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海的彼端,八重山的台灣人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台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八重山的台灣人》
不可否認,會推薦這部紀錄片與這本書,是基於我個人對沖繩的偏好。
然而,從最初只是因為「這與沖繩有關」而觀影、閱讀,過程中卻逐漸轉變、昇華為「對自我認同的省思」。
先簡單說明過去一百多年來,生活在沖繩的台灣人所經歷的三個階段:
  1. 日治時期:1895年馬關條約中,台灣割讓給日本成為殖民地。
    自此台灣與沖繩同為日本帝國的一份子,兩地居民可以自由往返,不論是工作、生活、旅行都不受限制。
  2. 二戰結束: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歸還給中華民國,國際共識為「原日本殖民地之人民恢復為原國籍」(包括台灣、韓國皆是如此)。
    問題是,在沖繩生活多年、已經有自己土地與事業的台灣人,以及根本就在沖繩出生、只會說日語的第二代台灣人,難道就只能放棄一切回到台灣?
    若要成為日本人,依照日本法規必須放棄原本國籍(不允許雙重國籍)。然而,台灣政府基於徵兵制、反攻大陸、保衛國家等理由,根本不可能核發「脫離國籍證明」。
    也因此,這些滯留於沖繩的台灣人就成為「無國籍者」暨「外國人」,無法享有日本國民的福利與保障。
  3. 退出聯合國: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受到國際社會孤立。
    中華民國政府擔心世界各國會把旅居海外的台灣人,國籍由「中華民國」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導致中華民國會失去海外華僑的支持進而影響國力,便開始許可旅外台灣人取得第三國國籍,希望能減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影響力。
    旅居沖繩的台灣人們,因而得以取得脫離國籍證明,順利入籍日本。
而且,以上這些都還只是來自「政治」層面的影響,還沒談到在沖繩生活所遭遇的歧視(即使當年台灣人和沖繩人理論上都是日本皇民、地位應該相同)、自我認同(究竟自己算是台灣人還是日本人)、人生規劃(留在沖繩?到日本本島發展?回到台灣重新開始?)等現實問題。

《八重山的台灣人》一書,作者松田良孝先生身為石垣島《八重山每日新聞》記者,在採訪許多生活在沖繩的台灣人之後,把這段歷史娓娓道來著成本書,並附上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因而獲得第25屆沖繩時報出版文學獎。
可惜本書在台灣已經絕版,只能透過二手市場搜尋或圖書館借閱。

至於《海的彼端》(After Spring, the Tamaki Family...)這部電影,則是台灣旅日導演黃胤毓執導,入圍2016台北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與2016韓國DMZ國際記錄片電影節「亞洲競賽單元」,2016年9月30日在台上映。
這是導演以「八重山台灣人」為主題,費時超過10年所製作的「狂山之海」紀錄片首部曲。第二部曲《綠色牢籠》於2021年5月上檔,第三部曲《兩方世界》預計2024年上檔。
電影記錄了石垣島上台灣人家族「玉木」一家的故事。
從1947年為了逃離白色恐怖,年僅19歲的王玉花與丈夫同赴石垣島開創新生活,1972年丈夫王木永過勞早逝,留下四女三子由王玉花一人獨力撫養。
歷經當地人排華、台灣退出聯合國、淪落為無國籍身份飽受排擠,為了子女的將來,選擇改名換姓為「玉木玉代」入籍日本,至今開枝散葉成為石垣島最大的台灣人家族(4女3子、27名孫子、40名曾孫,家族超過百人)。
雖然乍看之下劇情有些緩慢、沈悶,但如果能對前述歷史有初步瞭解,必定能從中得到很多體會。DVD分為「院線映演版」以及「導演私藏版」,片長分別是131分以及160分。時間許可的話,強烈建議觀賞後者「完整版」,會帶給你更深入的了解與感動!
再回到我自己。
必須坦承,我向來不是個「愛國」的人。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甚至覺得「最好全世界都不要有國家、國界之分」。這和過去十多年來頻繁出國、認識當地朋友、以及大量接觸身心靈書籍,應該都脫不了關係。
15年前很喜歡夏威夷,買了好幾本「如何準備移居夏威夷」的原文書籍。10年前愛上冰島,曾經詢問冰島朋友能否割愛房屋,讓我移居冰島。前兩年甚至已經辦好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完成諸多前置作業,準備移居沖繩長住。
雖然後來因為疫情等因素選擇放棄計畫,但是在「心理」上其實已經把「移居」這件大事走過一回。不論是對新環境的憧憬與期待,對新生活的不安與惶恐,對離開故土的失落,對遠離親友的遺憾,我都如洗三溫暖般體驗過一輪(註)。
而影片中及書中這些台灣人,卻都是紮紮實實前往沖繩,而且是在那個出國花費與方便性都很不「親民」的年代。其中有幾位,甚至因為二次世界大戰與228事件而來回台灣、沖繩好幾次。
如同《八重山的台灣人》譯者所述:近百多年來,台灣和沖繩的命運同樣充滿了歷史悲情。對日本而言,台沖宛如一對卑微的童養媳和養女,前者是在中日甲午戰爭結束、馬關條約簽訂後,成為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1895年),後者是在日本併吞琉球王國(1429-1879年)、強行廢藩置縣後,成為明治國家境內的一個地方縣。
數十年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就不用我多做解釋了,而沖繩與美國(以及日本政府)之間的關係,也由於「美軍基地」問題而持續處於緊張狀態。紀錄片中雖然只是約略觸及這個敏感的議題,但對於身處其中的「人民」而言,這卻是個既切身又困難的問題。
在國際局勢變動、國家實力消長的過程中,「個人」其實是很卑微、很無力的。究竟應該抱持怎麼樣的心態過日子、甚至活下去?應該優先顧好自己與家人?投身自己所認定的理想與目標,甚至犧牲也在所不惜?
或許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有更多人則是從不曾思考過這些問題。但是在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動盪不安的此時,我認為這是每個台灣人都必須思考,並且決定自己如何回應這些問題,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無悔的答案。
註:關於這段經歷,紀錄於「我是精神科男醫師,我產後憂鬱── 一個亞斯老爸的沖繩療癒之旅」這本電子書中,簡稱「療癒沖繩」,目前持續連載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9會員
95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因為有無數的星光,夜空才會閃耀動人,我希望每一道光芒,都有照亮黑暗的力量。無需較勁成為第一名,只要彼此認同與尊重。 這是「飛翔吧!崎玉」這部電影中,男主角所說的一句台詞。 以下這段話,則是來自「成功的反思」這本暢銷書中,作者邁可.桑德爾
這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2019年4月21日在金馬奇幻影展首映。全球票房慘不忍睹,只有2.174萬美元,60萬台幣左右。台灣只上映2週,票房不到12萬台幣,觀影人次560。我很懷疑有沒有其他片子的票房比它還低?
「我們人都會死,就像音樂一樣會瞬間消失。但如果能和誰有共鳴的話,瞬間就能變成永恆。」 雖然我對舞台劇並沒有深入研究,但我認為舞台劇也適用這段話。這也是什麼雖然沒有太多機會欣賞舞台劇,每次卻都能帶給我強烈的震撼與滿滿的感觸。而且,往往不是「劇情」本身所帶來的衝擊,而是來自現場的情境與周遭的氛圍。
目前你還放不下的「責任」,與你的「人生使命」是否一致? 這個問題又會衍生出好幾個問題:你認清自己的人生使命了嗎(你幾歲了?)?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與人生使命並不一致,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正好與人生使命一致,你又會怎麼期待、看待你最終的人生結局?
因為有無數的星光,夜空才會閃耀動人,我希望每一道光芒,都有照亮黑暗的力量。無需較勁成為第一名,只要彼此認同與尊重。 這是「飛翔吧!崎玉」這部電影中,男主角所說的一句台詞。 以下這段話,則是來自「成功的反思」這本暢銷書中,作者邁可.桑德爾
這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法國電影,2019年4月21日在金馬奇幻影展首映。全球票房慘不忍睹,只有2.174萬美元,60萬台幣左右。台灣只上映2週,票房不到12萬台幣,觀影人次560。我很懷疑有沒有其他片子的票房比它還低?
「我們人都會死,就像音樂一樣會瞬間消失。但如果能和誰有共鳴的話,瞬間就能變成永恆。」 雖然我對舞台劇並沒有深入研究,但我認為舞台劇也適用這段話。這也是什麼雖然沒有太多機會欣賞舞台劇,每次卻都能帶給我強烈的震撼與滿滿的感觸。而且,往往不是「劇情」本身所帶來的衝擊,而是來自現場的情境與周遭的氛圍。
目前你還放不下的「責任」,與你的「人生使命」是否一致? 這個問題又會衍生出好幾個問題:你認清自己的人生使命了嗎(你幾歲了?)?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與人生使命並不一致,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正好與人生使命一致,你又會怎麼期待、看待你最終的人生結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Thumbnail
臺灣人,是指在臺灣由多個移民族群與原住民族群所構成的族群,首先是最先居住在臺灣的原住民、接著於17世紀左右遷徙的漢族的閩南與客家移民、最後於1945年以後遷徙的外省移民,另外還有在往後不同年代的新住民。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