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生長河 之北京篇 #平行時空 #不適應北京的幾個地方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在北京的那幾年,常常讓我有種平行時空的感覺

我本來就是個政治無感的人,2011年剛到北京時,
我連當時中國領導人是誰都不知道

第一年(2011)遇到胡錦濤最後一年,2012年習近平上台
新上任時,有一次我在出租車上跟師傅隨便聊天,當師傅開到鼓樓附近,隨口一說:「這一大片都是習近平的」

我順口說了:「誰?」

師傅懵了,轉過頭來吃驚的看了我一眼

我:「我外地來的,我不知道啊?」
這師傅想,怎麼會有人不知道習近平是誰
這就是當時我的政治水平

北京人很愛跟我聊兩岸政治的話題
部門同事,一位土生土長南城人,一位河北籍富二代,一位祖籍江蘇,三人都是北京大院長大,有北京戶口。

「果汁兒,我們要解放你們台灣」
「哪一天我們去到台灣,把你們幼兒園小孩全抓起來,改造要抓娃兒做起」,「解放你們台灣,留下林志玲一個人,留島不留人 」這類五毛小粉紅的言論,天天懟我,雖然其實他們人都不錯,對我也很好。

明明是友善的,但這就是他們跟人聊天的方式:每句話都懟你,每句話都要有髒話,我操來~我操去的,「各種吹牛逼」,北京人吊嗓子說話,台灣人說話用喉嚨,聽起來比較平,也比較小聲,台灣人完全居下風

早期不習慣這種文化差異,天天都覺得被罵/被冒犯,但我沒有表現出來,只是默默觀察。 北京人聊天就像打桌球,你懟我一句,我回你一句,看起來像互罵,卻是他們的『聊天藝術』,你回嘴,來點力道,他們會很開心,若我正經八百把這些話當真,就很無趣。

『果汁啊,你會不會聊天啊?』(*我以前的英文名字是Juice)

北京人愛跟你抬槓政治話題,我總是正面回擊,這讓我很快就從一個政治冷感,變成一個非常愛台灣/有著堅定政治立場的新台灣人。

我兩個韓國主管,Jimmy跟Sarah非常喜歡中國,從韓國大男人社會的角度看中國,「中國男人尊重女性」,比如中國男人願意在路上幫女朋友拎包,中國家庭中常常是男人煮飯(真的),這些在首爾都是很少見的,他們喜歡中國的自由自在:垃圾不用分類 / 穿著隨便/在路上可以隨便大聲說話 / 隨便穿越馬路 ~

我覺得好怪。我就一點也不覺得北京哪裡好?我在公車上,常常看見兩人吵架,男性不會因為對方是女性就禮讓三分,女人照罵照打,老人也是。女生沒有特權,長輩也是。

在中國常常一不下心就擦槍走火

我住在北京東邊的通州,每天擠著沙丁魚的公車去三環上班,擠到車門口階梯處都是無一空隙。於是沒幾天就會遇到這種衝突:

A:「你踩我腳了」
B:「……..」

A:「你踩我腳了!!!」
B:「……..」

A:「我X,你踩我腳了! 你聽見沒」
B:「X!不然我腳要放哪兒?」

動彈不得的兩人就這樣一路吵了17公里,吵到司機受不了了「別吵吵!再吵就給我都下去』

”是人與人的距離沒有界線“

中國有14億人口啊,一個北京城2千多萬,等於一個台灣人口,無法想像,
#不用力往前擠,你就上不了公交車。

#大澡堂習以為常
我同事告訴我,在大學宿舍洗澡要用『水卡』,有時候忘了帶,跟同學借一下也行,用同一個水龍頭,所以一起洗澡很正常,台灣女生一開始對這事就是大驚小怪。

#人多,前面來的人不會讓路,如果你不讓開,就撞在一起了;

#排隊的時候,排在你後面那人一定要用身體靠著你(不管男女),不能有空隙,否則就有可能有人擠進來,這不是性騷擾,而是一個慣性。所以如果我有行李箱,就用行李箱擋著,然後對方就自然的用身體抵著我的行李箱。

我就在這種劍拔弩張的環境下變成有點政治激進的

在中國居住的台灣人,也有很多人變得更親中,
覺得中國比在台灣舒服(或中國更進步)
就像我幾個「更愛北京」的韓國同事,喜歡在中國”可以隨便的生活“

「習」主政之後幾年,政治風格越來越明顯的時候,正好也是我在北京遇到人生挫折越來越多的時期,越是想大聲傳揚我反抗中國的政治理念,我有一個親戚長輩勸我,在社群網站上,不要說得太多/要保護自己,但我常常忍不住

有時候我還會問中國朋友:你們想不想聽我說說為什麼台灣人不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呢?從台灣人的角度/從我個人家庭背景,說我怎麼看台灣人的政治觀,據我所知,中國朋友們都還是從小被灌輸台灣人是同胞的觀念,所以,有時候我覺得我說這些,「很傷他們的感情」, 但我還是希望能表達,現在想想,這樣的舉動是有點危險。

比如一個我不喜歡的同事,問我:「怎麼申請台灣通行證」我就想趁機表達一下

我:「我是台灣人,所以我不會知道怎麼申請,你自己上百度查」

同事(查完百度):「怎麼那麼難啊,這還不是一個國家呀」

我:「誰跟你是一個國家? 本來就不是啊」

--------------------------------------
2018年,我計畫年底搬回台灣的那一年,有次我跟喜歡中國的韓國朋友Sarah,跟一位北京人談事情,這是談生意場合,我需要有談生意的公關意識:

Sarah中文很好,對方很欽佩的說:「怎麼韓國人中文說的這麼好』
然後轉頭看了看我: 『您也是韓國人嗎?』

我,感覺一下當時美好歡樂的氣氛,思考了一秒,不知不覺說了這樣欺騙良心的話:『我是中國人,來自台灣』
一瞬間啊,這位北京朋友臉上洋溢出溫暖又滿足的笑容
那眼神,就彷彿說著:我的同胞啊,你回來啦

Sarah知道我內心憤世嫉俗的政治立場,她很感慨的跟我說:『姐姐,你長大了』
人在江湖飄,我何苦要破壞她做生意的場合呢?


最後:我在北京,從來沒有聽過中國的國歌

主要是因為每年中國國慶十一,都是我回台灣的時候,不用去面對這個節日。

在某兩年,我跟一個非常要好的東北女生住在一起,她曾經邀我去看【天安門的閱兵排演】
當時我很直接告訴她,我沒有興趣,這不是我的國慶日

她對於我的固執非常難以理解「不就是一個節日嘛?」

我跟她說,妳不能理解,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這不是我的國家」我重複了這個論點。

然後,有一次我媽媽來北京看我,我因為工作忙,我朋友帶我媽媽逛北京,非常開心的一天,最後她帶我媽媽去了天安門看降旗典禮。

聽說天安門是用太陽上升/太陽下降的時間來升旗/降旗的,所以每天都有氣象人員給出一個時間,每天這個時間都不會一樣。

我朋友幫我媽媽拍了很棒的照片,然後邀請我們隔天再去看一次升旗典禮,
我又再次拒絕了,第一是不想這麼早起,第二:「又不是我的國家」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看待中國的差別心態說什麼: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而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
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雖然這幾年也讓我急速增加我對兩岸的知識,但有時候我也會很羨慕Sarah,一個外國人的單純(我說的只是Sarah,不代表所有外國人)

而說不定如果有一天我再回到那個地方,其實我會試試看用外國人的心態,跟我的中國朋友,一起看他們國家的升旗典禮。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ora是個問號的沙龍
12會員
22內容數
2022/11/08
【紀錄2019年一篇日記】漸漸走出教會的心路歷程 如果神允許亞當有犯罪的可能,祂也必須同樣允許所有人類去面對這個問題 信與不信/包含思考一切與祂有關的決定。 神如果真的創造free will for good,做為一個美好的禮物。而不是為了試探? 教會的教導,阻止/不允許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看
Thumbnail
2022/11/08
【紀錄2019年一篇日記】漸漸走出教會的心路歷程 如果神允許亞當有犯罪的可能,祂也必須同樣允許所有人類去面對這個問題 信與不信/包含思考一切與祂有關的決定。 神如果真的創造free will for good,做為一個美好的禮物。而不是為了試探? 教會的教導,阻止/不允許我們去思考這個問題,現在看
Thumbnail
2022/11/08
2011年我來北京的時候只有認識一個人:在台灣鵬泰面試我的韓國人Jimmy Jimmy部門叫做Part3,是我在北京第一群朋友,他們帶我去吃北京菜、去三里屯的夜店跳舞、帶我去滑雪。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見到從天空落下的雪,一下雪我開心的衝下樓看雪,同事還
Thumbnail
2022/11/08
2011年我來北京的時候只有認識一個人:在台灣鵬泰面試我的韓國人Jimmy Jimmy部門叫做Part3,是我在北京第一群朋友,他們帶我去吃北京菜、去三里屯的夜店跳舞、帶我去滑雪。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見到從天空落下的雪,一下雪我開心的衝下樓看雪,同事還
Thumbnail
2022/11/04
我從小就是一個逞强愛面子的女生,而且力氣很大,可以隨手輕鬆幫其他人開很緊的瓶蓋,從來不需要請男生幫我搬東西,而且以此爲榮。 好,這就是我一直以爲的原因,搬重物造成腰痛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是開書店的,從小我跟弟弟都要在店裏幫忙,兩層樓的書店,4樓是倉庫,一本國高中參考書的大小,我可以一次拿20本,上上
Thumbnail
2022/11/04
我從小就是一個逞强愛面子的女生,而且力氣很大,可以隨手輕鬆幫其他人開很緊的瓶蓋,從來不需要請男生幫我搬東西,而且以此爲榮。 好,這就是我一直以爲的原因,搬重物造成腰痛的故事。 小時候家裡是開書店的,從小我跟弟弟都要在店裏幫忙,兩層樓的書店,4樓是倉庫,一本國高中參考書的大小,我可以一次拿20本,上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字的力量可戰勝暴力,國際特赦組織發起的寫信活動,寫給世界角落所有政治犯,讓獨裁政府知道,人類文明存在著人類,筆桿子絕對能夠戰勝槍桿子。
Thumbnail
文字的力量可戰勝暴力,國際特赦組織發起的寫信活動,寫給世界角落所有政治犯,讓獨裁政府知道,人類文明存在著人類,筆桿子絕對能夠戰勝槍桿子。
Thumbnail
被前室友驅逐後的新生活,過了人生第一個十一長假,見識了彼岸與台灣一般的詐騙。因為食堂饅頭上報,想起童年的台灣,還有,高中校園外戴著斗笠小憩的父親。
Thumbnail
被前室友驅逐後的新生活,過了人生第一個十一長假,見識了彼岸與台灣一般的詐騙。因為食堂饅頭上報,想起童年的台灣,還有,高中校園外戴著斗笠小憩的父親。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Thumbnail
我常常在想,我跟Sarah在中國的差別: 中國是她覺得很有意思的鄰國,她喜歡這個外國,也用外國人的角度欣賞中國 中國對我是矛盾的存在,不是我的國家也不是鄰國,我常常忿忿不平的看待許多事情,常常比較/用有色眼光放大中國的缺點,也用有色眼光放大台灣的優點
Thumbnail
心理師聽完我的故事,跟我說:「你能是對權威過敏」 這句話讓我覺得好溫暖,「過敏」就是連醫生也沒有辦法的病啊,我接受它就好了不是嗎?
Thumbnail
心理師聽完我的故事,跟我說:「你能是對權威過敏」 這句話讓我覺得好溫暖,「過敏」就是連醫生也沒有辦法的病啊,我接受它就好了不是嗎?
Thumbnail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Thumbnail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Thumbnail
自從在成都生活與工作後,除了在那邊的一切是重新適應與體驗外,慢慢的重心轉移過去後,每每返台會發現對台灣的一些文化與人情事故,也是得重新適應與體驗。 距離感 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台灣時,人與人之間實體的距離與心理的距離,都會保持著一定的「舒適」間隔。這讓習慣了的自己與身邊一眾朋友都發現到了大
Thumbnail
自從在成都生活與工作後,除了在那邊的一切是重新適應與體驗外,慢慢的重心轉移過去後,每每返台會發現對台灣的一些文化與人情事故,也是得重新適應與體驗。 距離感 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台灣時,人與人之間實體的距離與心理的距離,都會保持著一定的「舒適」間隔。這讓習慣了的自己與身邊一眾朋友都發現到了大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以前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憶起自2008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了學校的中國參訪交流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與”中國人”這個廣大的概念,那時匯率是在3.8~4之間,相比於現在絕對是進場布局
Thumbnail
以前與大學朋友抱怨,現在中國經濟這麼好,為何當時的我們沒有把握去那邊發展?如果當時早去了,可能現在就不用在台灣為了幾塊錢發愁了 憶起自2008年開始,連續3年參加了學校的中國參訪交流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與”中國人”這個廣大的概念,那時匯率是在3.8~4之間,相比於現在絕對是進場布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