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觀察】台灣的中國大辯論結束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隨著貿易戰的爆發,美中關係在近期急轉直下,很多國際情勢觀察家都不約而同的提到,美國社會對於中國問題的大辯論似乎已經告一段落。簡單來說,就是過去美國社會如何看待中國,一直存在著很大的歧見。有許多人認為中國將會是美國未來的頭號對手,但也有另一派的學者主張,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將會逐漸融入世界經貿體系中,未來可以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而不是戰略的挑戰。視中國為戰略夥伴的看法,在過去近二十年間特別有市場。主要的原因在於中國極為成功的改革開放政策,不止讓經濟成長快速,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這不只讓世界各國爭相進入中國投資掏金,也讓美國各界普遍認為尼克森與季辛吉所聯手打造的中國政策是正確的方向,因此一直沿續著這樣的政策,直到歐巴馬政府的時代。

但川普從上任前就對中國磨刀霍霍,不斷強調兩國的貿易問題已經到了不可不解決的地步。雖然川普在上任後的第一年,因北韓核武問題而極度仰賴中國配合施壓,不過北韓情勢目前正在快速的轉變,金正恩宣布願意放棄核武試爆與飛彈發展計畫,並在高峰會中與南韓達成共識,將在今年內正式結束韓戰,這讓川普可以將重心拉回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問題上。川普近日一連串的出招,已讓許多人開始擔心,兩大強權的經濟對抗,是否會引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而除了在經濟方面外,白宮所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也首度將中國與俄羅斯並列為美國的未來競爭對手,再加上川普政府內的鷹派官員紛紛到位,都讓人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氛圍。因此許多觀察家目前都傾向認為美國社會對中國的歧異看法已趨於統一,開始覺得中國不可能會改變,反而會隨著國力的增強,進一步的破壞目前的國際體系並傷害美國的利益。

其實這樣的看法,在中國推出亞投行、一帶一路等政策,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時,就已經開始漸佔上風,而等到習近平修改憲法,廢除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後,更是達到最高點。甚至有些學者認為美中貿易戰只是揭開美中兩國對抗的序幕,未來的情勢將更為接近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強權對峙的情況。那如果這樣的看法是正確的,將會如何影響台灣?事實上,如果長期觀察台灣社會內部的統獨或藍綠爭端,其實圍繞在歷史情感與文化臍帶上的份量非常之小,即便是深藍統派的論述,也大都圍繞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武力威脅上。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且市場廣大,台灣必需要加快與中國市場整合,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並且強調中國的武力遠遠比台灣強大,台灣沒有對抗的本錢,獨立建國是不可能的政治幻想。深藍統派的這種理論在二○○八年左右來到頂點,甚至進一步認為,未來美中兩大強權將共管台海,而這種論點的某些部份與當時美國社會對中國的主流看法有許多極為相似的地方。

但綠營獨派則一直認為,中國是威脅而不是機會,並覺得中國不可能因為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而改變自身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絕不可能變的更為民主與開放,並且直言中國就是美國未來的對手,歐巴馬政府的中國政策是極軟弱且不負責任的。就某些角度來看,台灣內部的藍綠之爭,與美國社會的中國大辯論其實有異曲同功之妙,彷彿就是兩大陣營的延伸。許多人或許會將台灣的藍綠之爭,視為是台灣內部親中派與反中勢力的對抗。但是千萬別忘了,國民黨政府其實才是長期受美國扶植,極端親美的政黨,在馬英九執政時,一樣視對美關係為執政的外交重點。國民黨一邊擁有親美的歷史淵源,另一方面又積極與中國建立關係,而這樣的情況其實就反映出在國民黨執政時,所代表的是「視中國為戰略夥伴」的這一派看法。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台灣的藍綠之爭,其實是美國內部這場中國大辯論的另一種呈現。那如果美國內部的中國大辯論真的已經結束,未來視中國為戰略對手的一方將逐漸成為主流論述,並影響「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那對台灣社會內部的藍綠之爭將會有何影響,就很值得觀察了。或許武斷一點來說,綠營能全面執政,綠大藍小的板塊逐漸形成,除了台灣內部的學運等因素,其實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國際情勢的微妙變化。而有趣的是,美中關係是好是壞,對於台灣會有什麼影響,台灣媒體的論點倒是出奇的一致。認為美中關係良好時,台灣勢必會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美中關係發展的絆腳石,美國為了避免與中國衝突,可能會選擇犧牲台灣的利益。而當美中關係不佳時,認為美國會打台灣牌,甚至拿台灣當籌碼與中國談判,也可能會犧牲台灣的利益。但這樣的兩種說法很明顯有邏輯上的矛盾,只是為了宣揚美國一定會出賣台灣的這種既定立場,這不是可以拿來當政策討論的論述。

或許台灣應該要注意的是美國這場大辯論的影響性與未來可能發展,是真的已經有了定論而結束,還是只是因為川普上台而暫時呈現一方略佔優勢的情況,而如果川普連任失敗,或是兩任以後改由不同黨派上台,這樣的結論會不會出現任何改變,這才是台灣政府所應該注意的。不過或許就因為台灣的藍綠陣營分別代表了美國的這兩派不同思維,導致無論是藍營執政或綠營執政,都有其偏聽的問題,很難公允的就不同的情勢,調整自身的策略。這導致當台灣的執政者與美國當時的主流論述不同時,台灣就變成了「麻煩製造者」,陳水扁政府時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如果因此認為陳水扁政府時期的政策是完全錯誤的,於是避免採取較為主動積極的政策,處處自我設限,那可能會錯過良機。畢竟沒有錯誤的政策,有的只是錯誤的時機。但如果也不管外在情勢如何,只覺得無論如何一定要立即公投建國,那也未免太不負責任。庫德族與加泰隆尼亞之前的公投獨立失敗,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很值得台灣人借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日隨著前美國總統川普勝選,將再度重返白宮,要如何制定與佈局策略,關係到國際間的各國彼此發展,牽動著全球產業結構變化,在這前瞻的探討上事涉複雜的美臺關係,以往雖然雙方之間有著緊密的合作,但因為川普本身以商業利益為主要因素,致使對臺的政策實屬難以捉摸,
Thumbnail
近日隨著前美國總統川普勝選,將再度重返白宮,要如何制定與佈局策略,關係到國際間的各國彼此發展,牽動著全球產業結構變化,在這前瞻的探討上事涉複雜的美臺關係,以往雖然雙方之間有著緊密的合作,但因為川普本身以商業利益為主要因素,致使對臺的政策實屬難以捉摸,
Thumbnail
探討了美國的策略、民進黨的內部勢力及中國統一意圖如何影響臺灣的未來。美國在亞太的利益、民進黨的「臺獨」立場以及中國的「和平統一」要求交織成影響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認為,民進黨分裂主義不僅威脅臺灣的安全與發展,還加劇了兩岸的對立局面。未來若推動和解對話,可能為臺灣帶來更大的國際空間和發展機會。
Thumbnail
探討了美國的策略、民進黨的內部勢力及中國統一意圖如何影響臺灣的未來。美國在亞太的利益、民進黨的「臺獨」立場以及中國的「和平統一」要求交織成影響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認為,民進黨分裂主義不僅威脅臺灣的安全與發展,還加劇了兩岸的對立局面。未來若推動和解對話,可能為臺灣帶來更大的國際空間和發展機會。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Thumbnail
2020/11/6 舊的紅線是單一指標:臺灣法理地位改變,這雙方都容易把握與規避。新的「紅線區間」定義權恐將在對岸:從台美關係升級、攻擊性軍售、駐軍建制化到社會脫鉤措施等等,都可能是指標。兩岸若在區間中繼續累積誤解,也將更硬化北京拉掉三角、單邊解決的決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