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最喜歡的10部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一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篇。畢竟太多電影在年末上檔,總希望盡可能都看過。到這個時間點仍有些漏網之魚,未來可以再來談一談。這十部電影有些是20、21年的作品,但在台灣正式上映時間都是2022年。因為都很喜歡,以下就不排名,僅以台灣或串流平台的上映日期為序。

漂浪人生/喬納斯·波赫·拉斯穆森/2022年3月25日

如果可以,我想要待在熟悉的家園,想和所有的家人朋友在一起,出於自由的去旅行和遷徙,有足夠的錢買張舒適的機票,成為合法的公民。但《漂浪人生》的故事,是沒有如果可以。他們被迫離去,逃到一個地方再逃到下一個地方。為了所愛的人,為了活著,他們附上的代價是永不足夠的金錢,轉瞬即逝的青春年歲,深淵般的恐懼和威脅,最終把自己變成一件塞在船底的貨物,抹去過往全部的人生,然後在好不容易能落腳,不再漂泊時,始終懷疑自己擁有幸福和安定的能力。

這是一部動畫紀錄片,描述導演友人和家人從阿富汗逃亡的真實故事。透過主角現在與過去記憶的切換,得以看見讓人窒息和心痛的細節。然而更難受的是,我們知道那不只在阿富汗和過去,直到現在還有無數這樣的故事正在上演。

raw-image

親愛的童伴/瑟琳‧席安瑪/2022年5月13日

每個孩子都想長大,每個大人又都想回到孩子的單純與無憂。但其實孩子們有著比成人更敏銳的心靈,能看見人們未曾言說的憂傷,甚至在我們被這個世界,被自己擊打的遍體鱗傷時,才發現孩子為我們承擔了超過想像的,我們的脆弱,甚至反過來成為照顧者,安慰者。

《親愛的童伴》是導演瑟琳‧席安瑪在《燃燒女子的畫像》之後的作品。女孩遇見了童年時的媽媽,甚至見到已經過世的外婆。這段不尋常的相遇,卻是最尋常的友誼和親情。原來秘密不是刻意隱瞞的事,只是因為沒有人可以訴說。原來童年與長大的距離可以不用那麼遙遠。

在現在電影普遍兩三個鐘頭的片長裡,席安瑪只用了73分鐘的輕巧篇幅,依然給了我們一個動人深刻的故事。

raw-image

嬰兒轉運站/是枝裕和/2022年6月24日

有些孩子在全然的期待中降生,有些則不。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場悲劇人生,他們只是比其他孩子,更早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許多的不得已要掙扎,有許多的困難不是單憑努力就能解決。而如果幸運,在崎嶇的路上,還能有伴,有愛,那跌倒或許就還有再站起來的機會。

這是一部很是枝裕和的作品,看似溫情卻總有犀利的凝視,可以生生的把人剖開,層層展現無數拉扯的心靈。雖然角色和支線太多,感覺部份故事線不夠完整。但作為收養家庭,電影對孩子會遭遇的情況,生母對出養的掙扎,收養人該如何面對孩子原生家庭,仍然呈現的非常真實。

raw-image

分手的決心/朴贊郁/2022年7月15日

相愛的時候通常不知不覺,幾句談話的用詞,幾個交會的眼神,甚至只是在偵訊室吃頓飯,就能夠走進愛情。但分手卻通常伴隨撕心裂肺,勾心算計,有情與無情都要無比的決心才能真正斷捨離。每段關係或許總有那麼些時候,混雜著實意與虛情,只是時間和多少,又如何能夠摸得清?

導演朴贊郁以精密的影像敘事聞名,大至不同段的人物關係,小至壁紙、鱉、口袋、閃爍的光、各種科技設備,都有表意與呼應。案件的偵辦並不高潮迭起,最懸疑的永遠是人心。導演用影像敘事,沒有一幀是無意與浪費。劇中的主角和觀影的你我,都得跳脫出表象,才能看見真相和深意。你也許不一定為片中的愛情打動,卻無法不佩服導演對電影藝術的探索和追求。是今年份量十足的電影。

raw-image

子彈列車/大衛·雷奇/2022年8月3日

故事從撲朔迷離的殺手們展開,在這班子彈列車上,每個人都帶著任務,原以為到站就能下車的人,都被捲入復仇之中。但他們的故事不是在列車上才開始,命運的交織總在人不經意的時候,像一場蝴蝶效應,遠端的振翅就能激起滔天的漣漪,誰都不是置身事外的那一個。要想結束這一連串的錯誤,是該繼續互相殘殺,還是追究惡的源頭?

這是今年我喜歡的片單中少數比較商業的電影,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因為角色繁多,電影一開始有些讓人摸不著頭緒,也有些比較誇張的情節。但愈到後面故事逐漸清晰,每個環節也能一一串起。看似無厘頭的對話,都有耐人尋味的表達,算是懸疑、動作、笑點、深意都兼具的電影。

raw-image

正發生/奧黛麗·迪萬/2022年9月30日

在墮胎尚未合法化的年代,懷孕好似對女人的一種懲罰。你只能接受,然後埋葬原有的理想、前程與青春,進入家庭相夫教子,或是孤身承擔社會對於不檢點女人的冷嘲熱諷。不接受的後果更糟,是眾叛親離,是附上生命代價尋求密醫,若是一息尚存,等在後頭的還有違法可能面臨的牢獄之災。

《正發生》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作者以親身經歷,寫下赤裸扎心的文字。英文片名Happening,不只代表女主角正在發生的一切,也象徵那個風潮四起的60年代,女權、環保、反戰、同志運動,嬉皮、前衛藝術的興起,是所有對固有文化的反叛。電影雖然是個人視角,呈現的卻是整個世代的故事。

raw-image

詭孩/艾斯基‧佛格/2022年10月28日

在人們不曾注意,甚至刻意忽略、擠壓的邊角,有一群孩子,正因為欺凌與壓抑,蓄積了不為人知的力量。起初他們能用意念移動瓶蓋,轉動飛盤,聽見彼此腦內的聲音,他們高興的像發現通往異次元世界的通道,遊戲一般穿梭其中。一個人的能力不夠,集合在一起,就能發揮更遠更大的力量。長久以來說不出口的話,宣洩不了的渴望,終於得到了傾聽和釋放。

但他們終究還是孩子,在善與惡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不假思索的玩笑和暴力,是出自樂趣、慾望、試探與不平衡。英文片名The Innocents更準確的定位了這部電影,沒有人是生來邪惡,一切的詭譎和黑暗,都源自累加的無辜。

導演艾斯基‧佛格,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爛的人》編劇之一,《詭孩》是他的第二部長片,透過極具創意的發想,建構出與以往超能力電影截然不同的力量來源,也展現了弱勢孩子豐富波瀾的腦內宇宙。

raw-image

哈勇家/陳潔瑤/2022年11月11日

海拔1200公尺的宜蘭山區,大雪降下宛如神現,烤火房的煙,與霧雲交織,好似一片魔幻的場景。他們是世代居住在此的泰雅族人,在山林誕生和長成。但傳統文化的消逝是那樣急又快,口簧琴和石板屋技藝無人雕琢,選舉鄉長取代頭目領導,地政分割了固有田產,年輕人遠渡海外,幫助家計得依靠從軍,象徵古老精神的GaGa也幾乎只存留在耆老的耳提面命中。

但《哈勇家》並不是一部消極悲傷的電影。消逝與存留,死亡與新生,在電影中淡的像一幅與你我無異的日常,不悲也不喜。它其實可以控訴更多,關於社會、政治和族群,但它捨棄了悲愴的受害者視角,把爭執和衝突落到了家庭,好像那只是生活,不是一台戲。他們只是再平凡不過的人,沒有那麼多意識形態和鬥爭算計。真要說有什麼不同,是原住民特有的樂觀、幽默、凝聚力和生命力,彷彿失去的再多,都仍能找到融合與新生的希望。

raw-image

中有,部分真實的偽記事/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2022年12月16日

中有,源自藏文Brado,又稱中陰。意指死亡之後到進入下一次生命的過渡期,類似靈魂的中介存在。是而本片有許多奇幻的場景,像是穿梭在夢境、想像與現實之間,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交織在一起。初看會覺得影片不那麼易懂,其實都扣著相同的提問:意義。我所做的事,我來自哪裡,短暫的生命,這個世界,究竟有沒有意義。

「我到處去尋求看不起我的人的認可。......但是一旦我得到了,又會厭惡它。然後因為曾經想要得到它而感到羞愧。」如此矛盾的心境,貫穿了整部電影。

作為定居美國的墨西哥移民,對於故鄉的愛恨,兩國不平等的歷史,身分的認同,都有難以解開的結。導演伊納利圖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忠實呈現了拉扯的心緒。「老實說我無法理解我的國家,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愛它。」這個國家也可以代換為世界、家人和自己。這是身處兩種生命狀態之間,兩個國家之間,在遼闊無垠的荒沙之上,主角的獨白,也是最深刻的和解。

raw-image

世界上最爛的人/尤沃金‧提爾/2022年2月18日

《世界上最爛的人》以上映時間來說,應該放在最前面,但因為先前寫過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這部作品,所以就決定放到最後再談了。有興趣的格友們歡迎多多點閱,連結在這兒:《世界上最爛的人》如果人生是無止境的問號,你是否還願意勇敢前進?|方格子 vocus

近來愈來愈喜歡帶點魔幻色彩的寫實電影,大概是太需要想像力為貧乏的生活添色,也可能是唯有透過想像力,才足以把那些複雜的,難以言說的感受,更具象精準地傳達,而不至於太過沉重。這部由丹麥導演尤沃金‧提爾執導的《世界上最爛的人》,是他奧斯陸三部曲的終章。雖然私心希望女主角不用拋下什麼,也能夠兩全其美,但或許人生就是無論多麼小心翼翼,還是會在有意無意中,成為某些人的傷害,並且在某些時刻覺得自己爛得透頂。儘管女主角和你我的經歷不盡相同,但在導演細膩描繪的迷惘和尋索之中,相信仍然能夠得到這個世代,超越性別的共鳴。

raw-image

這些是2022年我最喜歡的十部電影,當然還有很多好電影沒有排進去,像2019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的《野馬分鬃》,婁燁的《于堇:蘭心大劇院》,都是很好的作品,也遲至22年才在台灣上映。

如果這十部電影也是你的喜好,或有其他推薦分享的好片,都歡迎留言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倚的沙龍
61會員
57內容數
林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4/28
趁著復活節檔期上映的《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改編自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聽狄更斯講耶穌》,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認識耶穌,他用質樸的語言、平易近人的文字,寫下耶穌生平故事書。所以《萬王之王》也是由一個父親和孩子講故事的方式開始。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3/14
遲至今年才看了《聽海湧》,想起好久以前看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曾經以為識得的自己,兜兜轉轉,兢兢業業了大半生,才意識到過去的種種,時間、心神、情感,竟無一不是錯付,此後必然迎向瓦解,碎裂,成為虛無抑或成為癲狂,此外大概難有其他。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2025/01/05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年度榜單時刻又來了,以下將會分享我選出今年的 11 部必看電影,編號只是序號,沒有名次優劣之分,今年有這 11 部就能心滿意足迎接明年了....
Thumbnail
年度榜單時刻又來了,以下將會分享我選出今年的 11 部必看電影,編號只是序號,沒有名次優劣之分,今年有這 11 部就能心滿意足迎接明年了....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並非排名) (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以下為觀影次序並非排名) (有個人獨斷感受還請慎入)
Thumbnail
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一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篇。這十部電影有些是20、21年的作品,但在台灣正式上映時間都是2022年。因為都很喜歡,以下就不排名,僅以台灣或串流平台的上映日期為序。
Thumbnail
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一個月,才有辦法寫出這篇。這十部電影有些是20、21年的作品,但在台灣正式上映時間都是2022年。因為都很喜歡,以下就不排名,僅以台灣或串流平台的上映日期為序。
Thumbnail
2022看了128部電影,特別挑了10部作為推薦
Thumbnail
2022看了128部電影,特別挑了10部作為推薦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藝術就是一種半成品,往往得被觀看、理解、詮釋,甚至竄改,才有辦法活出姿態。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別,同樣必須結合觀影這一個動作,才稱得上完滿落幕。以下介紹2022年多部精選作品、年度單元:戰爭就在眼前、年度失望之作、年度反指標!
Thumbnail
許多人會說,藝術就是一種半成品,往往得被觀看、理解、詮釋,甚至竄改,才有辦法活出姿態。電影,作為一種藝術類別,同樣必須結合觀影這一個動作,才稱得上完滿落幕。以下介紹2022年多部精選作品、年度單元:戰爭就在眼前、年度失望之作、年度反指標!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許多大片延續到此時上映,雖然年中有一陣子鬧片荒,但回首2022還是有許多佳作!硬擠出10部屬性均不太一樣的電影,但其實還有不少可看的。觀影就主觀意識,若有想法不同也屬正常囉。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許多大片延續到此時上映,雖然年中有一陣子鬧片荒,但回首2022還是有許多佳作!硬擠出10部屬性均不太一樣的電影,但其實還有不少可看的。觀影就主觀意識,若有想法不同也屬正常囉。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最喜歡、刻畫在心裡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我不是一個看過很多電影的人、更稱不上專業的影評,但我認為所有電影、影集都是給普通人看的,就像你我,透過電影看到更多不同視角的價值觀。 所以以下為各位帶來的,是我這個普通人對一些近期被我加進人生必看清單的電影、影集的想法。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一定都有自己最喜歡、刻畫在心裡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我不是一個看過很多電影的人、更稱不上專業的影評,但我認為所有電影、影集都是給普通人看的,就像你我,透過電影看到更多不同視角的價值觀。 所以以下為各位帶來的,是我這個普通人對一些近期被我加進人生必看清單的電影、影集的想法。
Thumbnail
腦海想到提到2018年,我會想起那些電影?這些電影之中,又有哪些是我覺得在某些部分,是值得我再去回想、再去感受一次的?不管是來自劇情、電影、議題、技法、明星…等,所以我選了下面15部電影。
Thumbnail
腦海想到提到2018年,我會想起那些電影?這些電影之中,又有哪些是我覺得在某些部分,是值得我再去回想、再去感受一次的?不管是來自劇情、電影、議題、技法、明星…等,所以我選了下面15部電影。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2019.09.06 上映新片推薦:《致親愛的孤獨者》、《洛瑞與火柴男人》、《匿名的畫作》
Thumbnail
2019.09.06 上映新片推薦:《致親愛的孤獨者》、《洛瑞與火柴男人》、《匿名的畫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