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小心挖到石油,好想立刻上窮碧落下黃泉,把黃土水的《甘露水》找出來,然後買下台南市立美術館來放這件作品(因為我家在台南)。
雖然說要在台灣挖到石油好像是不太可能,不過如果有一天真的讓我挖到石油、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庫,我要立刻開始找出據傳仍在藏匿在台灣的《甘露水》。
黃土水《甘露水》,1919;大理石雕,原藏於台灣省議會,目前佚失。
這並不是黃土水逸失的唯一作品。Source: 視覺素養學習網
書寫【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的過程中,我越寫越吃力了,也感到越來越不滿足,尤其是書寫日治時期的藝術家,寫到國民政府來台以後,他們的故事都出現了某個神祕的黑洞。
這黑洞絕對跟228有關,也跟白色恐怖有關,郭雪湖為什麼後來舉家遷居美國?陳庭詩為何對228事件閉口不言?鹽月桃甫的那麼多作品都上哪裡去了?風靡一時的《台灣藝術》雜誌,竟鮮少有人討論?(編:連維基百科都沒有相關條目……)陳澄波的後代那麼努力為父祖發聲,他得到應有的關注與討論了嗎?
這些黑洞來自研究資料的短缺,短缺的理由指向深切的恐懼:噓!不說,不談政治,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但願下一代的無知能趨吉避厄。
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家一直沒有獲得充分的討論和研究,隨便抓個路人對梵谷生平名畫都能說上一兩句,要說郭雪湖?嗯?是那個漂亮的郭雪芙嗎?黃土水?那誰啊?
郭雪湖《漓江月夜》,2002年;膠彩,44.5 × 50 cm。Source: 台灣藝術教育網
這個黑洞伴隨著我們的國民教育,繼續活在我們身上,直到人人習以為常,腳會自動繞過去,眼睛會自動把黑洞忽略掉,然後有人說,轉型正義沒必要。
真的沒必要嗎?那可是一個吞噬掉兩代人的巨大黑洞啊,是黑洞形塑現在的我們,也持續影響著未來。
有點沉重了,但是那些散佚的作品,真希望可以親眼看看啊……
認識藝術家的作品,還有食譜:
土水豐潤──黃土水(經典台菜:螺肉蒜)
相信美,也相信愛——陳澄波(搭一碗甘苦交織的鳳梨苦瓜雞吧……)
我不在圖書館,就在往圖書館的路上——郭雪湖(在地食材表現文化交融:味噌醃菜頭)
矛盾之歌——鹽月桃甫(他最愛台灣的米粉炒)
吃馬鈴薯的人──梵谷(來個馬鈴薯燉肉也是剛好)
家欣也是新手媽媽、另一個專欄【蘑菇日記】的作者喔!
編輯:宅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