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編列給墾管處的預算年年下降,從7年前將近8億元台幣到現在每年只有2億多元,但是一個擁有天然美景的國家公園並不見得要花大錢不斷地從事硬體建設,所以經費的多寡應該不是網路批評的主要原因。我想,或許是我們該如何定位墾丁國家公園的問題。
多年前墾丁遊客超過四百萬人次時,已經有人批評太髒亂、旅遊品質不好,甚至網路上盛傳一個訊息,說墾丁國家公園環境破壞得太厲害,被世界國家公園機構除名;也有人諷刺,全世界只有台灣的國家公園裡會有核電廠。以遊憩品質或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來說,一年四百萬遊客已經超過它的乘載量,何況到了八百萬人;而且這些觀光客全部集中在南灣海灘以及海灣附近的商店街。
網路訊息說墾丁被除名是錯誤的。不過,墾丁國家公園的成立,的確就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民國61年我國通過國家公園法,但是到了民國66年才成立國家公園規劃小組,當時初步規劃選定太魯閣為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不過當年9月,擔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到墾丁,看到風景雖然非常優美,但是環境已開始遭到人為破壞,於是指示希望能在墾丁成立國家公園。可是在此之前核三廠已經蓋了,墾丁當時就有很多民眾住在這裏;換句話說,以專業角度評估,墾丁原本就不打算成立國家公園,也不適合成立國家公園,不過幸好當時還是成立了,否則今天情況會更糟糕。
國家公園的區域要達一定的面積,所以會把許多原來就住那裡的老百姓住家都劃進去了。當遊客變多之後,老百姓為了做生意總希望想辦法擴大門面,可是國家公園裏的任何開發行為都被嚴格管制,因此常常引起民眾與管理單位的紛爭與抗議,也造成這幾十年來的亂象。不過,有管理當然一定比放任不管來得好吧!
不過墾丁國家公園並不是個沒有自然特色的地方,只是遊客並沒有用心去探索這個熱帶半島。
墾丁的南灣海灘。
大部份的人都只是塞在短短百來公尺的墾丁大街上,到南灣海岸散散步、游泳戲水,或者到一些出名的景點拍下到此一遊的相片,然後到爭奇鬥艷的餐廳、pub狂歡。如此輕易結束墾丁之旅其實是非常可惜的,畢竟墾丁真的非常遠,去一趟得花費許多車程時間,排放許多二氧化碳。
墾丁位在恆春半島上,宋澤萊先生曾經寫過一首〈若是到恆春〉,提醒我們到恆春時要做什麼:
若是到恆春 就要好天的時陣 出帆的海船 有時駛遠有時近
若是到恆春 就要落雨的時陣 罩霧的山崙 親像姑娘的溫純
若是到恆春 愛揀黃昏的時陣 海墘的晚雲 半天通紅像抹粉
若是到恆春 不免揀時陣 陳達的歌若唱起 一時消阮的心悶
墾丁有非常多樣的自然生態,也有許多的人文史蹟,更是台灣唯一的熱帶海岸林,有著與赤道附近地區一樣的生態與植物。
當我們開車從恆春經過核三廠,要進入熱鬧的南灣與商店雲集的墾丁大街之前,在核三廠小路進去不到一百公尺,就是全台灣最棒的候鳥賞鳥區、龍鑾潭保護區,寬廣的水面和草澤蘊藏豐富的食物,是南來北往的候鳥最好的棲息地。每年11月到隔年3月,許許多多來自北方的水鳥,包括許多雁鴨類來這裏過冬,到了四、五月也會有鷸及燕鷗大批過境。
就算你不賞鳥,靜靜坐在龍鑾潭南岸(靠近核三廠)堤防上,耳際傳來在天空恣意飛翔的大冠鷲短而洪亮的嗚音,就是非常棒的享受;不然也可到西岸的龍鑾潭自然中心,在非常接近岸邊的地方有整片的落地窗戶讓我們貼近優美又遼闊的景緻,同時也有十多隻架設好的高倍望遠鏡可供我們探索鳥類的生態。若不喜歡待在室內賞鳥,自然中心戶外也設有賞鳥牆可以很近距離觀察。
除了賞鳥,若是你不能免俗的想到海生館參觀的話,也別忘了到緊鄰海生館的龜山自然步道走走。這裏除了有非常特別的自然生態之外,也有史前遺址以及清朝同治年間,原住民抗日的牡丹社事件紀念碑(就在海生館停車場正中間)。
龜山自然步道屬於高位珊瑚礁植被區,換句話說也就是以前在海底的珊瑚礁岩,隨著台灣島因板塊擠壓與地震逐漸從海底浮出。幾千年來,這裏的珊瑚礁岩每年上升一公分多,步道上的植物就長在這些珊瑚礁岩上。
另外,如果能夠在出發到墾丁之前先上網登記的話,就可以進入到全台灣最南端的龍坑生態保護區。在落山風侵襲下舉步唯艱的來到觀景台,同時看到太平洋與巴士海峽,我們可以真正領受到什麼叫做驚濤裂岸,一路上的珊瑚礁地形,崩崖、裙礁、陷阱,狹谷等獨特的地形景觀,彷彿來到了那個不知名的荒涼外星球。
到墾丁除了看鳥,看海,看地形,看植物之外,還有一個全台灣只有此處有的,也是國際知名的梅花鹿復育區。梅花鹿自古以來縱橫於福爾摩莎美麗之島,但是數百年來大量的捕捉,最後一隻梅花鹿在民國58年在台灣的野外絕跡。從民國73年起,在墾丁社頂公園設置了梅花鹿復育區進行研究與繁殖,民國83年~98年間,進行了14次野放了233隻梅花鹿。據調查,目前在墾丁地區的野生梅花鹿族群已經有好幾千隻。
下回若是你到墾丁,千萬不要花時間在吃美食,耗在餐廳裏;只要是在別的地方,尤其是在都市裏可以做到的事,來到墾丁就不要去做,因為實在是太可惜了。最好是購買在地居民的特產,然後在這片擁有遼闊的天空、壯麗的海洋,以及動人的平原之中野餐吧!
封面圖片來源:momo@flickr CC BY 2.0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