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人與土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幾十年前電視發明並且很快擴及全世界時,很多人預言只有聲音沒有影像的廣播很快就會被淘汰,但是結果卻是這兩個工具並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都保有一席之地。當人們坐下來的時候眼睛搜尋著影像,在行進中,不管是開車、走路跑步、搭捷運,空下來的耳朵就聽節目。

以前不管是電視或廣播,這些大眾媒體分配有限的頻譜資源,所以擁有頻道或節目都是很不容易的事,直到這十多年網路促成「自媒體」的產生,再加上這幾年免費的直播與podcast,人人都可以經營自己,人人都是個媒體。

十多年前有個機會主持一個廣播節目,名稱為「人與土地」設定以環境守護與自然保育為主軸,鑒於當時大眾媒體相關的節目並不多,所以我還蠻珍惜這個機會,節目以訪談為主,邀請在台灣這塊土地認真生活的行動者接受訪問,曾經我也試過幾次自己面對麥克風的獨白,但是覺得不太自然,還是跟來賓聊天比較自在。

通常我不會準備題綱,說好聽是希望在最自然的互動中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但事實是我太忙,真的也沒有時間預先擬好題綱給來賓準備,但是雙方都空手來要在麥克風前講一個小時的話,還要讓聽眾覺得有收穫,有時想想,還真令人捏一把冷汗,至少我必須非常專注,才能捕捉到來賓意猶未盡或言語之外的感受來追問。

另外心裡還有一個黑洞,因為從小總是被周邊的親朋好友取笑我的口齒不清,一方面是台灣國語,另一方面是講話太快,很多字音就不見了,所以我不太敢聽自己的錄音或錄影,所以主持的十多年廣播節目及五年的電視節目,還有不計其數別人錄我的演講,拍我的影片,我統統不敢看,不敢聽。

倒是最近因為好朋友的女兒編的戲劇節目最近在公視及一些串流平台播出,我在廣播節目中訪問這位新銳的編劇,同時也打算在每集播出前寫一篇文章幫忙推廣,因此第一次仔細聽了自己的節目,結果發現好像還不錯,我的聲音沒有自己想像中恐怖,臨場反應所提出的問題及與來賓的互動似乎也還可以。

節目長度雖然是一小時,但是扣掉片頭片尾及中間的音樂與廣告,實際訪談時間是四十分鐘,節目播出後,製作人會再稍加剪接後掛在網路上,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收聽,製作人會把實際訪談的四十分鐘再剪成三十分鐘左右,聽起來就更緊湊了。

前一陣子曾經在臉書的私訊裡收到一位朋友的來訊,說她在家坐月子的時候,把我十多年的節目,全都聽完了,嚇了我一跳,也謝謝她的捧場,盼望所有收聽節目的朋友,能從這些來賓努力生活的態度中,帶給我們一點希望和信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2025/05/08
  卡珊德拉是特洛伊戰爭時代的女巫,命運讓她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天神卻又詛咒她,將沒有人會相信她的預言。     或許這就是身為先知的痛苦,當然,在這個時代,先知也許是化身為科學家,記者,或者關心社會的革命家或環保人士吧!面對即將來臨的災難大聲示警,卻沒有人相信或理睬,這種心理壓力與折磨,從古
Thumbnail
2025/05/07
英國愛丁堡大學曾經彙整了近年世界上有關學習成就的兩百多個研究來加以分析,發現影響學業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與勤奮盡責,這兩個在課堂上常被忽略的特質,我們最看重的智力不是唯一的關鍵。     所謂勤奮盡責意思是指能夠準時上課與完成作業。     好奇心是有效學習的動力,可惜的是,很多老師為了趕進
Thumbnail
2025/05/07
英國愛丁堡大學曾經彙整了近年世界上有關學習成就的兩百多個研究來加以分析,發現影響學業成績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奇心與勤奮盡責,這兩個在課堂上常被忽略的特質,我們最看重的智力不是唯一的關鍵。     所謂勤奮盡責意思是指能夠準時上課與完成作業。     好奇心是有效學習的動力,可惜的是,很多老師為了趕進
Thumbnail
2025/05/06
  從孩子的學習領域,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可以從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來著手。   可是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地說,我對自然一竅不通,該怎麼辦?必須請老師來上課嗎?    寫《寂靜的春天》、也是世界環保運動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曾經說過:「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的
Thumbnail
2025/05/06
  從孩子的學習領域,包括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都可以從引導孩子接近大自然來著手。   可是有許多家長會擔心地說,我對自然一竅不通,該怎麼辦?必須請老師來上課嗎?    寫《寂靜的春天》、也是世界環保運動啟蒙者,瑞秋卡森女士曾經說過:「假如我能向好心仙女祈求一個願望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專家說的都是對的嗎? 在臺灣,這現象真的很普遍。你有沒有注意到,早上新聞上出現某個專家說了什麼,大家就會照做?很多人不會去驗證,只會說:「你知道昨天看電視,那個誰講了什麼。」然後這樣傳出去,大家都會照做...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專家說的都是對的嗎? 在臺灣,這現象真的很普遍。你有沒有注意到,早上新聞上出現某個專家說了什麼,大家就會照做?很多人不會去驗證,只會說:「你知道昨天看電視,那個誰講了什麼。」然後這樣傳出去,大家都會照做...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Thumbnail
《廣播製播人才培訓》 小時候夢想著當廣播人員, 會跟同學約好週末在家一起玩廣播,當時會拿錄音機,錄下聲音。 我們會唱歌, 也會講故事, 更會聊生活。 求學時, 有個機會上廣播電台時, 老師告訴我把機會讓給同學, 我很乖的聽話了, 不過也有深深的失落, 但我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