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香功堂主 準備書寫這篇「十大最喜愛電影」文章前,心裡略為忐忑,我明白自己濫情性格,十個名額肯定會讓我傷透腦筋,書寫文章過程,不斷刪減增加推翻原有片單,反反覆覆來回數次。當然,一份片單無法涵蓋一個人全部的愛,但就像《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所說:「要了解一個人只要點開他的音樂清單就能一目了然」,電影選單也是如此,這份片單反映出我對特定類型影片的偏好以及我的性格與信仰,而在挑選片單過程中,不意外地走入回憶裡,看見電影對我的影響;這是我的「最喜愛電影」片單的「其中」十部,希望閱讀文章的你/妳們,也能在這些影片中,找到共鳴的頻率。 要聊「最喜愛的電影」,一定得從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導演的《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聊起,以現在眼光重看《外星人》,特效或許不夠逼真而劇情顯得過度輕盈與樂觀,但《外星人》的美好就在它的純粹,讓年幼的我相信浩瀚銀河宇宙中,必定存在其他高智慧生物,帶著善意與人類進行接觸。這類型影片,年幼孩子總是比成年人早一步發現異生物存在,象徵孩子的心靈仍未被規矩綁死,更能接納生活裡的各種可能性,《外星人》片中的經典場景:外星人施展超能力,讓騎腳踏車的孩子們一一飛躍過城鎮上空,反觀成年人都被束縛在地面上動彈不得,唯有相信夢想才能高飛,呵,也難怪導演後來會拍出《虎克船長》(Hook)。 《外星人》是我的啟蒙電影,它讓我見識到電影的魔力(造夢的偉大),兒時的我,每年總會固定請母親租《外星人》錄影帶回家重溫,既是跟老朋友見面,也是檢測自己是否仍懂得做夢,然而上高中後,我不再堅持一年看一次《外星人》的儀式,那時候的我大概太急著長大吧;儘管如此,當人們問起我最愛/影響我最深的電影是哪一部時,我仍會不加思索地說:《外星人》,一部讓我相信只要用善意對待他人(任何生物),這個世界就會以善意回報我們的動人之作。 提起兒時回憶,我忘不了國小二三年級左右的家族旅行,父親開著車子,母親坐在副座,我和哥哥姐姐坐在後座,當時母親說了個笑話,全家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那時的我看著眼前景象,忽然有股幸福感瞬間湧上,但同時間也升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哀傷,害怕幸福會轉瞬消逝。處在幸福時刻又無法不注意到幸福正逐漸凋零死去的我,自然會愛上探討記憶與消逝幸福的《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王牌冤家》的迷人在於它把回憶折疊貫穿,讓金.凱瑞(Jim Carrey)飾演的 Joel 得以輕易出入不同「時空」,看見愛情最初的美好模樣,也看見愛情如何經歷齟齬與摩擦,變得灰暗且難以忍受。《王牌冤家》用記憶的存廢講愛情的開始與結束,然而影片結局並不悲傷,反在記憶消除後,讓遺忘彼此的 Joel 與女友再次重逢並再次戀上對方,訴說著愛情未曾消失,只是堆積太多塵埃致使我們遺忘愛的感覺(即使沒有忘情診所,我們依然罹患了失憶症),只要輕輕擦拭沾染在愛情上的塵埃,就會看見埋藏在灰塵底下,晶瑩剔透的美麗本質。 喜愛電影如我,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很自然就選擇美國的洛杉磯、蒙大拿和紐約,當時在洛杉磯走了很多經典電影場景,包括這個日後出現在《樂來越愛你》影片中的知名場景。 談起感情,我既保守也傳統,希望另一半可以百分百忠誠,另一方面,又期許自己的心胸可以更寬闊些,不被俗世規矩綁死,愛情裡的背叛,或許不該是絕對且不可原諒之惡。大衛.連(David Lean)導演的《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於 1945 年推出,我直到 2011 年才有機會看到,偉大的電影不會因為年代久遠而失去魅力,反而會越陳越香並持續影響後代的創作者與影迷。 《相見恨晚》是一部每一分秒都緊扣人心的愛情電影,各有家室的 Alec 和 Laura 相遇、相識、相戀,他們的愛情為平淡生活增添活力,卻也如煙花般,瞬間綻放燦爛火花又迅速消逝無蹤。大衛連導演選擇以倒敘法講述這段出軌情事,先讓觀眾看到結果:Alec 和 Laura 在車站旁的咖啡館私會時,巧遇 Laura 友人,友人纏著 Laura 聊個不停,Alec 無奈只能先行離去,離開時,他在 Laura 肩膀上輕輕地碰了一下,影片接著回溯兩人愛情的開端以及如何走向結束,片尾再次重現影片開場,Alec 那看似不經心的動作,便有截然不同的份量與意義。 檢視一部愛情電影成功與否,就看電影落幕時,我們(觀眾)對主角們的疼惜有多深厚又對愛情的無疾而終有多惋惜,只能說《相見恨晚》的結局,深深刺痛了我;多年後,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導演在他的《因為愛你》(Carol)片中,重現《相見恨晚》經典場景,為同樣壓抑的愛情做了小小的連結與致意。 同樣講出軌的愛情故事,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從另一個視角(遭受背叛者)說故事,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偷情,發現情事的周和蘇兩人透過角色扮演,試著理解各自伴侶到底是怎麼走在一起。 《花樣年華》片中,觀眾始終沒有看見出軌丈夫和妻子的臉龐,因為他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慕雲和蘇麗珍在相處過程中,明白愛情的萌芽與開枝散葉往往不在預期中,周慕雲曾對蘇麗珍說:「我一直在想,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現在我明白了,原來很多事情都這樣。我還以為自己沒有什麼,但是開始擔心妳老公幾時會回來,最好不要回來,而我知道這樣想不對。」 原來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也自然而然地結束,出軌或許不在傷害對方,只是因著軟弱、寂寞與慾望,在另一個人身上尋得依賴與慰藉。我深愛著《花樣年華》,因為它對人與事有著寬容,我深愛著《花樣年華》,也因為這是王家衛導演的顛峰,攝影、音樂、 色彩與服裝等,全都美得過火。 《花樣年華》在台灣上映前,電影公司和某電影網站合作,邀請梁朝偉和張曼玉兩位巨星到線上聊天室與影迷互動,網站對影迷發出邀請,只要留言寫下想對張曼玉和梁朝偉提問的問題,就可能受邀擔任梁朝偉或張曼玉的聊天室打字員,我已經忘了當時提出的問題,只記得電影網站通知我贏得與張曼玉和梁朝偉見面的機會,那天傍晚,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還有《阮玲玉》和《春光乍洩》電影原聲帶)前往網站公司,好不容易見到兩位心儀的大明星,緊張到覺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我負責幫張曼玉打字,當時注音打字選字還不太精準,我常會跟不上張曼玉的講話速度,只好想辦法簡化張曼玉的話語,過了一會,張曼玉輕聲細語地對我說:「這個不是我的意思喔,我的意思是......」,被大明星糾正內容有點丟臉,但卻是個很難忘的回憶與經驗啊。 關於人的矛盾與複雜,不能不提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導演的《分居風暴》(A Seperation),這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作品,有著解不開理還亂的人際困境,一件照護意外,讓兩個不同階級的家庭陷入風暴,劇中每個角色都情有可原也都非極惡之徒,可是當人人各自仗著堅持的理而不肯退讓,有理也就成了無理。阿斯哈.法哈蒂導演作品裡的受害者,往往不限於當事人,就連身邊親友都難置身事外。 觀賞《分居風暴》時,我一直覺得事件發展不該毫無轉圜餘地,但映後想了想,如果我是當事人,為能維護自身的利益、名聲及驕傲,或許也會陷入如劇中角色相同的困境,試圖解開人與人之間的結,反而把結打得更加纏繞與難解。溝通的失能與無奈,從現實生活的人際交往,一路蔓延到網際網路,人們說著相同語言,卻遺忘聆聽的重要性。 不同於阿斯哈.法哈蒂導演劇本的層層疊疊,蔡明亮導演的電影,越來越精簡也越來越純粹。第一次接觸蔡明亮作品是高中電影社團播放的《青少年哪吒》,當時看完電影,腦海迴響著大大的「悶」字以及滿滿的疑惑,多年後才又鼓起勇氣觀賞蔡明亮導演的《愛情萬歲》,觀影經驗卻是天差地別,驚喜於他僅用精簡場景和對白,就把城市人的孤寂給說進骨子裡去。 我對《愛情萬歲》片中的空屋場景印象格外深刻,兩男一女,床上床下,看與被看,需求與渴望,全部交錯一起,迸發出既親密又疏離的微妙感受;而電影片尾,楊貴媚在當時仍未完工的大安森林公園的冗長哭戲,將她的寂寞毫無保留、毫無遮掩地哭進每個懂著寂寞的影迷心中。 《愛情萬歲》讓觀眾嚐到寂寞的滋味,茱莉.蝶兒(Julie Delpy)和伊森.霍克(Ethan Hawke)主演的《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則讓人觸碰到愛情最令人著迷甜蜜夢幻的一面。 有人說《愛在黎明破曉時》是文青電影,我卻以為這是一部再好萊塢不過的愛情輕喜劇(只是製作成本不高)。故事敘述年輕男孩傑西(Jesse)在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上認識聰慧女孩席琳(Céline),傑西一時興起邀請席琳同遊異國城市,兩人共同度過美好而難忘的一日,隔日早晨分離時,他們相約半年後再見....。電影落幕,影迷們不約而同地愛上劇中兩位角色,茱莉.蝶兒和伊森.霍克的氣質合拍,站在一起非常賞心悅目,而身兼導演和編劇雙職的理查.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對白寫得幽默生動又自然,儘管劇本毫不繁複,看片過程卻不覺得無聊,反而不斷被傑西和席琳機智詼諧的對話給逗得開懷大笑。 我說《愛在黎明破曉時》是好萊塢式的愛情電影,它讓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成功買了愛情的帳,並有了「想談戀愛」的心情;年輕時候看《愛在黎明破曉時》,傑西和席琳講不完的話題與心靈的絕對契合,成了我心目中理想愛情/戀人典型,只是後來年紀增長,才明白維繫一段愛情關係,不能只依賴一個晚上的熱情(考驗多在熱情褪去後才開始),一如《愛在黎明破曉時》相隔九年後推出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以及再隔一個九年才推出的第三集《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我們(觀眾)陪著傑西與席琳一起長大也一起變得世故,這一系列作品之於我(與本片影迷)的意義,也就越來越不只是一部(套)電影,而是從傑西和席琳的故事看見銀幕外的自己的改變。 學生時代常以去畫室畫畫做為藉口,其實是偷溜至學校附近的二輪戲院美麗華看電影,不到百元就能窩在戲院一整天,相當划算,《末路狂花》、《紅粉聯盟》、《推動搖籃的手》、《麥迪遜之橋》等片,都是在這間戲院裡,看過一遍又一遍;學生時期,永和總共有三家二輪戲院,分別是:福和(蔡明亮導演的《不散》有在這裡取景)、美麗華和永和戲院,這幾家戲院在過去幾年紛紛歇業,現在的永和學生想看便宜電影,只能往台北市跑了。 高中時期的我開始大量觀看電影,當時常以「去畫室畫畫」做為藉口,偷溜到學校附近的二輪戲院看片,《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即是我的二輪戲院重要回憶,它讓我明白一部電影只要拍得夠好,即使是在音響設備簡陋的二輪戲院播映,都會讓人為之著迷。 《末路狂花》敘述兩位中年婦女黛瑪(Thelma)和露薏絲(Louise)相偕出遊,因著一場暴力意外而展開逃亡,她們從原本規矩傳統的家庭主婦,變成行徑大膽火爆的亡命之徒,電影尾聲,被警方逼到大峽谷邊緣的黛瑪和露薏絲,不想回歸束縛的牢籠(監獄或家庭),義無反顧地往前奔去,駕車衝出大峽谷。 《末路狂花》的結局,讓學生時代的我為之震撼不已,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愛改變,或說害怕改變可能造成的傷害(很悲觀啊),而我之所以深愛著《末路狂花》,一來是它悲壯得夠煽情,輕易啟動我的淚水開關,二來是黛瑪和露薏絲毫不猶豫地放膽追求想望人生的行動力與執行力,讓膽怯也懶散的我為之著迷與羨慕啊。 想來,人生旅途上的你我,總是不停地「追逐」,追逐自由、追逐愛情、追逐名利、追逐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等等,「追逐」向來是電影的重要主題,在所有關於「追逐」的電影中,最最打動我心的莫過於今敏導演的《千年女優》。老實說,第一次在戲院看《千年女優》時,只覺得影片敘事混亂,難以體會導演的用心安排。多年後再次觀賞《千年女優》,才懂得欣賞今敏導演強大的場面調度能力,才更能體會電影人物的心情。電影啊,對的時間觀賞很是重要。 《千年女優》敘述知名銀幕女星千代子窮盡一生追逐僅短暫相處一段時間的神祕畫家男子下落,然而千代子真正愛著他嗎?或只是愛著努力追逐著他的自己?他,就像是希望的燈火,引領著千代子前行,她必須追尋並相信有朝一日一定能找到對方,因為燈火(男子/希望)一旦熄滅,她的人生將不再具有意義。 電影即幻象,觀看電影的我們不也像千代子般,走入戲院追逐著幻影,追逐著希望(夢想),並從中獲得安慰與繼續走下去的力量?《千年女優》用電影闡述生命裡的虛幻,又用生命回溯電影的意義,我很喜歡這類「用電影談對電影的愛」的作品,大概因為自己也愛著電影,所以特別能在這類型作品中找到共鳴。 這份片單的最後一部推薦影片,讓我久久無法定案,我想推薦真人與動畫合演的《威探闖通關》(Who Framed Roger Rabbit),因為它的技術高超(真人與動畫共存)、也因為兔子羅傑的妻子潔西卡是個極具魅力的動畫人物,一句:「我不壞,我只是被畫成壞女人的模樣(I'm not bad, I'm just drawn that way)」,既是自嘲也是批判人們對外貌的刻板印象所造成的誤解;也想推薦《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不只重現好萊塢歌舞片風華,更是讓我再次感受到「看電影可以如此單純美好」的愉悅心情;或是蓋瑞.羅斯(Gary Ross)導演的《歡樂谷》(Pleasantville),敘述一對年輕兄妹被吸入黑白電視影集中,因為思想的解放,讓黑白影集有了色彩,利用黑白與色彩講人物心境的成長與變化,非常有巧思啊;或是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新天堂樂園》(Novo Cinema Paradiso),把人生與戲院/電影的起落綁在一起,共振出美好年代已然消逝再也喚不回的慨嘆......(請原諒我的難以割捨,偷偷多推了幾部影片)。 最後,我決定將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導演的《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選入片單,我想所有熱愛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會愛上《開羅紫玫瑰》吧!故事敘述經濟蕭條年代,Cecilia 愛上浪漫冒險電影《開羅紫玫瑰》,她不斷買票進戲院二刷三刷四刷影片,直到劇中主角 Tom 注意到 Cecilia 的存在,Tom 脫離原定情節,轉身對觀眾席上的 Cecilia 說:「嘿,又是妳,妳一定很喜歡這部電影吧?」,Tom 走出銀幕並跟 Cecilia 談了場如夢似幻的愛情,而現實生活中的演員 Gil 為讓自己扮演的虛構角色重回銀幕(沒了男主角,電影當然演不下去),刻意接近 Cecilia 並與她發展戀情,一個是銀幕情人 Tom,一個是現實生活的知名男星 Gil,Cecilia 最後選擇了後者(現實),幻想一旦摻入現實考量,就會喪失原有魔力,傷心的Tom重回到銀幕,繼續他的「演出」,而 Gil 達成目的後也離開了 Cecilia。電影尾聲,Cecilia 再次返回戲院,坐在漆黑觀眾席上,看著亮燦燦的銀幕思念她曾經擁有的如夢似幻的愛人與愛情。 《開羅紫玫瑰》結局看得人唏噓不已,我們或許都跟 Cecilia 一樣,出於現實考量而決定拋棄夢想(因為窮怕了),一步步走向更現實/實際的人生,最後,我們只能一再回到戲院,期待投射在銀幕上的光影,可以挽回(喚醒)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失去的做夢能力。 以下就是我的最喜愛電影「其中十部」影片選單: 10.末路狂花 09.相見恨晚 08.分居風暴 07.愛情萬歲 06.開羅紫玫瑰 05.花樣年華 04.王牌冤家 03.千年女優 02.愛在黎明破曉時 01.外星人 ※ ※ ※ 香功堂主,兒時熱愛漫畫,長大後流連忘返於大銀幕的虛幻世界無法自拔。2006年於PChome開設新聞台《香功堂》經營至今;站台曾獲選PCHome電影達人、入圍華文部落格大賽決選、擔任過金穗獎部落客評審及台北電影節會外賽部落客評審等。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