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勞權寫到親子及愛情,暴走女外科的完整告白:專訪小劉醫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台北市長柯文哲有著無人不曉的急性子,做事追求效率第一、出了差池直接開罵;而他也不只一次提到,能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工作,來自於之前當外科醫師的訓練。在極高壓的環境訓練下,不會有人耐心等你「慢慢來」,怒吼暴走才是外科醫師再日常不過的風景。

因此,想像中的小劉醫師應該也離此形象不遠——以機關槍的速度迅速回答問題,若提問稍微慢點或有所遲疑,就會以不耐煩的眼神看著你,似乎在警告你別浪費時間——然而,一切在我們準備就緒、開始訪問之後,情況全然不一樣。

「恁祖媽外科啦!」暴走狂飆的外科女醫師

「你們好,我是小劉醫師。」去年(2017)12月開始在 方格子 vocus 上開始寫作計畫女醫師不可告人的秘密世界」的小劉醫師,微笑與我們打招呼,接著開始溫柔且慢條斯理地說話。「嗯?他真的是外科醫師嗎?」眼前的人與我想像中霸氣的樣子天差地遠,完全不符合他著作《女外科系列》中描寫的「狂飆」、「辛辣」等形象。

「喔~那是因為我們有分平常與『營業用』的說話模式,手術室門一關起來就變成狗,講話都用吠的。」小劉醫師笑笑地回答,依然是緩慢溫和的語氣。

raw-image

「恁祖媽外科」是小劉醫師每次演講時必備的Slogan,展現「營業用」的霸氣。

雖然以「專案寫作者」身份受訪的小劉醫師和「營業用」的形象完全不同,但拿過手術刀、止血鉗、繃帶剪……等手術用具的他,提筆寫作時一樣專業又多元:從圖文創作、愛情小說、醫院八卦到兒童安全的議題無一不包;輕鬆搞笑或嚴肅正經,皆在他的守備範圍之內。

目前,他自己經營的臉書小劉醫師 Lisa Liu粉絲團」已累積了6萬多名粉絲,部落格「Lisa Liu 女外科的血淚史」則累積近300篇的文章,熱門文章平均都有約10萬人的瀏覽量。這些作品皆從他生活中接觸到、自己關心的領域著手;當讀者不只因「醫師」的身分對他產生好奇,也能從其他面相認識他時,讓「小劉醫師」的形象變得更加立體且全面。

但話說回來,外科醫師其實是非常霸氣的。每次去演講時,小劉醫師都會以一句話當Slogan:「恁祖媽外科!」在醫院動手術時,外科一出場,其他醫師就只能等外科的答覆才能有所行動,可以說是「人體最終極的問題解決者」。然而,醫院裡威風凜凜的外科醫師,真實的人生卻可能是黑白慘澹的。

「我爭取的不是女權,是人權。」

小劉醫師開始創作的原因,正是因為工作環境的艱困與苦悶。

「那時我們一個月值十天班,每次值班連續30小時不睡覺。」若把醫生的光環拿掉、卸下支撐自己不眠不休工作的榮譽與使命,其實他當時的時薪甚至比麥當勞的工讀生還要少;而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在網路上為「醫生過勞」發聲。醫師的勞動狀況對一般人來說複雜不好理解,他嘗試用繪圖、短文的方式,描繪出外科醫師不人道的際遇;但此舉並不受當時的同事、上司歡迎,甚至不被家人認同,許多人對他所作所為有所質疑:

「為什麼你一個女醫生要寫這麼多文章?」

「為什麼你一個女生要出來發聲、做這麼辛苦的事情?」

「為什麼……?」

說到這,小劉醫師眼神堅定地看著我們:「當你回到以『人』為單位的框架下去思考,就可以回答上述所有的問題。」

許多有身孕的外科女醫師在受訓時受到各種不人道的對待、被同科的學長學弟以「妳懷孕,妳拖累我們」的嫌棄眼光鄙夷,有的醫院甚至還直接表明「不收女醫師」這種明顯帶有歧視的雇用條件。但是,在一爆料就會被黑的壓力下,女醫師們大多只能選擇繼續忍氣吞聲。

在這個情況下,小劉醫師在2014年發表的兩篇文章《救》《生命的舞動》,正好切中女醫師的勞動人權議題。那時,同樣是孕婦的小劉醫師在手術台上連續開了六個小時的刀,雙腳水腫、身體不適,滿腹辛酸的想著:「不對啊!難道因為我懷孕、無法咬牙跟其他醫師撐十幾個小時,我就不值得被以『人』的方式對待了嗎?」在懷孕期間體力下降、無法如以往與其他男同事並肩作戰,就被安上「拖累隊友」的罪名,令小劉醫師感到相當不滿及無奈。


女外科醫師三部曲書影

女外科醫師三部曲書影

他將自己水腫的「豬腳照」po上網,隨著圖片與文章快速在社群間瘋傳,受到了出版社的編輯的挖掘,也意外開啟了他寫女外科醫師三部曲《女外科的辛辣日記》《女外科的辛辣日記2》《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及往後的寫作生涯。小劉醫師知道,如果他以爭取女權的姿態出現,一定會有許多人感到厭煩;但回歸到「人的角度」,一切就簡單多了。

「因為人權這件事,所有人都一樣。」以人的角度,拋開性別框架,爭取在自己的位置上應該有的權利。

但是,之前工作單位的主管認為小劉醫師不應該批評醫界,非常反對及排斥他在網路上發聲、追求這些權利。於是,他的工作權益與狀況反而變得更為慘澹。「你們可能很難想像,像工程師跳槽轉職,都是往上加分的;但醫生離開醫學中心之後,是一直扣分降級的。從醫學中心離開後,就只能往下到區域醫院,接著就是地區醫院。」

也是因為被陷害、差點要揹黑鍋的情況下,從醫學中心逃到了地區醫院,小劉醫師才體會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痛苦:外科需要的設備及團隊在偏鄉完全找不到,這也是第三本書《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偏鄉小醫院的血與骨、笑和淚》誕生的原因。當時對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無奈,也再次加強他「每個人都該爭取自己的權利」的想法。

小劉醫師坦承,女外科三部曲在完成第二部時,碰到親人過世、工作被陷害差點揹黑鍋的打擊,其實已經無力繼續寫下去。當時她甚至萌生了不想當外科醫師的念頭,思緒千迴百轉、反覆掙扎,直到前往偏鄉工作,直接得到病人帶給他的省思及感動、更切身體會到外科如何幫助到病人,才決定留在外科繼續奮鬥。另一方面,在新的工作環境裡,同事不再排斥他在網路上發聲,反而認同他的理念、支持他的想法,也是他能持續堅守崗位的重要原因。

「我從哪裡來?」讓家長不再對性避而不談的翻翻書

小劉醫師另一件在台灣看起來「驚天動地」的壯舉,就是出版自己純手工製作的《寶寶從哪裡來?》性別教育翻翻書;並上傳相關影片加配音,讓網友免費觀賞(目前翻翻書已於2017年底完售)。

在台灣社會經歷過小燈泡事件女作家事件後,小劉醫師在網路上發起一個活動,募集個人被性騷擾、性侵害的經驗。每一篇投稿文章都刻著傷痕累累的印記,而這樣的傷痛卻似乎沒有結束的一天;因此,他認為自己需要更努力,以更溫柔更有力量的方式將這些故事傳遞出去,這也是翻翻書的創作起源。

小劉醫師分享自己第一次在沒有心理準備的狀況下,被孩子問到「性」這件事時,當下覺得尷尬困窘、不知如何回答,只能先把翻翻書拿出來給孩子看;直到小孩提問時,才進一步解釋給孩子聽。「我自己製作翻翻書都會覺得尷尬了,更別說是一般家長了。」性教育,是許多父母不願意說,或是想說卻不知如何啟齒的一件事。

「你們還記得,小時候是否跟爸媽問過『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嗎?」同樣地,小劉醫師把問題拋給網友,意外得到眾多迴響:「我媽小時候騙我是從石頭蹦出來的,我還哭著去找到底哪一塊石頭是自己的爸媽。」、「我爸騙我是從洗衣桶出來的……」對於小劉醫師來說,他知道精與卵結合成受精卵,但不曉得「到底是在哪裡結合的」,甚至上完健康教育課後「仍以為爸媽睡在床上後,精與卵會在棉被某一處結合後,再手牽手跑回媽媽的身體裡面。」

會有這麼多對性的誤解,也反映出台灣的性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秘密、隱晦的方式進行,這也是小劉醫師立志要畫一本「有清楚性交畫面的性教育童書」的初衷。

說要給小孩看,其實最終仍是要給家長看的書——學齡前的小孩對所有的事情都一視同仁、毫無畏懼,就像一片會模仿大人的鏡子;因此他們最有可能學習到的,是家長對性的畏懼。家長不知道怎麼說、不敢說、支支吾吾講不出口,這些反應看在孩子眼中,就已經在「教」他們了。

小劉醫師繪圖的《寶寶從哪來?》性別教育翻翻書內頁。

小劉醫師繪圖的《寶寶從哪來?》性別教育翻翻書內頁。

小劉醫師舉出三個步驟,建議面對性教育慌張失措的家長按照「停、肯、聽」的原則循序漸進:停止恐懼以及負面批評;肯定孩子的發展;聆聽孩子的想法。比起避而不談,坦誠地討論、了解正確的資訊,才是真正照顧孩子的方式,因此應該營造出家庭的安全網,讓孩子敢於跟你開口談性。「你不幫他,他會自己想辦法,而這往往是最糟的方式。」

有家長表示,翻翻書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說出一直無法對孩子說出口的話。小劉醫師也希望,「不要因為對性的無知,而造成對下一代的傷害。」

日常對話和人體豆知識產生創作靈感

那第一次來方格子上面寫作、第一次嘗試集資訂閱有什麼樣的感覺?「老實說,我不會緊張,反而覺得很輕鬆!」隨即哈哈大笑。大笑過後,小劉醫師正色道:「寫外科醫師三部曲時太痛苦了,因此可以在方格子上寫愛情小說《L-O-V-E》系列、醫院八卦及圖文創作反而讓我能輕鬆揮灑。」

他也稍稍透漏,將在《L-O-V-E》系列痛罵前男友和他媽媽:「非常開心,為了寫這個我醞釀很久了。」說完再次大笑。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小劉醫師的寫作生涯慢慢開花,讓他有越來越多想做的事。「之後想嘗試原創小說,但不再以醫院為背景;而是跟台灣歷史、與金瓜石相關的小說。」

這麼多元的寫作面相又是如何產生的?「其實就只是把每天對我先生(蜜蜂先生)說的話對大家說而已啦。」每次靈感一來,小劉醫師就會迫不及待與蜜蜂先生分享,甚至睡到一半時還會把先生搖醒,逼他聽自己說話;他把這些日常對話紀錄下來,甚至穩居部落格文章瀏覽量的第一名

蜜蜂先生曾拗不過小劉醫師的堅持,試著用醫院宿舍裡的小烤箱烤牛排,小烤箱溫度不夠,烤出來的牛排只有三分熟,上頭滿是血水。「你知道嗎?這些血水其實是淋巴液喔。你看切面也會有不同,這是神經、那是血塊……」小劉醫師興致勃勃地講解,坐在對面的蜜蜂先生早就一臉無奈……,諸如此類的事層出不窮。但另一方面,小劉醫師也感謝蜜蜂先生對家庭的耐心付出與體諒,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做自己喜歡的事。


小劉醫師、蜜蜂先生和兩個女兒的全家福。

小劉醫師、蜜蜂先生和兩個女兒的全家福。

「啊我就是變態阿!哈哈哈~」而在被問到老掉牙的問題「為什麼當初會選擇外科」時,小劉醫師瞬間就給出這個跳tone不太正經的答案。講到喜歡外科的哪些地方,他更是眼睛一亮,表示在醫學系實習時非常有趣,完全不會覺得累。「我們會去戳小腸,健康的小腸還會有反射喔!捏一下會先收縮再慢慢放鬆,像蚯蚓一樣;相反的,不健康的小腸反應很慢,因此開完刀後我們會鼓勵病人多走路,促進腸胃蠕動。」

各種「人體豆知識」也讓小劉醫師著迷。「你們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鬼都是白色的嗎?因為眼睛裡對於光度與彩度的感應是不同的細胞,在暗處時光度會發揮功能,但彩度的功能是降低甚至消失的,因此我們看到的阿飄都是白色的。」「同理,肉眼看到的極光是白色的,而不像照片裡超長時曝光那樣的五彩繽紛。我那時發現時真的超級吃驚,卻又覺得這也是有趣的地方。」

看著眼前像小孩般熱情與我們分享怪奇小知識的小劉醫師,不禁再次感到:很難想像他和網路上為人權奮力疾呼的小劉醫師是同一個人啊!(笑)

如果不是五年前(2012年)開始在網路上寫部落格,小劉醫師不會知道自己能集結眾人之力,讓自己在意的議題讓越來越多人關注;而對外科的興趣、熱情以及家人在背後的默默支持,讓他能一路堅持至今。未來,小劉醫師跳tone的腦袋瓜又會冒出什麼瘋狂的點子?讓我們拭目以待。

支持小劉醫師在方格子上全新的寫作計劃:「女醫師不可告人的秘密世界

raw-image

撰文:熊編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方格子 vocus 官方沙龍
333.3K會員
3.2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2024/12/30
「鳥人鳥事多」是由雞腿與漢堡包經營的寵物鳥創作品牌,起初單純用圖文分享鳥寶日常,意外吸引了數萬粉絲。他們以照片、漫畫與插畫,生動描繪「鳥」的可愛模樣與個性,成為鳥友們交流心得與分享快樂的溫馨社群,這次,雞腿與漢堡包將與我們聊聊他們的創作故事以及對鳥寶的熱情。 從「純屬好玩」的曬鳥到萬人關注
Thumbnail
2024/12/30
「鳥人鳥事多」是由雞腿與漢堡包經營的寵物鳥創作品牌,起初單純用圖文分享鳥寶日常,意外吸引了數萬粉絲。他們以照片、漫畫與插畫,生動描繪「鳥」的可愛模樣與個性,成為鳥友們交流心得與分享快樂的溫馨社群,這次,雞腿與漢堡包將與我們聊聊他們的創作故事以及對鳥寶的熱情。 從「純屬好玩」的曬鳥到萬人關注
Thumbnail
2024/11/26
Carry Kuo 透過文字將自己的職涯經歷與心得化為對他人的啟發。他的作品聚焦於「第一次」的挑戰,特別是那些初入職場、初當主管、初創業的朋友。CK 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人在職涯迷霧中找到方向。在這次的訪問中,我們將探索他的創作起點、核心理念與未來的創作規劃。 創作的起點:從迷惘中找到力量
Thumbnail
2024/11/26
Carry Kuo 透過文字將自己的職涯經歷與心得化為對他人的啟發。他的作品聚焦於「第一次」的挑戰,特別是那些初入職場、初當主管、初創業的朋友。CK 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幫助更多人在職涯迷霧中找到方向。在這次的訪問中,我們將探索他的創作起點、核心理念與未來的創作規劃。 創作的起點:從迷惘中找到力量
Thumbnail
2024/10/22
「香水百合」是一位專注於情慾系文字創作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探討愛與性的關係,還思索了人與人之間的陪伴與欲望,讓讀者在感受情慾氛圍的同時,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這次的專訪,我們將走進香水百合的創作世界,探索她的靈感來源、創作理念以及未來的創作方向。 創作的起點:一場 Tinder 約會 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10/22
「香水百合」是一位專注於情慾系文字創作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探討愛與性的關係,還思索了人與人之間的陪伴與欲望,讓讀者在感受情慾氛圍的同時,觸摸到內心深處的情感波動。這次的專訪,我們將走進香水百合的創作世界,探索她的靈感來源、創作理念以及未來的創作方向。 創作的起點:一場 Tinder 約會 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身很喜歡看醫療劇,可能因為自己有先天慢性病的關係常常需要到醫院回診也經歷過不少手術和檢查,加上能一窺平常不可能瞭解的醫療領域,公視今年台劇「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的同名作品,追完劇前並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不過之後有機會應該會去讀小說。
Thumbnail
本身很喜歡看醫療劇,可能因為自己有先天慢性病的關係常常需要到醫院回診也經歷過不少手術和檢查,加上能一窺平常不可能瞭解的醫療領域,公視今年台劇「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的同名作品,追完劇前並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不過之後有機會應該會去讀小說。
Thumbnail
開始寫這篇文章剛好發生「小劉醫師(劉宗瑀)」因質疑百萬YouTuber「許伯&簡芝—倉鼠人」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的影片(封面有台北市長蔣萬安)不中立、有政治立場,導致劉宗瑀醫師兼職的醫院之一—馨蕙馨醫院被網友刷複評出來發聲明的事件。 本篇文章就是要解釋為何刷負評對急診,尤其是大醫院的急診,是沒
Thumbnail
開始寫這篇文章剛好發生「小劉醫師(劉宗瑀)」因質疑百萬YouTuber「許伯&簡芝—倉鼠人」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的影片(封面有台北市長蔣萬安)不中立、有政治立場,導致劉宗瑀醫師兼職的醫院之一—馨蕙馨醫院被網友刷複評出來發聲明的事件。 本篇文章就是要解釋為何刷負評對急診,尤其是大醫院的急診,是沒
Thumbnail
看似很鬧事卻在喜劇背後探討很多事情的一部醫療職人劇👍 非常日劇的拍攝手法 雖然有些地方真的很荒謬 但因為一開始就知道他是喜劇所以還可以接受😂 偏鄉醫院的存亡問題 外科醫師的心理陰影 護理師工時過長 家庭事業如何兼顧等 最後相信會選擇進醫院工作的人大部分初衷都是救人 看著大家願意為了同一個目標無日
Thumbnail
看似很鬧事卻在喜劇背後探討很多事情的一部醫療職人劇👍 非常日劇的拍攝手法 雖然有些地方真的很荒謬 但因為一開始就知道他是喜劇所以還可以接受😂 偏鄉醫院的存亡問題 外科醫師的心理陰影 護理師工時過長 家庭事業如何兼顧等 最後相信會選擇進醫院工作的人大部分初衷都是救人 看著大家願意為了同一個目標無日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後續簡稱《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故事描述小劉——一位放浪、暴走、醫術了得的女外科醫師,把自己下放到南南灣村的偏鄉醫院就職。這間醫院裡不時發生讓人啼笑皆非的急診百態,也從中看見了台灣醫療的種種難題。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後續簡稱《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故事描述小劉——一位放浪、暴走、醫術了得的女外科醫師,把自己下放到南南灣村的偏鄉醫院就職。這間醫院裡不時發生讓人啼笑皆非的急診百態,也從中看見了台灣醫療的種種難題。
Thumbnail
這部劇從第四集開始每一集都在逼我熱淚盈眶!就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不用灑狗血、也不用誇張的劇情就可以感動人心!
Thumbnail
這部劇從第四集開始每一集都在逼我熱淚盈眶!就是笑著笑著就哭了... 不用灑狗血、也不用誇張的劇情就可以感動人心!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小說的基調就是喜劇,做電視劇改編時少見的堅持做了醫療喜劇的定位,不走偶像劇路線,在醫療方面做足功課,健保制度、醫療糾紛、醫病關係、手術假體等都經得起專業人員拿放大鏡檢視,但既不是《白色巨塔》也不是《麻醉風暴》,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同類的戲劇。
Thumbnail
《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醫師的同名小說,小說的基調就是喜劇,做電視劇改編時少見的堅持做了醫療喜劇的定位,不走偶像劇路線,在醫療方面做足功課,健保制度、醫療糾紛、醫病關係、手術假體等都經得起專業人員拿放大鏡檢視,但既不是《白色巨塔》也不是《麻醉風暴》,過去在台灣幾乎沒有同類的戲劇。
Thumbnail
你看到的這部喜劇的笑鬧中,有著所謂「使命感」的灰暗,特別是小劉醫生的過往一一被揭露時,聽著她說著那些渴望尋常人家的日常在醫療現場是多麼不容易被實現,彷彿醫者、護理人員在選擇職業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需要拋家棄子,或者對不合理的要求做出無止境的退讓回應!
Thumbnail
你看到的這部喜劇的笑鬧中,有著所謂「使命感」的灰暗,特別是小劉醫生的過往一一被揭露時,聽著她說著那些渴望尋常人家的日常在醫療現場是多麼不容易被實現,彷彿醫者、護理人員在選擇職業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需要拋家棄子,或者對不合理的要求做出無止境的退讓回應!
Thumbnail
有人因為部落格認識她、因為粉絲團、著作、蝴蝶朵朵、社會運動而認識她,最近更多的人因為影視作品 【村裡來了個爆走女外科】認識她。蔡淑臻演出了她的靈魂,看似疏離外表下,藏著一顆柔軟的心,比任何人都迫切希望病人恢復健康,她會為此拼盡全力。
Thumbnail
有人因為部落格認識她、因為粉絲團、著作、蝴蝶朵朵、社會運動而認識她,最近更多的人因為影視作品 【村裡來了個爆走女外科】認識她。蔡淑臻演出了她的靈魂,看似疏離外表下,藏著一顆柔軟的心,比任何人都迫切希望病人恢復健康,她會為此拼盡全力。
Thumbnail
喜歡看醫療散文跟喜歡看醫療日劇一樣,是一種挺舒壓的活動。高壓的工作生活,讓人總覺得好像應該更緊繃一點。外科醫師給人的形象就是在手術台上拉回一個又一個鬼門關前走一遭的病患,而每條生命線像變了心的女友、斷了線的風箏消逝的時候,還經常沒時間、空間消化這些人生中難免卻又難熬的情緒。
Thumbnail
喜歡看醫療散文跟喜歡看醫療日劇一樣,是一種挺舒壓的活動。高壓的工作生活,讓人總覺得好像應該更緊繃一點。外科醫師給人的形象就是在手術台上拉回一個又一個鬼門關前走一遭的病患,而每條生命線像變了心的女友、斷了線的風箏消逝的時候,還經常沒時間、空間消化這些人生中難免卻又難熬的情緒。
Thumbnail
什麼是醫生? 在字典中查出的意思是:「經政府相關單位核可,替人治病的人」,但好醫生呢,「好醫生」的定義又是什麼?即便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我的看法則是真正的「好」,是誠心誠意去做了一件讓自己或他人快樂的事,同時不會傷害任何人。此時『醫生』已經等同『好』的同義詞,所以好醫生不但能正確診斷治療,拿走痛苦,
Thumbnail
什麼是醫生? 在字典中查出的意思是:「經政府相關單位核可,替人治病的人」,但好醫生呢,「好醫生」的定義又是什麼?即便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我的看法則是真正的「好」,是誠心誠意去做了一件讓自己或他人快樂的事,同時不會傷害任何人。此時『醫生』已經等同『好』的同義詞,所以好醫生不但能正確診斷治療,拿走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