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權失格,談《電視低能》這件事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日本也是從低能開始的,台灣新聞的未來在何處

  你看電視嗎?現在的年輕一代可能搖頭,看電視已經變成出門到小吃攤販吃飯才會沒事看看。在台灣隨著網路普及過後,電視的黃金時代和優勢面對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很有趣的是過往電視兒童世代長大的觀眾也漸漸的不看電視了,這是為什麼呢?與日本頗有淵源,曾任於富士電視的國際顧問陳弘美著作《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讓讀者可以一窺究竟為什麼日本電視新聞可以在網路發達後的二十一世紀存活下來,其中的理由和做法是什麼來做出一一分析,其中又以日本著名的「雜聞秀」和「新聞媒體」兩種不同性質的電視節目來說明,日本的電視台究竟是怎麼從「笨蛋的盒子」轉變成「知識的寶庫」。

  我曾短暫的在電視台擔任美術設計,負責過大大小小的節目美術,故在電視台這塊雖然不是熟門熟路,但也非不陌生,至少比一般沒進過電視台的人了解裡頭的生態,網路的企劃朋友目前還在電視台沒日夜的加班,而我已經逃出被稱之為「日落產業」的電視圈,轉換到另外一個跑道上頭。而對於陳弘美所著《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一書裡頭的內容有些共鳴點,這本書裡點出了為何台灣電視漸漸沒落與觀眾的流失,不是觀眾不看電視,而是電視讓觀眾不想看了。

  因為作者熟悉日本電視台,故書中都以日本節目為例子。而這本書主要探討的重點是放在「新聞」和「新聞節目」上,我想這是對台灣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台灣很大的一塊亂象就是在新聞上頭,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新聞亂源而打消觀看電視的念頭。書裡描述關於日本電視型態的轉變,如何從「一億個電視白癡」日本低能電視時代走到目前深入報導之中與監督政府的記者和新聞本份,讓讀者可以了解到日本的新聞節目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高水平。

  書裡有許多章節點出很多台灣目前的問題,許多的確都是現代人對於電視反感的理由,如節目中的報導內容空洞、難以理解的讓人不知所云,書中以日本的「雜聞秀」為例子,本來是以明星八卦和雞毛蒜皮小事為主軸收視每況愈下的節目,卻在一次讓節目製作人意外的發現,原來觀眾喜歡的並不是聳動肉慾的內容而是可以透過電視理解複雜又深論的知識,解說這些艱澀的事物反而讓收視率大幅提升,尤其如果又跟時事有關的話,這讓日本電視台了解到一點:

  觀眾不是笨蛋,不是你餵什麼他就願意吃什麼。隨著知識水準逐步提高,電視觀眾也受不了太過低能的節目類型,而這也是日本電視新聞轉變的起步點。如果用簡而易懂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困難的事物,如何找出社會弊端和日常中不被注意但卻重要的小事情,比起外星人和神祕生物,這些日常和社會科學反而有更多人喜歡和接受,舉個台灣知道的例子,在2016年時網路瘋傳一段日本節目完整解析台灣太陽花學運和總統大選的報導,讓許多網友嘖嘖稱奇驚訝日本為何會對台灣時事如此理解?這就是目前日本「雜聞秀」的威力和特色,幫助一般民眾也可以快速了解複雜的內容,當了解後不知觀眾感興趣,同時雙方也能獲得相對的成就感。

 

  《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一書中有許多篇幅都完整的解析關於日本的新聞節目用了什麼手法,或是主播講話的口氣和怎麼誘導觀眾了解事情的真相和逐步追查後續,而來對比台灣的電視新聞和新聞節目應該改進之處,其中有提到關於NCC的問題,作者認為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並沒有從威權時代畢業,它並不是一個為人民閱聽把關,而還是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教育人民和限制電視的政府機構,並且淪為政黨威嚇工具如同兵令軍紀的莫名單位。

  人民該拿回第四權,而電視與網路媒體其實同樣應當為人民第四權發聲,而不該淪為浮誇與造假的工具,書中敘述例子關於核能電廠的知識,台灣位於地震帶卻對核能的危險或是應變一無所知,其地方政府與人員的無知程度也讓國際核能組織訝異,如同全球早已有新的核能危機後的安全範圍新版本,台灣卻還是以舊版本來規劃逃生藍圖,並且不透明的核能和廠房資訊,也讓人想為何沒有一個記者和電視節目願意追查發聲,反而丟給非營利組織去對付龐大的台電?

裡面許多的新聞知識和做法的確值得我們了解和有一個逐步改變的方向,但在閱讀完《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一書後,其實也有許多日台國情不同的盲點和各複雜的問題:

1. 裝睡的人叫不醒。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書中提到許多電視新聞媒體倫理,還有電視台應當製作節目的方向,製作一個淺顯易懂的深論節目類型,不要汙衊台灣現代大眾的知識水平。但我相信以台灣過去如此關注日本又有許多留美留歐的學者和知識份子,不可能不知道台灣內部的新聞問題,那到頭來是電視台不會製作還是不願製作?台灣電視台決策的高層怎麼會不想製作賺錢的節目,而不斷虧損卻也不願改進,這只能說保持目前的狀況也許有某種利處,這是對電視台或個人就不清楚了。

2. 名嘴第四權?這是永遠的台灣笑話

《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中雖然有一章節為「不再綠盲、藍盲—無色「公民社會」解盲。」來呼籲說台灣太過於偏重非黑即白的政黨盲從,作者陳弘美的確有意認為台灣民眾要靠著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隨政黨隨波逐流,但同時卻在前面的文章段落贊揚關於姚立明和周玉蔻等名嘴,實在矛盾,台灣網民或民眾都清楚的知道民嘴是最會隨波逐流的與帶風向又很失敗的代表,台灣真正的第四權反而落在網路無名的網民之中,對於該段落面對2018年的至今只能說是本書的一大敗筆,並不是無黨籍就能解盲。

3. 「動畫」一詞嚴重的誤解

在書中,《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不止一次而是多次的表態說,電視新聞的高尚性,但卻在後面加上那是新聞不是「動畫」一詞。雖然我不知道陳弘美女士對於動畫是否有偏見,或是她認為動畫就是只有《海賊王》、《火影忍者》這類少年戰鬥動畫,顯然是一位完全不了解動畫的人,為了凸顯新聞的高潔而將最貼近平民文化的動畫作為反向對比,這點是整本書讓我最無法接受之處,如果書中大利的說著「雜聞秀」化繁為簡讓一般民眾都可以輕易了解,那麼動畫中以故事和娛樂來表達其中寓意又有何不同呢?

4. 記者的價值,台日兩樣情的職業身份

如同書中說的:「在日,記者代表著一個自傲與專業的職業。」書中敘述諸多日本記者如何腳踏實地去追查事情的真相,事可以讓台灣記者效仿的,但有更多的記者卻只能準照「上頭」的指示報導行車紀錄器與打架,上面決策報導低俗的新聞,要記者寫聳動標題,但接受民眾批評的卻是基層記者,更重要的是在薪資或世俗的眼光中,台灣記者找不到成就,如同台灣底層職軍的困境一樣,裡外不是人。這是台灣社會與高層所對於該職業的傷害,而一個只會受到傷害的職業,自甘墮落遠比振作要容易。

  故,我從來不認為台灣的電視產業是不知道怎麼改進,而是它們絲毫不想要改進。如同書中提到關於NCC的威權時代遺毒,台灣電視台其實也不過是毒性較少難以顯見的威權角力,台灣電視台高層否決掉新一代的創意,不是以專業,而是以自己在業界多久來顯示我權威和喜好,還有那不給人知的私人利益,書中談論許多相當美好且對台灣新聞環境的啟許,引用許多日本新聞節目的製作流程與方式,但卻避談了台灣政黨如何影響台灣的新聞節目方向,而導致偏頗和歪理,才是觀眾真正流失的主因。

  台灣並不是不知道如何做出好報導,不然台灣的紀錄片不會讓世界讚許,許多公視專題也不會那麼讓人想深嘆下去,又或則網路上的電影分析不會那麼有梗和井井有條,是不會改還是不願意改,是要繼續以為民眾看不清政黨操弄,實質每位觀眾已經不想在看那明顯露出狐狸尾巴還得裝瘋賣傻的節目,才會放下手中電視遙控器。電視低能我們損失什麼?民眾損失的只是一個選擇,而擁抱新興媒體的平台,電視低能損失的只是電視台自己搞爛的公信力,別奢望要全民負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2會員
858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言 在綜藝娛樂媒體這行業也一段時間,傳媒跟新媒也都待過,這段換了個環境生活(離開台灣),參與這裡娛樂活動跟看了這裡的很多節目,發現了台灣綜藝娛樂媒體現在的一些問題(比較是著重於在綜藝部分),在這分享一下我的觀點與觀察。 7大困境 1.內容傳不出去,只鎖在台灣市場 台灣的內容往往,都只留在台
Thumbnail
前言 在綜藝娛樂媒體這行業也一段時間,傳媒跟新媒也都待過,這段換了個環境生活(離開台灣),參與這裡娛樂活動跟看了這裡的很多節目,發現了台灣綜藝娛樂媒體現在的一些問題(比較是著重於在綜藝部分),在這分享一下我的觀點與觀察。 7大困境 1.內容傳不出去,只鎖在台灣市場 台灣的內容往往,都只留在台
Thumbnail
"對大部分人而言,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他們居住的場所,另一個就是電視機。" 這是出版於1985年的小說《白噪音》中的一句話,這本小說裡不斷提到了當時的各種媒體,報章雜誌、收音機、電視,尤其是電視,作者用文字描述大量的廣告。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我從沒想過電視對我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對大部分人而言,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他們居住的場所,另一個就是電視機。" 這是出版於1985年的小說《白噪音》中的一句話,這本小說裡不斷提到了當時的各種媒體,報章雜誌、收音機、電視,尤其是電視,作者用文字描述大量的廣告。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我從沒想過電視對我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幾十年前電視發明並且很快擴及全世界時,很多人預言只有聲音沒有影像的廣播很快就會被淘汰,但是結果卻是這兩個工具並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保有一席之地。當人們坐下來的時候眼睛搜尋著影像,在行進中,不管是開車、走路跑步、搭捷運,空下來的耳朵就聽節目。
Thumbnail
幾十年前電視發明並且很快擴及全世界時,很多人預言只有聲音沒有影像的廣播很快就會被淘汰,但是結果卻是這兩個工具並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保有一席之地。當人們坐下來的時候眼睛搜尋著影像,在行進中,不管是開車、走路跑步、搭捷運,空下來的耳朵就聽節目。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專注力左右了人的靈性生活 社科小常識: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是線性順序、片段式的 應用小撇步:提防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專注力左右了人的靈性生活 社科小常識: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是線性順序、片段式的 應用小撇步:提防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Thumbnail
一個不受歡迎而差點被腰斬的早晨新聞資訊節目,一個事業走下坡的新聞主播,一個充滿災難的早上,用一個喜劇的手法來討論什麼是新聞的價值,這就是一套日本的電影グッドモーニングショー(港譯《早晨! 動新聞》)。 以往,我們看過不少日本以新聞業為主題的電影和劇集,無論是ニュースの女(港譯《新聞女郎》)和《TOP
Thumbnail
一個不受歡迎而差點被腰斬的早晨新聞資訊節目,一個事業走下坡的新聞主播,一個充滿災難的早上,用一個喜劇的手法來討論什麼是新聞的價值,這就是一套日本的電影グッドモーニングショー(港譯《早晨! 動新聞》)。 以往,我們看過不少日本以新聞業為主題的電影和劇集,無論是ニュースの女(港譯《新聞女郎》)和《TOP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如今這個社會中,因為網路的發達,媒體製造議題及傳播的能力範圍越來越大,但是近年來無論是台灣媒體還是全球,由於媒體第四權的權利,許多人開始批評對於新聞未經查證,不負責任的態度感到不信任甚至憤怒,那麽是什麽造成媒體的問題呢?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容易取得訊息,科技的進步,媒體也容易傳送消息,甚至,你我都可以是自媒體。 這樣的改變,使我們更輕易看見世界的脈動,但是,訊息的真偽也越來越難區分了,如何成為一個能辨別訊息真假的閱聽人,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Youtuber呱吉的一支影片,看出現在自媒體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已經很大,甚至凌駕於傳統媒體。當傳統媒體背叛了「第四權責任」也拋下了第四權的優勢,無視假新聞的問題而選擇流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我想從一個Youtuber呱吉的一支影片,看出現在自媒體對於社會的影響力已經很大,甚至凌駕於傳統媒體。當傳統媒體背叛了「第四權責任」也拋下了第四權的優勢,無視假新聞的問題而選擇流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