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片」是怎麼來的? 本篇所言「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現在的電影院是被「爽片」所佔據的。蜘蛛人、蝙蝠俠、超人等超級英雄片之外,還有各種動作片、科幻片等等。這些爽片提供了大量的聲光效果、電腦特效,可以帶給觀者強烈的刺激,也吸引了最大量的觀眾進戲院。看看電影院都是怎麼排檔期的就好:爽片通常都排在春節、寒假、暑假等最多人看電影的時期,而且一排就是一、兩個月,一間電影院至少有兩、三個影廳專門去放這些爽片。要看這種當期爽片的話,你幾乎不用去查上映時刻表,因為每個小時至少都會有一場,甚至上映首週還有可能排到一個小時兩場。與這種片比起來,不要說藝術片、競賽片了,其他種類的商業片,像是劇情片、愛情浪漫片等等,都沒有這樣的特權。 這種情況已經被當代的我們視作理所當然了。畢竟,好像只有具有聲光效果的爽片才值得讓我們離開家裡的沙發或床,花三十分鐘以上的時間前往電影院,買票坐下來欣賞電影。這樣的陳述或許不適合你(當然也不適合我!),但至少全台灣,甚至全世界的票房主力幾乎都是爽片,在偶然的情況下才會是喜劇片或者動畫片出來補位,比方說《海角七號》或者《你的名字》。這種情況也讓我們逐漸覺得「老片沒什麼看頭」,因為「聲光效果隨時代而進步」的另一層含義就是「老片的聲光效果很差」,既然看電影就是要看聲光效果,那麼聲光效果很差的老片一定就很無聊嘛! 其實事情並非一直是這樣的。我們所習慣的當代電影景象(也就是爽片當道),其實是在一九六○年代才漸漸開始建立起來的。 ─────── 雖然聲光效果從一開始就是看電影的重點之一,不過在一九五○年代之前,除了有聲電影之外,並沒有哪項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電影的樣貌。看電影仍然是像去看一齣戲一般,最主要的賣點仍是明星與導演,或編劇與配樂的名字。當然,片廠的名聲、戲院的豪華程度也是一大賣點,東亞地區如台灣、香港、日本等地甚至會為了現場解說員而去看片。然而,影片拍攝本身卻沒有走向感官刺激的競賽。即使在默片時期,歐洲各國相繼發生過對各種視覺刺激的藝術嘗試,例如德國表現主義、法國印象派、俄國蒙太奇運動等,但好萊塢的片廠一直都把拍片的重點放在比較傳統的戲劇層面上,而且在有聲電影出現之後,連歐陸的藝術風格都沈寂下來─由於觀眾想聽到演員說話,視覺的各種實驗在當時受到很大的壓制。 古典好萊塢時期 有聲電影出現以後,好萊塢其實仍有許多的技術突破,但這些技術並沒有讓聲光效果取代戲劇成為電影的核心。比如說,好萊塢從一九一○年代開始就已經推出幾部彩色電影,在一九三九年更是一舉推出兩部現象級的彩色電影:《綠野仙蹤》跟《亂世佳人》,但彩色電影並沒有因此就成為主流,反而是到一九六○年代才一舉取代掉黑白片。在此之前,黑白片仍然主宰了好萊塢與世界電影二十年。這二十年就可以說是好萊塢的黃金時期,或者古典好萊塢時期,因為這時是好萊塢片廠最強勢的時候,許多的經典老片都是這個時候生產出來的。《北非諜影》(1942)、《大國民》(1941)、《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 1960)等等,更不用說希區考克的一系列作品。這些片都是當年最賣座的片,但仔細想想,其中沒有一部是主打聲光效果的,它們要不是強調劇本,要不就是強調明星。希區考克的作品已經有些對感官刺激的實驗了,像是《迷魂記》中的推軌變焦鏡頭(詳見P.88),或者《驚魂記》中的浴室謀殺剪接;但如果跟一九八○年庫柏力克的《鬼店》相比,就可以發現希區考克片中的緊張感多數仍來自劇本與演員演出,而不像庫柏力克用聲響與攝影技巧營造出身歷其境的效果。我們今天回頭去看《鬼店》,不一定會覺得它過時;看《驚魂記》的話,卻會有強烈的陌生感。明明《驚魂記》(1960)與《鬼店》(1980)只差了二十年,為什麼兩部片的感受差異會如此之大,聲光技術飛躍得如此之快? 這牽涉到的原因很多,若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快沒錢的電影大片廠想把觀眾從電視機前面帶到電影院裡面。 ─────── 大片廠的崩解 那是一九四八年,二戰剛結束。美國聯邦政府跟好萊塢大片廠們打完一場世紀性的官司,並且大獲全勝。這場被叫做「好萊塢反托拉斯案」或「派拉蒙案」的一系列官司,從一九三八年開始,前前後後打了十年。除了派拉蒙之外,當時好萊塢最大的幾個片廠也都一起被列為被告,包括華納、環球、二十世紀福斯跟後來被索尼買下來的哥倫比亞。 為什麼聯邦政府要告它們?因為它們太大了,那時候的大型片廠(studio)幾乎掌握所有跟電影有關的事業。這樣講好像有點模糊,若說得詳細些,就是一個片廠首先可以把所有的拍片人員都簽下來,包括編劇、導演、演員、製片、攝影、美術、剪接,各種你想得到的職位,都要跟片廠簽約,只能為這個片廠工作。比如拍了瑪麗蓮.夢露主演的《七年之癢》(The Seven Year Itch)電影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他在一九四五年解約之前,就專為派拉蒙工作了好幾年。片子在片廠的廠棚,用片廠的人力拍完,送去片廠的後製中心沖印剪接之後,接著再透過片廠的通路,發行到片廠自己擁有的戲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個時期的觀眾如果想看《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1944),他得要知道這部片是哪個片廠拍的。因為,只有到派拉蒙自己的戲院,或者有簽約的獨立戲院,你才看得到派拉蒙出品的《雙重保險》。華納的戲院是不會放《雙重保險》的,它只會放自己出品的影片。 順帶一提,B級片(B-movie)這個東西也是那個時期的產物。片廠除了出產品質較好、賣相較佳的片子之外,也會出產一些賣相比較差的片。要怎麼把這些較弱的片賣出去?那時片廠便直接跟獨立戲院說:「你要買我的大片可以,但是要連我的小片一起買。」這種把B級片跟A級片綑在一起強制賣給獨立戲院的做法,叫做綑綁預訂(block booking)。有時獨立戲院甚至沒辦法在買之前看過要買的片,叫做盲買(blind buying)。 這種種片廠對勞工與獨立戲院的不合理壓榨,以及片廠的壟斷勢力,造成了美國聯邦政府的介入。聯邦的貿易委員會(FTC)援引了一八九○年立的反托拉斯法,跟大片廠方打了十年的官司,最終由聯邦高級法院裁定片廠方敗訴。從此,片廠不得再擁有戲院,也不得再有過份的綑綁預訂與盲買的情況出現。以這個世紀敗訴為首的諸多因素,直接造成了片廠的衰微,經典好萊塢也就此漸漸走入歷史。而就像羅馬帝國的崩解一樣,隨之而來的,是好萊塢的黑暗時代。 史詩級鉅片 在一九五○到一九六○年代初期,大片廠們不只官司纏身,電視的崛起更是讓它們的狀況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大片廠們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狂拍大片。所謂的「大片」跟後來的爽片並不一樣。沒錯,它指的是大製作,但是花費卻幾乎都用在打造「奇觀」─大型的佈景、道具跟大量的群眾演員上面,並且幾乎都是史詩片,宛如古典好萊塢片的升級版。大片的製作為了與電視的內容做出區別,採用寬螢幕、彩色、多聲道甚至3D技術,雖然成品驚人,收入也相當可觀,可對片廠的財務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因為支出實在太可怕了,觀眾數依然持續在縮減。一九六三年的《埃及艷后》(Cleopatra)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這部片得到九項奧斯卡提名,贏了其中四項,票房收入也達到五千八百萬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四點五億美元),但它還是虧損。它光是製作跟行銷就花了四千四百萬美元,不只讓他變成史上唯一「年度收益最多卻還虧損」的電影,也讓製作它的二十世紀福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差點破產。在這部片之後,沒有片廠敢再挑戰這個類型。 而就是在大片廠們苟延殘存的時刻,一個全新的世代崛起了,那就是深深影響了當代社會面貌的嬰兒潮世代。 ─────── 簡單劇情與聲光效果 嬰兒潮世代雖然人數眾多,但一開始並沒有被片廠們視為是觀眾的主力,因為片廠們一直以來都是以成年觀眾為主打,為這群觀眾製造的電影也自然有較成熟、複雜的劇情,史詩大片就是往這個方向去製作的。但是,在一九七○年代中期,有一部片打破了這個生態。它吸引了眾多的嬰兒潮世代年輕人進戲院,創造了蔓延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話題,並且成了當時史上收益最高的電影。是哪一部片呢?就是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1975)。 與《大白鯊》同時期的大片,比如《教父》(1971)、《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1974)與《飛越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等片子之間有個明顯的差異:它的劇情簡單明瞭,就是一名警長要對付一隻大白鯊的故事。然而,正是這樣簡單的前提才容易在年輕人之間造成話題;它新奇且聳動,觀眾不需要太深究劇情與人物關係,也可以享受獵殺大白鯊所帶來的刺激感。 由於《大白鯊》所帶來的在票房上與口碑上的效應太過於無法忽視,各大片廠便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紛紛開始製作這種以簡單的劇情搭配刺激的聲光效果而組成的鉅片(blockbuster),意圖製造全國性的話題潮流,年輕一代的觀眾即使對電影本身興趣不大,也會想為了跟上潮流而去看。兩年之後的《星際大戰》就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從此,好萊塢便進入了鉅片時代。 由於這種鉅片經常是主打感光刺激的動作片,所以在台灣又常常被我們稱作為「爽片」。直到今日,這種類型的電影依舊成為大眾最喜愛談論的話題,如果你也曾被問「看過最新的《星際大戰》了嗎?」就可理解鉅片的影響力了。 書名:《電影冷知識》 作者:許立衡、張凱淯 出版社:創意市集 圖/文:創意市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