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化廢除後:「剩女」是偽命題,「剩男」才是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台灣,25-35歲之間的女性,一般習慣稱「輕熟女」,而35-45歲之間,則稱為「熟女」。但不管是「輕熟女」或「熟女」,其實代表著她經濟獨立、懂人情世故、擁有自我魅力...等等,總體來說,大多是正面積極的印象。而也因為這一代人越來越晚婚的關係,「年齡」跟「婚姻」不再劃上等號,「要在30歲之前把自己嫁掉」再也不是非達成不可的使命,而是按照個人生涯發展去做決定。

 

但,你知道嗎?如果這情況移到了中國,就完全不一樣了。

 

2007年,中國教育部首度將「剩女」一詞納入新詞之一。「剩女」代表著年齡27歲以上(這是大都市女性年齡,鄉村為25歲),尚未結婚的女性。據調查,中國只有8%的男性想娶28歲以上的女性,而高於這個歲數就太老、對男生不具吸引力了。因此,許多女性趕在25歲就要把自己嫁掉,因為到28歲就快要「過期了」,30歲以上就屬於正式的「剩女」。

 

為什麼「剩女」一詞會讓原本應該享有經濟獨立的女性,在個人和職涯上都大有展望時,選擇聽令長輩安排、讓自己失去自主權,放棄原本得來不易的成果?被稱為「剩女」,在中國社會裡感受到的包袱與壓力是什麼?日前中國才剛鬆綁一胎化政策,實施35年後的今日,不但勞動力人口不足,也造成男女比率明顯不均,在男性遠多於女性人數的情況下,為什麼產生的不是「剩男」,而是「剩女」?這些問題,的確值得我們仔細探討。

 

raw-image

Photo Credit: Jakob Montrasio @Flickr CC BY 2.0

 

 

「只能站在那邊,等待父母將自己賣掉」

 

「我家有4個小孩,只有我至今尚未結婚。」在北京擔任大學教授的林小姐說。她今年38歲,老家在中國南邊,但在北京工作的11年來,父親卻從未看拜訪她。「我爸說,因為我沒有家庭,就沒有來看我的理由了。」雖然三年前,母親有來找她過,「但那次是個災難,完完全全的大災難。」林在一個傳統的家庭長大,就像許多父母一樣,對於逾適婚年齡的女兒感到擔憂。林的母親拉著她參加北京的中山公園會舉辦「相親大會」,一開始而來的人多半是急於將自家兒女推銷出去的父母,他們會張貼孩子的徵婚廣告單,上面不管是職業、薪水、教育程度...都寫得明明白白的。

 

「一開始,只有父母會去徵婚大會。之後就會看到一些單身子女不情不願地被抓去參加相親。」林說,她無法拒絕父母對她的安排,但在整個過程中,她經常是一語不發的。「我覺得自己集憤怒、焦慮、羞辱於一身,非常難受。」她說,她覺得自己就像輸家一樣,「只能站在原地,等待父母將自己『賣掉』。」

 

事實上,「婚姻」在中國社會中,遠遠不只有兩人相愛這麼簡單,在物質層面要顧慮的反而大得多。就像市場上的邏輯一樣,雙方的家庭背景、學歷、外表...無一不是考慮的要素,依據這樣的標準去一一檢視他們想要的「商品」是否符合心中的需求,而婚姻當中最重要的「愛情」,反而不是最主要的了。

 

但是,「剩女」對於中國女性造成的壓力不只來自於父母的逼婚,對有些人來說,更是心理上痛苦的折磨。「我們撐起了中國經濟的半邊天,卻因為沒在特定年齡前結婚就被當成了失敗者,之前所有的努力好像都不重要了。」林小姐說,她非常喜歡她的工作,但她的上司卻因為她沒結婚而把她當成怪人看待。「好像因為我沒有丈夫,他們就認為我無法將事情辦好,那種感覺真的很糟。」

 

 

剩女是偽命題,剩男(光棍)才是社會危機

 

一般大眾歸因「剩女」產生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她們被自己的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所困住,因此她們也以這樣挑剔的「高標準」去衡量未來的另一半,就有可能將對方嚇跑。但往另一方面想,如果女人有能力經濟自主、有良好的社交能力,甚至閒暇時可以三不五時出國旅行,能獨立處理好生活一切,那她們不願回歸到傳統婚姻中社會中倚靠男性收入,不想只扮演著「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的角色,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嗎?

 

raw-image

Photo Credit: Jakob Montrasio@Flickr CC BY 2.0

 

不久前,中國政府才剛宣布廢除「一胎化政策」,於是各種對於這議題的討論紛紛出爐。就如上述所提,在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下,35年的一胎化政策讓中國成為男女比例失調最嚴重的國家。資料指出,2014年末中國男女出生比例為116:100,男生比女生多出3300萬人,預估10年後將會有2400萬名的男性找不到配偶,足足有一個台灣人口總數之多。就這點來說,其實剩男(Leftover men)才是中國主要的社會危機,而非剩女。

 

那為什麼人數較多的中國「剩男」,所得的關注遠遠少於「剩女」,甚至是直接忽略、無視他們的存在?剩女的問題比剩男會比還嚴重,其實就是出自社會中根深柢固的性別偏見。社會對男生的期待是擁有成功的事業,對女生的標準則是有沒有扶持好家庭。因為社會評斷性別的標準不同,事業有成的男性就算年紀大、未婚也沒關係,而女性只要年齡到了沒有找到對象,就算在職場上風光,卻還是落入了「剩女」的框架裡。

 

但是,如果剩女是具備「三高」卻無法得到好姻緣的女性,剩男的條件卻往往相反,他們只有「三低」:「低學歷、低收入、低職位」。簡單來說,剩女完全不會是「別人挑剩的」,他們不需倚賴男生,也能靠自己的努力過好生活;但剩男卻是貨真價實、在婚姻市場中剩下的「商品」。而「三低」剩男的存在,對於中國社會卻是個危機。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人員劉燕舞,在河南、湖北、貴州等地調查發現,光棍率自80年代中後期至今逐漸加劇上升。此外,光棍大部分集中在農村,有些貧困山區,甚至出現了「光棍村」。而《中國的性別比失衡與公共安全:百村調查及主要發現》證實,大量失婚青年的存在,的確造成了買賣婚姻、婦女的犯罪行為,接受調查的364個村莊中,有約30%曾發生過騙婚現象。剩男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會產生社會不穩定的風險。

 

 

「沒有人應該是剩下的」

 

雖然中國日後將會啟動「二胎化」政策,讓農村的家庭也能將女孩留下來,看似有助於舒緩剩男的問題,但開放政策只是第一步,解決問題最基本的辦法,其實還是從灌輸性別平等的觀念開始。微博網友Jay表示,其實不管是誰,都不該用「剩男」或「剩女」限制他的身分,一個人的價值不應該以「有沒有結婚」被衡量,沒有人應該是「剩下的」。

 

的確,回歸到問題的核心,「剩女」、「剩男」討論的主題看起來好像是婚姻,但背後隱藏著是對於性別的歧視、男女比例嚴重失衡;而青年失婚累積的負面力量,則可以進一步的討論到人口老化、家庭的倫理危機。在我們急著將未婚男女貼上標籤之前,不僅止於採取觀望的角度,而能以真正去了解背後形成的原因,或許才是更重要的。

 


 

參考資料:

【五分鐘飛行X東亞系列】: 放寬一胎化後的中國

China's 'leftover' women

The ‘Leftover’ Men of China


How China’s ‘Leftover Women’ Are to Blame


Not ‘Leftover Women’ but ‘Leftover Men’ Are China’s Real Problem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撰寫:葉菀菱

核稿編輯:蔡宜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讀者的沙龍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重讀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幾個迷因粉專紛紛在討論一則六個月前的台灣新聞,內容是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學姊心中普男的標準。因為該學姊列出的幾個條件以大眾眼光來看的確有些超乎「普」(普通)的定義,所以這則新聞很自然地引發了眾多討論,特別是引發大量男性的怒火。 先不論為什麼一則六個月前的新聞又要再次被挖出來舊事重提,我們回顧
Thumbnail
這幾天看到幾個迷因粉專紛紛在討論一則六個月前的台灣新聞,內容是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學姊心中普男的標準。因為該學姊列出的幾個條件以大眾眼光來看的確有些超乎「普」(普通)的定義,所以這則新聞很自然地引發了眾多討論,特別是引發大量男性的怒火。 先不論為什麼一則六個月前的新聞又要再次被挖出來舊事重提,我們回顧
Thumbnail
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報導與討論中,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作為台灣人口政策面臨的嚴峻考驗,要想辦法「解決它」或至少「改善它」,卻鮮少有人關注這群目前「適婚年齡」的世代,若沒有踏入婚姻、組建家庭,他們如何安頓自己的熟齡生涯?
Thumbnail
我們可以發現,在大多數的報導與討論中,少子化被視為「國安問題」,作為台灣人口政策面臨的嚴峻考驗,要想辦法「解決它」或至少「改善它」,卻鮮少有人關注這群目前「適婚年齡」的世代,若沒有踏入婚姻、組建家庭,他們如何安頓自己的熟齡生涯?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不確定性是一種自由。」 看了BBC專訪【新聞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萎縮,兩位年輕女性解釋為何不願意結婚生育後】,坦白說,這雖然是很讓人驚訝的新聞,但我沒有太意外。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3、40歲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這是八卦版近日熱門話題。「為什麼都市女生都不結婚?」去年也曾登上批踢踢男女版討論。最近我也被長輩問:「你不結婚了嗎?」大家好像都很擔心女生喔。這類話題,底下留言通常戰成一片。「廢物台男太多,不如單身」「醫生娘值得等待」戰男女,戰起來!
Thumbnail
「為什麼台灣3、40歲的單身女性越來越多?」這是八卦版近日熱門話題。「為什麼都市女生都不結婚?」去年也曾登上批踢踢男女版討論。最近我也被長輩問:「你不結婚了嗎?」大家好像都很擔心女生喔。這類話題,底下留言通常戰成一片。「廢物台男太多,不如單身」「醫生娘值得等待」戰男女,戰起來!
Thumbnail
由此行政院數據可知,無論男女,過了30歲後的單身一族,你都不是那孤單的『少數族群』,34歲以前單身甚至可以說是主流族群。
Thumbnail
由此行政院數據可知,無論男女,過了30歲後的單身一族,你都不是那孤單的『少數族群』,34歲以前單身甚至可以說是主流族群。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專家指出,要延緩人口老化,更該回頭關注「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生小孩? 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 成家後,難道非得有孩子才算完整? 今天我們來探討,為什麼「結婚生子」的傳統價值觀逐漸面臨挑戰,順便學習一些跟「結婚生子」相關的英文單字。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專家指出,要延緩人口老化,更該回頭關注「結婚率下降」的原因。那麼,到底為什麼要生小孩? 很愛一個人,一定要結婚嗎? 成家後,難道非得有孩子才算完整? 今天我們來探討,為什麼「結婚生子」的傳統價值觀逐漸面臨挑戰,順便學習一些跟「結婚生子」相關的英文單字。
Thumbnail
因為一個夢,我突然覺得剛剛進入所謂“適婚年齡”的我,此刻沒有戀愛,更沒有小孩,可以專注於個人追求,是如此幸運。
Thumbnail
因為一個夢,我突然覺得剛剛進入所謂“適婚年齡”的我,此刻沒有戀愛,更沒有小孩,可以專注於個人追求,是如此幸運。
Thumbnail
本書分析了現今壓迫中國女性權益的父權社會結構,作者指出,這個結構的形塑主要來自於中國政府,政府形塑結構則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沒有人權的政府,自然也不會讓婦權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本書分析了現今壓迫中國女性權益的父權社會結構,作者指出,這個結構的形塑主要來自於中國政府,政府形塑結構則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沒有人權的政府,自然也不會讓婦權有成長的空間。
Thumbnail
朋友回家相親了。眼見他年紀一把了,即將是不惑之年,其餘的朋友都已經是兒女成群,總有幾個朋友總是笑他還在「孤家寡人」一個。 單身漢好啊!想必很多人這樣想,但想久了,很多單身漢,過沒幾年還不都是想婚了。
Thumbnail
朋友回家相親了。眼見他年紀一把了,即將是不惑之年,其餘的朋友都已經是兒女成群,總有幾個朋友總是笑他還在「孤家寡人」一個。 單身漢好啊!想必很多人這樣想,但想久了,很多單身漢,過沒幾年還不都是想婚了。
Thumbnail
女性,甚至是同性戀和酷兒,在中國是正在遭受什麼樣的待遇,又或者說酷刑。「我們現在的生活挺好的,我們不想再談這件事。」這是許多維權人士在遭受中國打壓後的狀態,說溫和不如「溫順」來得貼切。
Thumbnail
女性,甚至是同性戀和酷兒,在中國是正在遭受什麼樣的待遇,又或者說酷刑。「我們現在的生活挺好的,我們不想再談這件事。」這是許多維權人士在遭受中國打壓後的狀態,說溫和不如「溫順」來得貼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