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不等於想結婚生子 女性的年齡和子宮實在不需要不相干的男性關心與指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幾天看到幾個迷因粉專紛紛在討論一則六個月前的台灣新聞,內容是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學姊心中普男的標準。因為該學姊列出的幾個條件以大眾眼光來看的確有些超乎「普」(普通)的定義,所以這則新聞很自然地引發了眾多討論,特別是引發大量男性的怒火。

先不論為什麼一則六個月前的新聞又要再次被挖出來舊事重提,我們回顧一下這名網友口中的學姊她所列的條件——不要禿頭與啤酒肚、年薪250-300萬、身高178公分、無房車貸以外的負債、健談。而學姊本身在這個新聞中唯一被揭露的自身條件是——她36歲。

一則六個月前的台灣新聞,又引發眾多男性對女性進行年齡羞辱。(擷取自東森新聞YT)

一則六個月前的台灣新聞,又引發眾多男性對女性進行年齡羞辱。(擷取自東森新聞YT)

乍看之下的確會先冒出「哇!這種條件還算是普通嗎?」這樣的質疑,但是我隨後想起在外商工作的好友,她本身除了已婚身份和該名學姊不同之外,她和同事們其實就是年薪250-300萬的35+女性,無房車貸以外的負債等等。於是我認為,也許新聞中的學姊她本身就是有著相當條件,從她的日常視野看出去的世界,這的確是普通的條件。

接著我們來討論眾多男網友對這名學姊的攻擊,不意外就是年齡歧視。大部分的留言都是「36歲你還以為自己有資格挑嗎」、「有這種條件的也不會選36歲」、「大齡剩女們眼光要放低一點」諸如此類的言語,甚至還有更難聽的話我就不提了。

其實每一次類似這樣的新聞底下留言和網路討論的言論都讓人看了很難過,並且對台灣的性平觀念感到擔憂。首先,我很想請問台灣大多數的男性是否都以為台灣每個女性人生志願就是想要結婚生子?否則列條件找對象,也沒說是結婚對象,「剩女」一詞要從何說起?

再來就是不同生活層級的眼界本來就不同,如果該名學姊像我所說的外商公司35+女性一樣的收入條件,她會要求跟她匹配的條件是很正常的吧?要說太嚴苛?不普通?那怎麼不想想台灣首富心中的便宜跟一般大眾心中的便宜是一樣的嗎?企業家花十萬元的感受和受薪階級花十萬元的感受會是一樣的嗎?這社會本來就是由各種階級組成的。這部分也讓我想起之前宥勝的性騷擾事件,當時許多男性網友為了用「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來指責女性存在雙標,紛紛打著「宥勝又不算帥哥」的口號,這樣看來,用男性網友質疑學姊同樣的標準,我們是否也可以說,連宥勝都算普男,你們男性怎麼可以那麼高標準?

而討論到年齡,這真的是每一次有類似事件男性最喜歡拿來羞辱女性的條件。在這個新聞中,學姊唯一被揭露的自身條件就是36歲,如果依照廣大男網友對她年齡提出的資格論,是否可以得出男性認為這樣的高擇偶標準只限年輕女性可以提出?如果今天新聞主角25歲,請問當她提出同樣的普男認定條件,男網友們就不會生氣嗎?答案我們都知道,還是會的,而且她的年輕,從過往類似的新聞案例推斷,又會成為「不努力」、「只想靠男人養」這類的攻擊點。

說白了,某些男性只要一有機會就忍不住要對女性說教,尤其當他們不符合某些女性的擇偶條件時,說教更是嚴重。真相就是無關年齡,某些男性只想著別人要無條件接納他們。

因為這個新聞,我和女性友人聊了一下,她告訴我,她老公有一次看到蔡依林的影片,感嘆著說道:「她什麼都有了,事業、財富、名氣,但就是沒有結婚。」友人非常驚訝的回覆:「你為什麼會覺得她需要結婚?」

是啊?為什麼?據我多年觀察,加上自身經驗,我很希望廣大的男性女性都能明白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對結婚生子有強烈的需求,他/她是會隨時調整自己的擇偶條件的,好讓那個對象能更容易找到。反之,如果一個人對結婚生子的需求沒有強烈到能夠讓他/她捨棄或調整原本的擇偶標準,那麼就表示在他/她心中,就是沒找到那個標準對象不甘心,甚至可以為了堅持這些標準,不結婚生子也無妨。

所以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都是有選擇的,女性的年齡會影響的只有生育能力,這部分真的不需要不是她的對象的男性替她擔心。《芭比》電影裡說了,肯尼有自己的價值。如果芭比列出的條件肯尼無法達到,那再去找別的芭比不就好了?何苦要對不適合的對象說教和生氣甚至羞辱?這怎麼樣都說不通吧?

希望所有男男女女都可以為自己而活,結婚不結婚,生或不生,都應該是在自身考慮清楚、並沒有處於任何社會壓力之下的決定。而且結婚的用意絕對不是找看護、找傭人或長期飯票,要長久互相陪伴的人當然要好好挑選。人生只有一次,在受到該或不該枷鎖控制之前,記得請先問問自己,想或不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其實就是一些達不到普男標準的魯蛇們在發牢騷罷了~
深刻的文章,令人省思
avatar-img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340會員
60內容數
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呢?你可以把這個園地想像成是個線上雜誌。有著五花八門各種不同主題的專欄,從時尚專業領域、職場內幕,跨到電影、音樂、藝術......各種和美有關的話題我都想聊一聊。
2024/07/16
前陣子看到某男性網紅突然發了一篇他男扮女裝的業配影片,因為我看不到該產品讓他非這麼做的關聯性,再加上片中有一些刻意搞笑扮醜的行為,當下感受很不舒服,但那時也就這樣滑掉貼文沒有太在意。不過,今天被IG推播了另一則國內知名衛生棉品牌找了另一男性網紅男扮女裝拍的廣告,心中那股不舒服感再度出現,而且這次是非
Thumbnail
2024/07/16
前陣子看到某男性網紅突然發了一篇他男扮女裝的業配影片,因為我看不到該產品讓他非這麼做的關聯性,再加上片中有一些刻意搞笑扮醜的行為,當下感受很不舒服,但那時也就這樣滑掉貼文沒有太在意。不過,今天被IG推播了另一則國內知名衛生棉品牌找了另一男性網紅男扮女裝拍的廣告,心中那股不舒服感再度出現,而且這次是非
Thumbnail
2024/03/31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2024/03/31
我真的受夠了,從2021年開始,一個叫「後沙發」的網路文字工作者一直糾纏我、詆毀我,緣由起因當時我在自己的ig回答網友問答時用了一張照片形容自己內心的感受,結果她看不懂,誤會我是在取笑她長得像那張照片,從此她言行瘋魔到今日,處處針對我,而且各種幻想、臆測。這事情的始末Dcard網友那時整理了一篇文章
Thumbnail
2023/11/14
最近IG有很多整理、翻譯國外名人專訪影片片段的帳號,大多數的內容都是類似心靈雞湯、成功法則等等,可能算是新的流量密碼吧!總之這類帳號影片不斷被推播,即便我沒有追蹤也看得到。在這些海量的片段中,我對其中一篇Bo Burnham的專訪印象深刻並很有感,屬於一片正能量心靈雞湯中的異類,就是他在講述「不用聽
Thumbnail
2023/11/14
最近IG有很多整理、翻譯國外名人專訪影片片段的帳號,大多數的內容都是類似心靈雞湯、成功法則等等,可能算是新的流量密碼吧!總之這類帳號影片不斷被推播,即便我沒有追蹤也看得到。在這些海量的片段中,我對其中一篇Bo Burnham的專訪印象深刻並很有感,屬於一片正能量心靈雞湯中的異類,就是他在講述「不用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麽女友講話男友都在恍神?為什麼女生方向感偏差?為什麼男生看不見細節?為什麼女生愛翻舊帳?腦科學告訴你為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麽女友講話男友都在恍神?為什麼女生方向感偏差?為什麼男生看不見細節?為什麼女生愛翻舊帳?腦科學告訴你為什麼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自已感覺所謂的偶包、世俗對於女生應該要有的各種既定印象,如: 找個好對象、有伴侶、結婚生子等,漸漸的不會受到影響了。 從對象身上,找到自我價值,抹煞了自己的許多可能性,不自覺的表現出對方喜歡的樣子,實際上距離舒服自在的我,確實還有一大段距離。 無論如何,在各種關係中,要一定程度保有自己的獨特性,
Thumbnail
自已感覺所謂的偶包、世俗對於女生應該要有的各種既定印象,如: 找個好對象、有伴侶、結婚生子等,漸漸的不會受到影響了。 從對象身上,找到自我價值,抹煞了自己的許多可能性,不自覺的表現出對方喜歡的樣子,實際上距離舒服自在的我,確實還有一大段距離。 無論如何,在各種關係中,要一定程度保有自己的獨特性,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9 能心動的女人很少,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嗎?   讀者問: 「會讓自己心動的女人類型很少,且競爭者很多,該怎麼辦? 難道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嗎?」   讀者前面有提到自己喜歡的二次元女人的比例非常多,而現實中能心動的女人少,且很多人競爭。   ▊這種情況對一個人來說好嗎?  
Thumbnail
網友提問 29 能心動的女人很少,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嗎?   讀者問: 「會讓自己心動的女人類型很少,且競爭者很多,該怎麼辦? 難道要降低自己的標準嗎?」   讀者前面有提到自己喜歡的二次元女人的比例非常多,而現實中能心動的女人少,且很多人競爭。   ▊這種情況對一個人來說好嗎?  
Thumbnail
現在好多人 不懂兩性相處 只要覺得打不到炮 就覺得付出成本很不划算 再來罵女性 拜金 公主病 難道一個優質的女性 出門打扮 化妝 保養 維持身材 都沒有時間成本? 隨便去問 一位女性一個月的保養 至少5千起跳 (做臉1堂2千 買衣服 化妝保養品 等) 難怪40歲以上一堆自以為黃金
Thumbnail
現在好多人 不懂兩性相處 只要覺得打不到炮 就覺得付出成本很不划算 再來罵女性 拜金 公主病 難道一個優質的女性 出門打扮 化妝 保養 維持身材 都沒有時間成本? 隨便去問 一位女性一個月的保養 至少5千起跳 (做臉1堂2千 買衣服 化妝保養品 等) 難怪40歲以上一堆自以為黃金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