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中國人》觀察實例(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柏楊1985年出版,曾經在當時引起廣泛討論的一本書。這裡所指的「中國人」,按照書中的定義,因為不是就國籍來分類,我以為比較接近「華人」。這本35年前的書,描述的內容,有些還存在,有些已經讓人無法同意他的觀點,不過邊讀邊觀察邊回想自己接觸過的中國人甚至是我們台灣人自己,還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
這個版本的封面相當有意境

第二篇想到可以分享的是,關於中國人嗓門大的事例。
書中除了柏老提到的中國人因為覺得聲音大就是理大,還有後來針對柏老文章的其他回應文章,有人認為因為中國人都爭相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大家都急、都大聲。
這讓我想起剛剛來到日本時,一剛開始的職場在代官山,後來換到表參道,再到現在的銀座,都是會聚集許多遊客的地方。代官山基本上台灣與香港遊客居多,是自由行比較會安排的景點。表參道與銀座就是中國遊客為主體了,以旅遊團為主。由於我自己本身是台灣人,所以對於台灣口音、中國口音、與香港口音基本上都馬上可以分辨出來。
不過,我分辨的出來不稀奇,在這三個地方一起工作的日本人同事,完全聽不懂中文的日本人們,能夠精準的分辨出來台灣人、中國人與香港人,這就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了。
細問之下,他們告訴我:基本上說話溫柔小聲的一定是台灣人;嗓門有點大但是穿著時尚的一定是香港人;嗓門大到以為他們在吵架的就是中國人了。
但細聽中國人的對話,他們其實並沒有在爭什麼道理,也沒有著急上火的要搶話。觀察下來,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單純就是:講話大聲的中國人沒有考慮到別人。書中也經常提到的:缺乏公德心。然而這個概念是需要社會環境多數人都「同意」或是「有自覺」的,像我們會阻止小孩在公共場合吵鬧一樣。
講話大聲這個「傳統」,延伸到現代社會,又出現另一個我覺得也很不可思議的現象。疫情爆發之前,我可能一年要飛中國好幾次出差,中國很大,到了機場所在城市之後,經常要轉國內線飛機或者是高鐵移動到下一個城市。而無論是捷運、高鐵、飛機,真的隨處可見不戴耳機直接外放手機、平板聲音的人。我一剛開始還以為是少數,後來發現原來是多數。
不過,就像台灣人過去可能也是這樣,但是現在卻變成外國人區別我們跟中國人的指標。我記得,當時出差真的太累,在飛機上隔壁的人外放手機看綜藝節目時,我忍不住請他帶耳機,對方確實也改善了。有時候,某些觀念並不是故意的,只是沒有被意識到。
而為別人著想有時候其實是一種民主意識的影響,我們在民主當中試著學會尊重。中國人在這方面可能還需要緩慢的影響了,不過我覺得到別的國家看看,確實能夠改變很多人的想法,所以其實如果在工作上遇到行為比較清奇的中國人,在容許範圍內我其實也會告訴他們日本的習慣,很多人接受度也很高。至於香港朋友大嗓門,我只能說廣東話太有氣勢,有時候真的不是他們沒有考慮到別人(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103內容數
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日本媒體與評論家們是怎麼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與聚集了日本眾多新聞工作者網站ーJBpress達成合作,不定期翻譯國際觀點相關文章,期待帶給大家不同的視野與思考方式。 ※本專題文章皆為授權翻譯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波波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先說,我不是一個科幻小說忠實的讀者或是愛好者,但是《三體》真的很有意思。
柏楊1985年出版,曾經在當時引起廣泛討論的一本書。最近因為讀了《皇后之死》,好奇也就開始看了起來.......
「歷史上斑斑血跡,一開始便被野心家利用,扭曲顛倒,黑變成白,白變成黑,成了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奇觀」
「......抬望眼,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顆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楞楞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因為這一段,我忍不住在上班時,偷偷看完了整篇《樹猶如此》。想起了白先勇,再次翻開了《孽子》。
記得以前課本對於選讀的文章的作者介紹都只有寥寥數行,對於一生不得志、貶謫、流放這些字也不是十幾歲的自己可以想像的。
「看到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太陽下一個顏色,月亮下一個顏色,燈泡下又是一個顏色,這有什麼不對?說不定它本來就是粉白的被太陽照成胭脂色的呢!你們都看錯了,你們是瞎的。」
我先說,我不是一個科幻小說忠實的讀者或是愛好者,但是《三體》真的很有意思。
柏楊1985年出版,曾經在當時引起廣泛討論的一本書。最近因為讀了《皇后之死》,好奇也就開始看了起來.......
「歷史上斑斑血跡,一開始便被野心家利用,扭曲顛倒,黑變成白,白變成黑,成了一犬吠影,百犬吠聲的奇觀」
「......抬望眼,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顆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楞楞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因為這一段,我忍不住在上班時,偷偷看完了整篇《樹猶如此》。想起了白先勇,再次翻開了《孽子》。
記得以前課本對於選讀的文章的作者介紹都只有寥寥數行,對於一生不得志、貶謫、流放這些字也不是十幾歲的自己可以想像的。
「看到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太陽下一個顏色,月亮下一個顏色,燈泡下又是一個顏色,這有什麼不對?說不定它本來就是粉白的被太陽照成胭脂色的呢!你們都看錯了,你們是瞎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不好意思喔,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是獨立的國家。」 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婉轉處處有台腔。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人的心態,試圖解釋中國人的奴性如何讓中共統治紥根於中國人之中。同時,它也觀察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現行教育如何影響中國人對現況的認識。
Thumbnail
「不好意思喔,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是獨立的國家。」 一句話,說得鏗鏘有力,婉轉處處有台腔。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對於你來說,什麼叫作「外人」呢? 例如說,許多日本人在外出前,一定會穿扮梳妝整齊後才會出門。 但在台灣,許多人卻會在公車上、在捷運上擦口紅、整理儀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