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父母眼中,不管幾歲我們永遠是個孩子,但是,當自己身為父母師長時,我們會不會因為恐懼而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或者因為貪圖方便而阻礙了孩子自行摸索,從錯誤中成長的機會? 小時候常聽父執輩談起,他們在十多歲就要外出工作分担家計,媽媽也常說她們小學沒畢業就要揹著襁褓中的妹妹,一邊幫忙做農事或撿材燒飯。可是現在的孩子到了十多歲時,恐怕還不太會打理自己的書包,仍舊處在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嬰幼兒時期。 是不是時代的因素將孩子的「成熟期」拉長了?想當年黃花七十二烈士在三月二十九日起義失敗時,每個人真的都是年輕得一蹊糊塗!在那個時代,二十來歲就是社會的中堅,得承載許多的使命與責任。若是時間再往前推,當李世民逼著他老爸起義,由他南征北討打下史上輝煌的大唐江山時,他才十七歲;亞歷山大大帝二十歲當上皇帝,完成橫跨歐亞的帝國時不到二十九歲,拿破崙拿下第一個勝仗才26歲;在科學界,愛因斯坦二十多歲就發表完了所有改變整個宇宙觀的六篇論文,甚至在社會思想界,馬克思與恩格斯完成共產黨宣言,改變了數十億人類的生存,也還不到三十歲。 反觀現代,二十多歲三十來歲也許還在學校裡接受教育,為了期中考及基未考的分數在煩憂著。 因此,如何讓孩子懂得負責任,而且能夠突破想像中的限制,發揮潛能,或許是家長要重新思索的課題。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相信每個人都有潛能,也常常以「你有這個潛能」來鼓勵孩子,好像潛能是一種放在口袋裏的東西,你想用就可以拿出來用的東西。 事實上,潛能並不是存在人體內〈像是你學會辨識動植物,你會說英語法語等學得的能力〉,潛能是存在人與人或人與環境之間的一種關係〈就像地心引力,萬有引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一種關係〉,因此,正確來說,並不是我們在使用潛能,而是有外在的人或物或情境,將我們的潛能「呼喚」出來。因此,只有不斷的行動,不斷地與周遭情境互動,才可以呈現出我們所謂的「潛能」,潛能並不能關在房裏獨自一個人修鍊或增強的,潛能要在真實的努力中,才得以浮現。 最近美國最負盛名的媒體,紐約時報新上任的總編輯艾布蘭森在密西根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時,很坦白的提醒那群年輕人:「眼前你們面臨了艱困的就業環境,實在不適合再講些「追隨你的熱情吧」或像賈伯斯二○○五年在史丹佛大學說的,「找到你的所愛」之類的話,畢竟,那個年代跟現在,截然不同。」 的確,在全世界都面臨高學歷的高失業率,甚至發現能找到的工作,並不需要這些學位,當我們面對這些現實的處境時,追求熱情似乎愈來愈困難。 有朋友曾經很感慨地表示,以前專家都不斷提醒我們不要給孩子魚,要給他們釣竿,但是在這個時代,給了釣竿與釣魚的能力好像也還不夠,恐怕還得帶孩子到有魚的地方。 可是在這個高度競爭的時代,每個有魚的地方早就擠滿了人,更麻煩的是,因為時代變遷與典範轉移得太快,魚池隨時會乾涸也隨時會有新的沼澤跑出來,換句話說,五年後十年後,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行業,還有什麼產業存在,沒有人知道,孩子長大後找工作所需要的技術,知識或工具,現在跟本還沒有出現,即便家長再能幹再用心,顯然我們沒辦法教導孩子現在跟本不存在的東西,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面對未來的世界,家長到底可以如何協助孩子? 我比較樂觀,也就是因為未來是不確定且充滿變化的,所以不必太在意孩子現在讀什麼科系,現在的學業成績好或不好,反而我會希望孩子能擁探索世界的熱情以及在自律的習慣中培養耐心與挫折容忍度。 這種熱情不會是來自於想獲得什麼好工作或賺大錢這種太過具體的目標,而是能回應自己的興趣與天賦,同時也覺得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自己能夠有所貢獻的利他行為。 常有人把夢想與目標搞混了,我認為目標是具體可達成的,有預定完成與時間的起始與終點;而夢想是永遠達不到的追尋,有點像是天職與使命,可是一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前,時時刻刻都可以朝它前進,天天都會有新的進展,而且往往當我們想到目標就會有沈重的壓力與挫折,可是我們一提到夢想,眼睛就會發光,充滿了熱情。 大部份的人很會訂目標,但是卻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夢想。小時候父母師長幫我們訂目標,長大後老板也不斷丟出新的目標要我們達成,可是從小到大,很少人教我們如何找到自己這一生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認識許多人從小到大非常努力的把別人給的目標都完成了,但是卻活得很不快樂,整個人生也非常單調乏味,更可憐的人是沒有夢想卻又沒辦法達成目標,那種心情的痛苦與絕望真是難以言喻。 我希望孩子從小懷抱的夢想會是較抽象且利他的,因為抽象所以條條大路通羅馬,因為是利他的,所以一時遭遇到現實的困境與挫折,也比較容易找到不同出路與排解挫折的心情。 而且,每個人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作的事,找到深藏於心中的小小夢想。 著名舞蹈家瑪莎葛蘭姆曾說:「一個人應該成為他這個時代的傳奇。」 傳奇不是大人物才有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傳奇,包括我們的孩子,只要心中有夢想,依尋著這個夢想前進,就能為這個世界增添一些光彩。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