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少年有點煩》沒有害怕,哪來的勇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4年,李察林克雷特以《年少時代》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這部風格清新的電影講述主角由六到十八歲的生命歷程,而導演真的就花費了十二年,並找同一批演員來拍攝這個橫跨十二年的故事,因此我們真實地看到不只少年,也看到旁人的成長與改變。對我們而言,這是新的電影拍攝手法,是特殊的觀影體驗。

挪威導演阿斯洛霍姆的《奧斯陸少年有點煩》則是她利用八年的時間,記錄兩個兒子的成長,在片商的宣傳手法上,會將之稱作挪威版的《年少時代》,就連海報的設計也如出一轍。但不同的是,《年少時代》畢竟是劇情片,難免會有刻意而為的鑿痕;《奧斯陸少年有點煩》則屬於記錄片,其情感的流動顯得較為真摯自然。

網路社群軟體發達的年代,我們看見許多「曬兒魔人」應運而生,無論帶孩子到什麼地方玩、吃什麼東西,都要打卡、拍照,那是在展現為人父母的驕傲,是一種做秀的性質,對他人而言其實不具太多意義、很難產生共鳴。而本片除了「曬兒」之外,身為母親的導演也藉此回顧了自身的成長,對於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有著深刻的反省與探問。

影片中,導演帶著兩個兒子回到自己成長的濱海小鎮,述及自己家族百年來以補魚為生、與大海搏鬥的傳統,其中還穿插了某一次船難的影像紀錄。另外,她還提到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藉此以表達人要勇於做夢,要無所畏懼地去探索世界,而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價值與信仰,同時是她對於兩個兒子的教育理念。

也正因如此,片中大部分時間,導演只是站在客觀的拍攝者角度,去紀錄兩兄弟的日常活動,例如片頭一幕,當哥哥脫去上衣,噗通一聲就跳下水,顯得不亦樂乎;反觀弟弟,在哥哥的半推半就下,才勉強走向屋前平台,但當他望向水面,卻猶豫不決,遲遲不肯跳下。哥哥問弟弟:「你害怕了?」弟弟回答:「沒有害怕,哪來的勇敢?」是啊,簡單的對話,卻道出人本基於害怕,才開始逐漸鍛鍊出勇氣和信心,也因勇氣和信心,而能在廣大的世界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既是兄弟,本片自然有不少篇幅是在呈現兩人的互動及相處。例如在餐桌上寫作業,當哥哥抱怨數學好難時,弟弟就在一旁說:「作業就是要難。」又,兄弟倆會一起做伏地挺身、喝魚肝油、在鏡子前擠二頭肌,弟弟總是羨慕大三歲的哥哥比他強壯,當哥哥已經可以加入足球隊參加比賽時,他卻只能在一旁跟著同齡小孩練習踢球,他甚至受不了哥哥的控制欲,多次向母親表達不願與之同住的想法。兩人雖然打打鬧鬧,卻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弟弟曾說有了哥哥就不會孤單,哥哥則在木工課上做了一個聖誕老人要給弟弟當禮物。當弟弟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兩人相擁,畫面溫馨感人。

身兼母親的導演,在每一段的拍攝過程中,對兩個兒子的種種行為表現關心,卻不過度介入,她要他們學會判斷、自己做決定,並為此決定負責。因此我們看到在鏡頭底下,弟弟因無法忍受老師的管教而逃出課堂,哥哥因崇拜某個搖滾樂手,而跑去美容院穿耳洞、染髮。試想若是在台灣或其他亞洲國家,面對孩子類似的行為,父母大多會強力介入、並加以阻止,他們眼底害怕看到孩子的叛逆,認為孩子的叛逆是讓自己曝露於危險之中,他們想保護孩子,或者說控制孩子,更別說帶孩子走上街頭、參加反核武遊行,或是在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時,讓孩子接受電視台邀訪。雖然最後訪問因時間因素而取消,但導演和她的先生仍達到了一個目的,便是希望孩子能關注時事、體察社會脈動。

也因為導演尊重兩個孩子的感受,所以片中當弟弟鬧情緒,要求攝影鏡頭別再對著他時,導演也就真的暫停拍攝;當哥哥表示可不可以不要再繼續跟拍、他快發瘋了時,導演也開始思考,或許真的已經到了該結束拍攝的時刻,而這樣的結束也象徵著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持平而論,因國家民情不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自然也會不同。當然我們可以說,導演和她先生是幸運的,兩個孩子並未出現失控、脫序的現象,他們獲得充份自由的發展,也建立了強大的自主管理能力。

另外,本片的剪輯也值得一提,正因匯集了八年之間的生活紀錄、素材繁多,導演除了選用了幾個事件、順著時序來陳述,也刻意並列了幾個拍攝於不同時間的相同場景,以展現時間的流動與人的成長,例如:母子三人躺在草地上、站在曬衣架前的合照,以及海面上哥哥用雙手撐著船槳、弟弟躺在船板以手划水的畫面。

片尾,我們看到弟弟終於跳下了水,並在水中興奮大叫,於是我們明白,導演將同一次的跳水事件剪成了兩段,首尾呼應,弟弟因為一開始就正視著自身的害怕,到最後便獲得了跳下水的勇氣。導演用這段畫面不只為整部影片做了總結,意在言外的是,她希望兩個孩子往後也能以同樣的勇氣和信心,去衝破各個關卡,讓生命更加茁壯。

ps. 相較於《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沉重陰鬱的氛圍,這部片以明亮溫暖的色澤,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挪威。

(觀影時間:2016.07.0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niel_Tsai的沙龍
7會員
23內容數
Daniel_Tsa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7
每天工作,每天上下班,當看到地鐵或捷運上一個個冰冷且疲累的臉孔,你會有什麼感覺? 或者,其實你根本沒有感覺,因為你也是這樣在過日子? 你是否覺得這樣的日子,讓你失去了好好去感受早就存在於你周遭那些美好事物的能力? 你是否覺得,你的生命總好像缺少了某一塊就可以到達成?
Thumbnail
2020/12/27
每天工作,每天上下班,當看到地鐵或捷運上一個個冰冷且疲累的臉孔,你會有什麼感覺? 或者,其實你根本沒有感覺,因為你也是這樣在過日子? 你是否覺得這樣的日子,讓你失去了好好去感受早就存在於你周遭那些美好事物的能力? 你是否覺得,你的生命總好像缺少了某一塊就可以到達成?
Thumbnail
2020/11/22
在「普拉斯」與「麥娜絲」之間,黃信堯似乎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答案,也讓這部電影的成績卡在既不上也不下的尷尬處境。
Thumbnail
2020/11/22
在「普拉斯」與「麥娜絲」之間,黃信堯似乎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答案,也讓這部電影的成績卡在既不上也不下的尷尬處境。
Thumbnail
2020/11/22
當男人過了四十、漸漸步入中年,當他發現自己距離年少時的夢想越來越遙遠,當他對生命的困境無言以對也無能為力,這時,他唯一能把握且確定的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0/11/22
當男人過了四十、漸漸步入中年,當他發現自己距離年少時的夢想越來越遙遠,當他對生命的困境無言以對也無能為力,這時,他唯一能把握且確定的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宮崎吾朗導演的《地海戰記》改編自美國知名小說《地海》系列,敘述主角亞刃跨越父親陰影的成長旅程,同時融合了龍族與人類的故事。本文整理了劇中的多個命題,包括少年的逃亡、光明的恐懼、名字的意義、傷痕的共鳴等,呈現出豐富的象徵隱喻和成長主題。
Thumbnail
宮崎吾朗導演的《地海戰記》改編自美國知名小說《地海》系列,敘述主角亞刃跨越父親陰影的成長旅程,同時融合了龍族與人類的故事。本文整理了劇中的多個命題,包括少年的逃亡、光明的恐懼、名字的意義、傷痕的共鳴等,呈現出豐富的象徵隱喻和成長主題。
Thumbnail
「鳴龍少年」是一部勵志劇,講述了青少年時代克服挫折、改變命運的故事。劇中討論了多個發人深省的議題,包括良師益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努力與成功的關係等。這部劇透過劇情以及角色的成長,讓觀眾反思人生的成長與面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鳴龍少年」是一部勵志劇,講述了青少年時代克服挫折、改變命運的故事。劇中討論了多個發人深省的議題,包括良師益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努力與成功的關係等。這部劇透過劇情以及角色的成長,讓觀眾反思人生的成長與面對困難的勇氣。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Sasha Alex Sloan的《Older》這首歌,歌詞講述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視父母為英雄,到長大後逐漸明白,原來父母也只是個凡人。這部被導演諾蘭和編劇小光都推薦的電影《日麗》,喜歡日常、親情戲的朋友,不妨找時間上串流觀賞。
Thumbnail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Sasha Alex Sloan的《Older》這首歌,歌詞講述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視父母為英雄,到長大後逐漸明白,原來父母也只是個凡人。這部被導演諾蘭和編劇小光都推薦的電影《日麗》,喜歡日常、親情戲的朋友,不妨找時間上串流觀賞。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選擇記住的童年事件,是有特定意圖的,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要由我們來賦予經驗意義。 知名諜報小說作家,約翰・勒卡雷,將父親根植在他血液裡的「賊性」,轉化為情治工作的特別能力,與寫作上豐富的材料,生命給他一手爛牌,但他把它翻轉成一場好局,真是超級強大的!
Thumbnail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Thumbnail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Thumbnail
改編自史蒂芬·金的1986年同名小說《牠IT》,講述小鎮上的七位青少年因「牠」而陷入各自的恐懼之中,他們必須找到方法脫離困境。
Thumbnail
改編自史蒂芬·金的1986年同名小說《牠IT》,講述小鎮上的七位青少年因「牠」而陷入各自的恐懼之中,他們必須找到方法脫離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