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養成塾】正視日本,你要做個「皇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灣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自稱「皇民」。

這或許是對於在四十歲以上朋友過去所受的教育中,對於日本不當評價的一種反抗心理。正如我過去常常提起的,像我們這種年紀在教科書裏所學的都是日本如何荼毒我們「中華民族」,然後抗日義士羅福星又是多麼地偉大,八年抗戰裏日本鬼子對我們作了怎樣怎樣僥倖失德的事情這樣。可是回到家裏大人們又開始誇耀自己上次去日本買了什麼超棒超帥氣的產品,然後我們再繼續鬼混不趕快去錄影帶出租店的話最新的《北斗神拳》《聖鬥士星矢》就要被別人借走了。

「皇民」的系譜

明明我們也沒經歷過日本時代,怎麼莫名其妙搞得自己對日本充滿了複雜的感情這樣。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終於可以好好面對一下自己這種複雜的感情了。當然,還是很多人脫離不了過去教育的束縛,明明有時間就愛去日本旅遊買東西還不忘稱讚人家道路好平街景好漂亮,可是只要講到跟日本有關的事務、尤其是政治事務就開始日本鬼子啦倭奴啦慰安婦啦軍國主義啦發神經發個沒有完。

有時候看到這樣的朋友都覺得人生幹嘛這麼累。

「皇民」這個詞也是一樣。的確,在太平洋戰爭的末期在台灣真的有皇民化運動。但是「皇民」從來就不是一個曾經存在過的專有名詞,真正在軍國主義時代時,台灣和日本內地的人民都叫「帝國臣民」或「皇國臣民」

raw-image

1937年朝鮮總督府頒訂的「皇國臣民之誓詞」。總之,雖然「皇民化」可說是「皇國臣民化」的簡稱,但不會直接把人稱之為「皇民」。Photo source: 나무위키

是的,內地。這個名字是殖民帝國在用的詞。既然大家現在都內地、內地個沒有完也沒有人多說什麼,那麼我們用一下這個從不存在的專有名詞「皇民」不知道為什麼就得被罵成那樣。現在出現的許多自稱皇民,其實就像過去爸媽不給買玩具的小朋友們長大瘋狂收集玩具一樣,根本是對過去壓抑的一種反動而已,又沒有幾個人是真心想當日本人──而且人家日本也沒有欠你啊。

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台灣都曾被日本統治五十年。這五十年間的歷史,在我們受教育的年代極少被正面檢視也是事實。所以,就讓我們好好來看清楚日本這個國家的全貌,不管是正經八百的文史知識,或是不正經的白爛次文化搞笑日本。無論好壞,讓我們心平氣和的凝視這個國家,並且了解他。不要再讓日本像我們的該逼(台語漢字骱邊,台羅kái-pinn)一樣,平常一堆人嫌它噁心嫌它沒水準,可是又三不五時抓一下就好過癮好療癒這樣。

所以,這個皇民養成塾當然不是什麼政治團體,也不是什麼日本最高(さいこう)集體歌頌團。「養成」是真的,「皇民」不過是對上述扭曲心態的一種反諷和虛無主義式嘲笑而已。這個私塾要養成的,是在輕鬆愉快的前提下培養對日本這個國家的正確認識,讓我們在日本相關資訊排山倒海襲來的年代裏,能夠真正掌握這個對我們而言關係密切、又好像一知半解的東洋島國。

皇民是不是就要成為文史控?

當然沒這回事。

的確就像剛才說的,如果要了解台灣近代史,跳過日本時代絕對是不健康也不完整的。而現今風起雲湧的台灣日本時代文史風潮,好像也常給人「不懂日本時代就不懂台灣、不懂日本的印象」。

可是日本就像台灣一樣是個有機體,五十年前的大日本帝國和現代的日本國,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生物」了。

當然,日本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一定有一些潛藏於其底蘊的不變元素。這些元素也會是我們將來討論的主題之一。但是戰國時代的日本、江戶時代的日本、明治時代的日本和現代日本,不要說是政治體系了,連日本人的「國民性」其實都不太一樣。我們對日本人的守法、有禮印象其實大多培養自江戶時代的階級社會背景,戰國時代的日本人可是凶得很而且又大開大闔,動不動就要「大明打入」(唐入り)的。而明治時代領導者們的冷靜和實際,如果比較起昭和時代軍部的狂信和精神勝利法,你根本會覺得他們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raw-image

要實踐「入唐」,首先就是征服朝鮮……於是造成歷史上的文禄・慶長之役(萬曆朝鮮之役、壬辰倭亂)。月岡芳年畫作〈朝鮮征伐大評定ノ図〉,太閤豐臣秀吉與謀臣武將進行評定。

但是日本還是有一脈相傳的東西。比方說對於清淨和靜寂的崇拜,或是對於職工專業的尊敬。

所以這個計劃雖然號稱「皇民」,但絕不會一面倒地日本好棒棒。日本的確是有好的一面而且還不少,但是日本社會對於與眾不同者的排擠、終身雇用神話崩解後社會主力對於將來的茫然,甚至是全球化導致日本優勢不再後整個國家至今仍未結束的摸索,這些事實都提醒著我們日本絕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黃金鄉。過去那個全國勵精圖治、只為了壓制中國、抵抗俄羅斯而幾乎付出全力,也在同時間拿下台灣這個殖民地的年輕帝國,也已經不是現在這個進入先進國家之林,卻也避免不了眾多問題的制度疲勞東洋大國了。不過,講了這麼多困難的問題,其實大家只要問自己一句話就好。

你喜歡日本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們就可以一同享受理解日本的樂趣了。雖然礙於大學教員的身分,平常出書或是在專欄寫稿還是要考慮到一點教育性和學術性,但是真正的學習永遠是不拘形式的。應該說,越是輕鬆越是不正經的方式,往往可以學到更多的收獲。平常大家上課上班已經夠累了,何必再增加自己休閒時的負擔,看個文章還得正襟危坐好像在準備高普考一樣。皇民養成塾的成立,就是我想要輕鬆漫談日本的知性娛樂招待所。在這個招待所裏,我們百無禁忌,無所不談。而在歡談的過程中,我們除了體會到日本文化的奧義外,更可以接觸到許多五花八門的日本雜學。

日本黑道,我們談。

日本動漫次文化,我們談。

日本遊戲和社會問題,我們談。

日本傳統文化和政經萬象,我們談。

但是我還是會封鎖刻意來找碴靠北的傢伙,以維持我「台灣封鎖名單最長作家」的威名。

你是皇民,但你更是台灣人

不要再看到日本就自己矮一截了。

沒錯,有許多地方我們真的沒辦法跟人家比,但是那是整個國家的整體表現又跟你沒有關係。所以當你要學習作為「皇民」的愉快過程中,千萬記得你再怎麼都是一個台灣人,是一個相對於日本文化外的觀察者。雖然日後你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可能更勝一般日本人,也可能因為這樣會贏得更多日本友人的尊敬,但這一切都構築於你是個「優雅的台灣人」這個前提上。沒有人會看得起對自己國家一廂情願哈腰奉承的所謂「朋友」。皇民養成塾的內容包羅萬象,但沒有教你怎麼樣成為一個日本人或是東京人或是京都人。因為以我的認識要達到上述目的除了人生砍掉重練外別無他法。

日本是一個美麗的複合體,所以值得我們花時間去理解它。而這也是一種浪漫的浪費時間方式。所以,跟著我一起推開日本研究的大門,進入這個以娛樂為目的、以增加人文素養為副作用的皇民養成塾吧。因為門背後的炫麗風景絕對值得你踏進這個約束之地。

我是皇民養成塾塾長蔡亦竹。

raw-image

插畫:鄭景文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亦竹的沙龍
139會員
27內容數
<p>我是蔡亦竹,將在此發表最百無禁忌的日本文化評論,也會將視線回歸台灣,挖掘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文化故事,並以集結成冊為目標,打造讓台灣驕傲的文化結晶,創造真正平等的「台日友好」。</p>
蔡亦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1/24
由於今年我被國家徵召,去做台日交流的業務,所以網路寫作計劃必須暫停,我會將未履行承諾的款項退還給讀者們。未來有機會,盼望繼續完成《陽炎時代》小說的寫作,也希望在更多有趣的活動中和大家相會。
Thumbnail
2019/01/24
由於今年我被國家徵召,去做台日交流的業務,所以網路寫作計劃必須暫停,我會將未履行承諾的款項退還給讀者們。未來有機會,盼望繼續完成《陽炎時代》小說的寫作,也希望在更多有趣的活動中和大家相會。
Thumbnail
2018/11/08
在台灣,漫畫主角前田慶次也是許多人初次認識日本武士的經典人物。不過現在以我在大學日文系教書的身分來看這部打開自己日本文化世界的作品,作為日本戰國世界的入門,《花之慶次》還真的是把利弊兼具的雙面刃。
Thumbnail
2018/11/08
在台灣,漫畫主角前田慶次也是許多人初次認識日本武士的經典人物。不過現在以我在大學日文系教書的身分來看這部打開自己日本文化世界的作品,作為日本戰國世界的入門,《花之慶次》還真的是把利弊兼具的雙面刃。
Thumbnail
2018/11/07
古田點起一根煙——自從三十年前回到母校教書,從來沒人看過「甜蜜古田」抽煙的樣子,也不知道他會抽煙。更不會有人想像古田會在全面禁煙的校園裏,在自己的研究室就點起煙來。久違三十年的擊喉感,讓古田吸進第一口煙就咳了起來。辦公桌上放著剛才拿到、已經開封的來自中華民國總統府,和「張才堯」寄來的兩封信。
Thumbnail
2018/11/07
古田點起一根煙——自從三十年前回到母校教書,從來沒人看過「甜蜜古田」抽煙的樣子,也不知道他會抽煙。更不會有人想像古田會在全面禁煙的校園裏,在自己的研究室就點起煙來。久違三十年的擊喉感,讓古田吸進第一口煙就咳了起來。辦公桌上放著剛才拿到、已經開封的來自中華民國總統府,和「張才堯」寄來的兩封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國族認同,或許是台灣人終其一生必須面對的議題。除了種族多元(原住民、閩客族群、國民政府遺族與新移民),不同殖民體制所帶來的影響,也讓台灣島上的族群認同,顯得更加複雜且多元。因為疫情間的互助合作,讓許多國家開始看見台灣,但同時也代表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似乎也成為了一個不能再繼續含糊帶過的議題。
Thumbnail
國族認同,或許是台灣人終其一生必須面對的議題。除了種族多元(原住民、閩客族群、國民政府遺族與新移民),不同殖民體制所帶來的影響,也讓台灣島上的族群認同,顯得更加複雜且多元。因為疫情間的互助合作,讓許多國家開始看見台灣,但同時也代表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似乎也成為了一個不能再繼續含糊帶過的議題。
Thumbnail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台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八重山的台灣人》 
Thumbnail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台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八重山的台灣人》 
Thumbnail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Thumbnail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為什麼駐海外的台灣人都特別喜歡挑起台灣議題?不是因為我們自認知識宏闊,而是因為在異地生存的每一刻,都會有各種人、各種事件、用各種方法在提醒你,應該要認得自己到底是誰。
Thumbnail
《菊花與劍》成書於二戰末期,是美國政府為了解日本而邀請人類學家潘乃德所著。由於日本是敵國,作者無法親身研究當地風土人情,一手資料只能取自美國日僑;加上作者不諳日語,運用了不少英語作者論述日本的資料,作品如同三次創作。在此情勢之下,時至今日,仍有人引用此書來解讀日本人性,不免令人擔心。 《菊花與劍》
Thumbnail
《菊花與劍》成書於二戰末期,是美國政府為了解日本而邀請人類學家潘乃德所著。由於日本是敵國,作者無法親身研究當地風土人情,一手資料只能取自美國日僑;加上作者不諳日語,運用了不少英語作者論述日本的資料,作品如同三次創作。在此情勢之下,時至今日,仍有人引用此書來解讀日本人性,不免令人擔心。 《菊花與劍》
Thumbnail
「陽炎」是日文裏因為高溫而出現的海市蜃樓之意,對我而言,那個全台灣都像得了熱病的華麗時代,沒有比這個詞更合適的形容了。
Thumbnail
「陽炎」是日文裏因為高溫而出現的海市蜃樓之意,對我而言,那個全台灣都像得了熱病的華麗時代,沒有比這個詞更合適的形容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