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很包容,中國人最排外》 上海民主前線 著 8 October 2017 中國人愛講上海人排外,這完全是顛倒黑白。 包容及謙和有禮是上海人的性格,排外和自以為是中國人的性格。自由、法治、多元文化是上海的核心價值,封閉、專政和單一文化是中國的一貫傳統。除了語言方面,上海人講Shanghainese,中國人講Mandarin,區別還是不少的,以下就列舉幾條: 1)#上海人海納百川,中國人閉關自守 上海人本身是吳越人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的移民城市,比如寧波、蘇州、無錫、紹興等,約佔八成,其他的還有廣東人、福建人、江北人等,在中國共匪1949年入侵之前,上海還有不少英美人、日本人、法國人、印度人、俄國人等。 而排外的中國人來了之後,趕走人所有西方人和日本人,並且力求消除這些外國影響和思想,至今中國政府都不允許上海自由地連接互聯網和世界交流。 2)#上海人包容各種思想,中國人只搞一黨專政 上海本身是自由和法治的國度,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民族主義、三民主義以至於共產主義,都可以在上海有相當大的自由空間討論、出版和傳播,民族主義先驅章太炎(吳越餘杭人)在上海宣傳反清革命,自由主義大師胡適(江南徽州人)在上海出生和學習,甚至主要由一群內地人策劃的中共一大都是在上海召開。 而當1949年中國人全面控制上海後,就開始一黨專政,中國人不光力圖在社會上抹去上海的多元思想,更是不斷發動政治運動打壓和殘害多元思想的上海人,50年代至今的南下幹部如是,文革時候南下搞事情的北京紅衛兵亦如是,90年代後大規模來滬且仇視上海人和上海文化的中國yp還是這樣。 3)#上海人包容各語言,中國人獨尊北方話 本地的老上海話的歷史有幾百甚至上千年歷史了,而現在的上海話則其實是近一百多年來,老上海話不斷吸收寧波話、蘇州話等吳語,還有英語、江北話、粵語和日語等,而自然融合並產生的新吳語,是一種北部吳語共通語,上海言話從不到百萬的使用人口到超過千萬,這是自然發生的市場的選擇。另外,上海人學習英語、日語、法語,以至於北語Mandarin等外語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而當排外的中國人來到上海,則首先發動政治運動將上海話中的英語詞、法語詞不斷剔除,而後打著便於溝通的名頭,利用國家機器的暴力野蠻推廣北方話Mandarin(美名曰普通話),其實是便於南下幹部統治和北方移民南下生活,這操作簡直比去歐洲的穆斯林移民還厲害,畢竟他們要推廣阿拉伯語也沒要禁止本地人講自己的語言。 4)#上海人自信自強,中國人自卑自狂 上海人遇到比自身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西方人時,了解到差距並通過自身的努力發展民族工業奮發圖強,上海人遇到文字語言較接近的日本人,看到差距則大量翻譯著作,使得許多日文中的漢字詞借用到華文著作,不斷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識。 而中國人想到西方人,則時而自大自狂地要十年趕英超美,時而苦大仇深般講自己是個弱國;中國人九十年代前還到處講中日友誼,千禧以後中國媒體和中國人講到日本則歇斯底里地要殺光小日本了;中國人講自己貧困人口很多,卻會花幾千個億辦奧運和世博會,而不少上海人都不希望上海辦世博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面子工程的。 5)#上海人習慣商業社會,中國人愛搞共產主義 商業社會需要包容和開放的心態,上海地處江浙一帶,無論宋代、明清還是民國都是商業氛圍最濃厚的國度,始終堅持發展自身的農業、紡織業、文化產業、跨國貿易等等,江南魚米之鄉、才子佳人,又和日本東南亞等一直有國際貿易往來,不會去共產和掠奪他人和其他地方的財物,民國辰光更是遠東第一大都市。 中國人的主體則是北方黃淮一帶的農民,但是隨著五胡亂華等內亞遊牧民族等入侵,自身的發展水平和組織度急遽下降,糧食、稅收等則逐漸依賴南方,並養成了向南方共產掠奪和殖民的習慣,這些中國人則視這種大一統共產為理所當然,直到中共執政,中國人依舊在大量共產江浙人的勞動果實。 簡而言之,上海和上海人一向很包容,可以包容各地各國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而中國人則一向很排外,不僅反美反英反日反台灣,而且中國人到了上海還要反上海,到了哪裏就必須推行他們那套單一思想單一語言。 結論:上海人很包容,中國人最排外! 上海人被中國人拖累,還被排外的中國人倒打一耙,扣上排外的帽子批鬥。上海人和中國人很不同,上海人勿要再神智無主,做冤大頭了。希望本90後筆者之區區千言可以啟發讀者,拋磚引玉。 此祝 早日滬人治滬,光復自由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