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的形成:楓與槭之分別

2017/1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年秋風一起,各地的旅行社就開始打著賞楓的名義吸引民眾報名參團。的確,平常翠綠的紅葉因為天候變涼而有了五彩斑斕的色彩是很吸引人,全部葉片變成鮮紅色的樹木,更是大家手上相機的焦點。

 

健康的樹葉顏色大多是綠色的,因為要透過葉綠素行光合作用,但是有一些原本長在熱帶雨林底層的灌木,因為欠缺葉綠素吸收不到足夠的光線,所以葉上佈滿了各種色彩的斑紋,這算是一種缺陷障礙;但是以人類眼光來看,卻很特別,透過技術被育種改良、大量栽培,成為受歡迎的景觀植栽。

 

除了基因突變、受到病毒感染,樹葉在溫度、日照或者環境急速改變時,也會出現這種不同顏色的斑點色塊,對葉子來說,是處在不健康的狀態,因為沒有辦法行光合作用,為植物產生能量。

 

健康的植物也會在落葉前變色,大部分植物都會定期更新自己的葉片,但是在葉子脫落前,會盡量將葉子本身的養分吸收回植物本身,不浪費有用的資源,當大量葉綠素被分解回收,原本相對少量的葉黃素跟胡蘿蔔素就顯現出來,這是葉子枯黃的原因。

 

至於紅葉的形成卻又是不同情況。這些樹種因為原本葉中的醣類無法順利回收,當葉綠素被分解完後,這些留下來的醣類影響了花青素的顏色濃淡,也就形成了橘色到深紅的顏色。總之,落葉是根據無法回收的葉黃素、胡蘿蔔素,還有殘留的醣類等等的多寡,而調配出各種色彩。

 

紅葉

 

台灣的紅葉植物出現的時間很長,一則是台灣的海拔高低變化很大,長在不同地區,即使同一種植物面對溫度與季節變化的落差也就很大;另外一個原因是台灣有很多種樹木到冬天都會變色。

 

當然,最出名的紅葉植物就是楓樹了,不管是電影或小說、秋天轉紅的楓葉一直都是文人雅士歌詠的對象,也是浪漫的代表。很多人看到葉子形狀很漂亮的紅葉植物就直嚷著「楓樹楓樹」,但是往往被略知一二的自然愛好者指正:是槭樹不是楓樹,並且會教口訣:「三楓五槭」也就是葉子三裂口的為楓,五裂口像掌指狀的為槭樹,甚至會說,葉子互生為楓,對生的為槭;果實呈球狀的為楓,槭的果實有翅膀……到底究竟是楓還是槭,就像荷花或蓮花一樣,往往讓人迷迷糊糊的。

 

其實以上所說的楓,指的是楓香,屬於金縷梅科,是都市裡常見的行道樹;至於一般人稱的槭,泛指楓科的一些植物,如青楓,台灣掌葉楓,台灣紅榨楓……等等。也就是一般人常見的楓香(常見是因為常用作行道樹)並不是楓科,而楓香之所以被稱為楓香,正是因為它的葉子長得很像楓,而且又有香味。

 

簡單講,我們說的楓,並不是楓,而是楓香。但是麻煩的是,正宗的楓,現在已經被我們稱為槭,為什麼這麼亂呢?原來自古以來,不管是文人雅士或草藥專家,就有很多人把楓香誤認為楓,其實這倒也還好,反正楓科家族被誤加一種非楓科家族的楓香也無妨。麻煩的是,大約二百多年前,有一位日本學者認定中國的楓樹就是楓香之後,居然把楓科裡屬於「Acer」這個屬的幾種植物,(比如青楓、台灣紅榨楓),創造出一個新名詞,叫做「槭」。從此之後日本學者就開始使用槭這個名稱,進而傳入中國與台灣,也開始沿用槭這個用法,這也就是現在很多人楓槭搞不清楚的緣由。

 

不過,管它叫楓還是槭(我們常說的五裂很漂亮會變紅的樹葉,其實大部分是青楓樹,另外比較圓胖點的,是台灣紅榨楓)就像玫瑰不叫玫瑰也不損它的香味一樣,若是因為它的變色與飄落能帶給我們秋天的感懷,就值得將它典藏在回憶中。

 


 

所有圖片來源:PublicDomain

編輯:熊編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