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六):膚色的界限 在監獄內,不同種族、國籍的所員會互相凝聚成一個生活圈子,非洲、印度、南亞裔等不同膚色的所員,在監獄內一律稱為“ON〞(other nationality),越南籍的會自己坐在一圍,「桂枝」(本地人)就按社團背景而坐。在監獄內,種族融和的程度也是相當的低,當中有客觀文化上及制度上的原因,不同國籍的所員甚少聚在一起。在新人組則是例外——由於人少,大家在荔枝角有相處過一段時間,各人都有一定的認識,同組不同國籍的人也融洽相處。Max是新人組內唯一的ON,比我高一個頭,經常掛一個靦腆的笑容,整天睡眼惺忪的樣子。來到塘福時,「髮仔」(負責剪頭髮的所員)把他的兩三吋長的典型非洲捲髮鏟掉,害他納悶了幾日。他會說的廣東話也是監獄最常出現的單詞——自己的號碼和粗口。學語言都是由髒話學起吧,別人罵他的話都聽得明白,自然不會吃虧。 他是我在監獄唯一一個有深入交談的ON,在期數工作時,由於各生活圈子的人作息太分割,我也沒有主動去突破這種默認的社交秩序。Max是從剛比亞來,23歲,曾在英國留學,因此英語比較好,令我們溝通無礙。在新人組夜晚回倉休息時,我們聊起各自的情況。新人組所在的睡倉又叫「鼻鼾倉」,除了新人外,還會與有大聲鼻鼾而打攪到其他倉友的所員、也有些是不受歡迎人物。新人倉大小與之後入住的睡倉相約,約有12張碌架床,卻只有10數個人居住,囚室空蕩蕩,住起上來挺舒適。房間也剛翻新,廁所連浴室也乾淨和運作良好,至少不會有一鼓尿羶味,抽水系統也運作正常。 Max有次找我聊天,聊到他被定罪檢控的詳情。他一腔怒氣,稱是被警誣蔑,辯護律師由勸他自首,與控方外聘律師屬同一律師樓。又稱自己的家庭背景屬小康,根本不屑鋌而走險運毒。事件真相如何,難以從隻言片語得知,例如大律師屬自僱行業,來自同一律師樓也不代表會互相合作、「打龍通」。但Max為人真誠,警隊出現操守或制度性針對少數族裔,亦非無矢放的。甚至在法庭,也有可能因為偏向信任警隊,多將警察列為「誠實證人」,而對對簿公堂的少數族裔存有偏見。當然,現時沒有任何確實證據,但也不能完全抹除這種可能:眼前的Max和他的同鄉,正是在社會上無法發聲,甚至無人施予援手的一群。這樣的弱勢,受到種種的制度性歧視或傷害,真的很難想像或相信嗎?歷史和社會觀察告訴我們,這是非天方夜譚,例子俯拾皆是。 參與社運、爭取社會公義,多不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爭取權益,更需要關着在社會旮旯的弱勢,探討他們有沒有被社會保障忽略,甚至施加傷害。文明的社會不但體現在施政以民為本,更着重對小眾權益的保護,確保社會上公民、每個人都有尊嚴生活的權利。Injustice anywhere is injustice everywhere,永恆的警惕是自由的代價。 可惜,在新人組後,我便與Max分道揚鑣,他在塘福的上半部(上圍),我在下半部(下圍),再無法見面交流,難以深入了解他的故事。間中我在「天梯」上落時碰面,互相打招呼,卻苦無機會再去多問一點他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