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專注力左右了人的靈性生活
社科小常識: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是線性順序、片段式的
應用小撇步:提防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前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
(續上一篇)無論是電影、立體派,還是之後在二十世紀進入每一個家庭的電視(英文所謂的「沙發馬鈴薯」大概就是被電視害的),都深刻改變人類接收資訊的基模。二十世紀之前,人類依賴閱讀和聆聽來接收資訊,讀報紙、看漫畫、聽電台廣播。文字論述起承轉合,條理分明,是一種線性邏輯;漫畫是用圖畫來說故事,每一格圖畫是故事的一個片段,讀者從一個片段跳到另一個片段,需要按順序,視覺的移動需要經過一段距離;聽廣播作為接受資訊的方式,步調慢、密度低,聽同一個播音主持說話一兩個小時,更會讓人打瞌睡。以上媒體塑造出一種線性順序、片段式的基模,人類藉此接收資訊。
影音時代的資訊基模
可是,電影、電視風行全世界之後,人類接收資訊的基模很快就改為同時性,在同一瞬間,資訊以綜合結構顯示(影像和聲音),觀眾能夠縱觀全貌。假設有一則新聞,講一個富二代開超跑撞死人。用文字報導的話要花個兩三百字,來個「倒金字塔」的標準寫作手法,慢吞吞的才把事情初步交代。電視新聞畫面就不一樣了。有攝影師在現場拍下最「吸睛」的、最煽動情緒的畫面,時間、人物、地點、聲音一眼就看到。或者電視台剪片的人,就把監視器的錄影,跟現場片段交叉播放,充滿動感、現實感。
資訊科技時代:失控基模!
電影、電視所塑造的同時性、綜合性基模,在今天的資訊科技時代進化到極致。以新聞報導為例,我們打開一般的電視新聞,同一時間只能收看一則新聞的片段,頂多加上螢幕旁邊的廣告、跑馬燈文字。到資訊科技時代,我們打開手機、電腦,要收看同一則新聞,就可以選擇不同個人、媒體機構的直播、整理或評論,接受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資訊轟炸。我們自己更是「自媒體」,打開手機直播或錄影,再分享出去,共同參與塑造觀眾接收資訊的基模。
於是,專注力崩潰了
上述資訊科技時代的現象正好呼應我之前引用美國心理師巴蒂博士的臨床觀察。同時性、綜合性的基模很可能與巴蒂所提到的「過量科技」有相關(correlation)。例如我們睡前無聊打開YouTube,發現富二代開超跑撞死人的新聞,好奇點進去看個三分鐘。看完之後片段下面就自動幫們「推薦」一連串相關、無營養但能勾起我們好奇心的片段,包括那個肇事富二代的炫富黑歷史、肇事超跑的性能、交通事故的法律常識等。本來滿足我們八卦心態的三分鐘,最後讓我們賠上一小時的休息時間;更糟糕的是我們腦袋被「訓練」接受強烈的視聽刺激,大量分泌多巴胺。這種「訓練」讓我們的腦袋習慣成自然,即使睡前有空檔,也不會有耐性和專注力來進行讀經、禱告、靈修等靜態活動。如果以上論述成立的話,那麼IG也就是同樣藉著塑造我們吸收資訊的同時性和綜合性基模,降低了我們對靜態活動的專注力和耐性。
好事變壞事?
回應之前我對IG正面的評價。IG等資訊科技作為媒體,不但有效、廣泛地把我們的身體延伸,更把我們的喜好、習慣延伸,是人性的延伸,也是「人性智慧」的展現。正如我們雙手把好吃的食物送進我們嘴吧裡(被主體運用的手段),以滿足人性的口腹之慾(滿足我們作為有慾望的主體);IG作為我們眼睛的延伸,藉著光電的速度和網路之無遠弗屆,把無數好看的照片、影片送到我們眼前,滿足人性眼目之慾。
客體媒體手段,改變主體慾望
可是,實際上,我們作為主體的慾望、對資訊的喜好,以至靈性習慣,卻反過來被所運用的手段(服務我們的媒體)改變、塑造。對多巴胺上癮、沉迷滑手機、靈修時睡著等還是其次,更值得關注的,是IG等資訊科技正改變和塑造我們,一步一步侵蝕我們的自由。下回討論科技如何威脅我們的自由。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