為是先去尋求印度的支持,一如過去尼泊爾各個政權轉換甚至是組閣都得先到印度來拜碼頭一樣,也難怪奧利不開心。

 

raw-image

尼泊爾前總理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左)。Photo Credit: Narendra Modi @Flickr BY SA 2.0


奧利政府當然認為印度在背後使力,要把這個印度不喜歡的政府給換掉。雖然最後奧利在最後一刻和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派達成協議,暫時保住執政寶座,但是這場政治危機並沒有解除。首先奧利承諾,將特赦毛派份子在1996到2006年之間的叛亂罪行,是否能夠實現還是個問號;再來則是之前的憲法危機,奧利也承諾會以憲法修正案,保障與印度血緣相連的馬德西人(Madhesi)的平等權益。但是除了先前的兩項修正案外,至今也未見有更多動作,馬德西人已經揚言要再次在邊界發起抗議,重演先前長達五個月的封鎖,這些都是奧利政權是否能夠穩定的不確定因素。

 

有印度的分析家就批評,奧利不正視馬德西人的訴求,也無法應付國內的政治壓力,卻一再地在國內爆發危機時指責印度,以反印度的言論創造敵視印度的氛圍,用以激化國族主義(Nationalism)。除了先前面臨邊界封鎖危機時揚言要尋求中國的幫助,這次則明裡暗裡的指控印度是這場政治危機的幕後黑手外,還大動作的取消總統訪問並召回駐印度大使,引發「不成熟」、「對印度關係不夠細心」等批評。奧利這般高調且強勢的與印度正面對抗,就印度方面看來,除了無法解除奧利政府的執政危機外,也同時也惹惱了印度。

 

raw-image

尼泊爾總理奧利(K. P. Sharma Oli)。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對於目前尼泊爾和印度外交事務的風波,許多媒體都形容為尼、印關係的崩盤與低潮,但印度南亞研究權威、印度退休外交官穆尼教授(Prof. S. D. Muni)接受我採訪時,倒沒有如此悲觀。他認為,雖然現在尼印關係確實遭遇了挑戰,這次尼泊爾的舉動也顯示兩國確實心有芥蒂,但是綜觀過去雙方關係的起伏,以1960年代和2005年為例,情況也都不比現在更好,但是最後兩國都會有效地處理,因為「尼泊爾不能沒有印度,而印度也不能沒有尼泊爾。」

 

不過,談起印度是否有在國大黨、尼共毛派背後施力,穆尼說:「在奧利政府的危機中,我不認為印度有參與其中,印度或許不希望奧利政府繼續執政,但是印度並沒有行動把他拉下台,但是如果奧利政府因為自身的國內矛盾而垮台,印度也不會不開心。而毛派如果想要把奧利政府拉下來,很顯然的他們會做印度想要他們做的事情。」

 

由此可見,印度即使不作為也算是默默支持,就算印度沒有直接參與,想要推翻奧利政府的政黨及對政府不滿的人士,也都會推敲印度的心態,去製造印度所希望的局面,以取得印度當下與未來的支持。因為,沒有印度支持的尼泊爾政權,幾乎是難以生存下去的。

 

 

避免依賴印度,奧利轉向親近中國

 


相較於先前執政的尼泊爾國大黨親近印度,奧利政府被視為積極擺脫對印度的依賴,自執政後就沒有停止指控印度「霸凌」和「擺老大哥架子」,甚至政策也從親印慢慢地轉向親近中國,自然不討印度的喜歡。

 

中國近年來在南亞地區的勢力擴張,早已不是新鮮事,像尼泊爾這樣的小國,想在中印之間左右逢源也不稀奇。奧利上台後選擇大打「中國牌」,在奧利三月訪問中國時,中尼簽訂了10項合作協議,其中還包括中尼首次合作的貿易轉運協議,奧利力求減低對印度的依賴的意圖相當明顯。而就在尼泊爾取消總統的印度之行並召回駐印度大使的同時,尼泊爾的一份官方資料也顯示,在2014-2015這一年間,中國已超越印度成為尼泊爾最大的援助國。

 

無獨有偶,中國媒體也在5月9日發布〈印度緊張了!中國專家開始幫尼泊爾找石油〉一文,文中表示,根據尼泊爾發出的官方聲明,中國一個六人專家小組已在5月8日在尼泊爾西部Dailekh地區開始礦產、石油與天然氣探勘的研究。這不難讓人聯想到先前尼泊爾在尼印邊界遭到封鎖時,因為能源完全依賴印度而造成的危機壓力。雖然奧利政府原先揚言要改由中國供應三分之一的能源,在他訪華時並沒有看見相關成果,但這次中國協助尼泊爾探勘能源,無論是否真有蘊含豐富資源,對印度來說都是一個警訊,而中國是否也成為奧利政府敢對印度強硬的信心來源,也值得觀察。

 

raw-image

Photo Credit: Lain @Flickr BY NC ND 2.0

 

印度的南亞研究權威穆尼指出,從奧利氣急敗壞地指控印度要推翻他的執政地位,可以看出尼泊爾國內政局確實非常不穩定,或許再過兩三個月又會上演同樣的戲碼。雖然尼印雙方一直以來都形容彼此為「特別而特殊的關係」,但穆尼預估,這次的低潮或許會再持續兩年、三年甚至是五年,在尼印關係不佳之際,中國的影響力也勢必會增加,尼泊爾也會繼續親近中國,當然印度也不樂見這樣的情況。

 

顯然,只要奧利這個印度不怎麼喜歡的總理持續執政,尼泊爾政黨間的紛擾還無法解決,奧利對政權不穩的恐慌焦慮,再加上「中國因素」的拉引,都會讓尼印關係持續面臨更多挑戰。「印度和尼泊爾『又』吵架啦!」肯定是還會再吵很多次的,而在中國影響力增加的情況下,尼泊爾和印度一直強調的「特別與特殊關係」可不是「雙人舞」,而印度、尼泊爾與中國這段拉扯的三角關係,恐怕也難達平衡。

 

延伸閱讀:

印度干涉內政與尼泊爾關係降到冰點

尼泊爾鬧了一個多月的油荒,印度還是不收手經濟制裁

「這是場政治作秀!」尼泊爾與印度拖了五個月的外交僵局落幕

中國尼泊爾簽合作協議,印度:「沒有國家可以複製尼泊爾與印度的特殊關係」

 


編輯:陳大中、蔡宜蒨

封面圖片來源:keso s @Flickr BY NC ND 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度尤的沙龍
42會員
35內容數
<p>「國際新聞」這四個字,一向給人嚴肅而沉重的感覺,也因此讓人敬而遠之,但我自己一直很喜歡國際新聞的原因,在於其中的互動趣味,不只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明爭暗鬥,還有印度國內的大小事件,而我也希望能夠將這樣的「趣味性」帶給大家,用比較輕鬆、詼諧甚至脫口秀的方式,說國際新聞,說這塊南亞次大陸的故事,說印度的那些大小事兒。</p>
印度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6/28
<p>印度很清楚自己的政經實力還不是與中國相等的對手,但印度對於自己正在崛起的政經實力也相當有意識,不會接受自己的利益遭到忽視;至少,要打亂中國的國際佈局,印度還是綽綽有餘。</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5/31
<p>聖牛的概念,原本就只是印度教徒本身的信仰,怎能強行逼迫其他宗教與族群遵守呢?但在印度總理莫迪任內,「聖牛運動」卻在民間與政府雙管齊下,終於出現全國性的法令規定。食物的選擇理當是個人自由,印度政府伸手進入人民的廚房,合法嗎?</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2017/04/21
<p>尼赫魯大學這所在印度具有標誌性意義的菁英學府,以校園內的左派思想文明,在各類社會與政治議題上,往往是首當其衝的發聲者,而這次尼赫魯大學宣布2017-2018年招生名額,大刀一揮直砍83%,也就激起了一波擔心「被滅校」的恐慌。特別是尼赫魯大學去年所爆發的「反國家」風波,讓許多人擔心,政府並不喜歡這麼一個意見不同又攻擊力強的左派大學,因此藉由降低招生名額的手段,間接消除這個不悅耳的聲音。</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8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尼泊爾外長卡德加(Narayan Khadka)在青島舉行會談。8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尼外長一致同意,將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使用對尼援款支持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並將在年內派專家赴尼開展踏勘。
Thumbnail
8月10日,中國外長王毅與尼泊爾外長卡德加(Narayan Khadka)在青島舉行會談。8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尼外長一致同意,將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中方將使用對尼援款支持中尼跨境鐵路可行性研究,並將在年內派專家赴尼開展踏勘。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緬甸軍事政變發生至今一個多月,仍未有落幕的跡象;在印太戰略堀起的國際局勢下,抱著擔心緬甸倒向中國的風險,而僅祭出有限的制裁;另一方面日本藉由長期累積下來的人脈與金脈,也在枱面下與軍方進行交涉。 隨著緬甸軍方鎮壓抗議民眾的手段愈來愈血腥,日本的影響力能否有效發揮,也關係著日本未來在印太戰略下的地位⋯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30年過去了,言猶在耳,中印也已躋身大國之林,但雙邊的現實互動依舊時有齟齬。從1962年的邊境戰爭,到今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對峙,某些心結就像積雪千年的喜馬拉雅山脈,始終在兩國間橫亙。
Thumbnail
中國與印度的衝突,延燒到尼泊爾的政治上,尼泊爾共產黨如果分裂,印度才有機會,讓親印度的國大黨重新執政。
Thumbnail
中國與印度的衝突,延燒到尼泊爾的政治上,尼泊爾共產黨如果分裂,印度才有機會,讓親印度的國大黨重新執政。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中印邊界糾紛是一個典型的,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由於一件微小的衝突,最後卻對世界造成極大影響的案例。儘管衝突的規模不算大,這投在波心小石所激起的漣漪,正在鬆動印度的不結盟傳統更靠近美國,而且正值中國焦頭爛額於美中冷戰之際,時機不能更糟了。
Thumbnail
印度前國安顧問M. K. 納拉亞南(M. K. Narayanan)昨(3)日在CNBC的節目Street Signs Asia上受訪表示,儘管近幾個月中印邊境衝突使兩國關係惡化,但印度若想要經濟進步,就不能完全切割與中國的經濟往來。
Thumbnail
印度前國安顧問M. K. 納拉亞南(M. K. Narayanan)昨(3)日在CNBC的節目Street Signs Asia上受訪表示,儘管近幾個月中印邊境衝突使兩國關係惡化,但印度若想要經濟進步,就不能完全切割與中國的經濟往來。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這是自1967年中印戰爭以來,最嚴重的邊界衝突。」   圖片來源:Diptendu Dutta/AFP/Getty Images 在6月15日晚上,中、印軍隊在雙方仍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發生了嚴重的暴力衝突,至少造成印度20名軍官死亡以及110人輕重傷。 事件過後,印度媒體在國內大肆報導,民間迅速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中印邊界於週一晚間發生致命軍事衝突,這是四十多年來兩大亞洲國家最嚴重的一次衝突。 根據CNN的報導,中印關係的惡化可能使印度更加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靠向同樣與中國交惡的美國、日本與澳洲。 然而選邊站勢必也要付出代價,如果到了不得不撕破臉的時候,倒下的骨牌將會掀起印太地區一連串風波。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Thumbnail
中國一貫在國際社會用錢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說印度會成為未來中國在亞洲最強勁的對手,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幾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錢可以解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