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美麗》電視劇在台灣的電視頻道播出後,因內容深入探討如何面對金錢和感情,用較生活化的情節貼近現實,所以吸引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觀眾欣賞。只是筆者看到「學校欠我們的一堂課,該怎麼愛?」宣傳文案,認為現有教育體系不只欠一堂課,至少是兩堂課──理財和感情教育課。
理財和感情教育課這幾年教育體系嘗試推行上述兩類的課程時,遇到不少爭議:不少民眾認為理財、感情這種事沒那麼簡單,小孩應該單純些,這類問題不用急著學習,或認為不同家庭的生活背景和擁有資源不同,因此沒有標準答案可用來教育孩子,甚至怕普遍認同的價值觀會被教育體系打壓。
但看理財、感情主題的書常成為書店暢銷書,文學作品裡常有小時候處理零用錢經驗的題材,台大社會系孫中興教授也開設「愛情社會學」課程,台北市教育局早就留意到青少年學生發生性行為比例日益增加,決定將高中課程納入青少年未婚懷孕、理性分手議題。所以理財、感情這種事不能教、不急著教嗎?
筆者認為必須用實際調查,而不是個人經驗印象,融合現有各科目進行教學,呈現不同的人生規劃所造成的不同結果。提醒青少年注意別犯那些大錯,且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尊重其他人的選擇;減少不同家庭的資源差距,讓小孩想清楚金錢、感情對本身的意義,能認真規劃未來的人生,作出符合個別意願的人生計劃。
預防日後犯錯學生一旦從學校畢業,不知如何面對金錢和感情,自行摸索而犯下不必要的錯,會傷害生活品質和人際關係。嚴重的,犯下跟錢財或感情有關的重罪,像是情殺、詐騙、貪汙、偷盜、綁架撕票、賣管制毒品;這些就得請法官、檢察官、警察處理,可是這些行業曾發生過勞死事件。
或出現性侵害、因感情不順自殺、未成年未婚懷孕、感染性病等案件,得請醫護人員、社工處理,可是這些行業也曾發生過勞死事件。政府這幾年對此類行業人員補助薪資並增加人力,卻造成官方財務持續惡化,這種結果誰也不樂見。
期待教育體系繼續推行理財和感情教育課,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金錢和感情,不然繼續擺著不管,只怕更多悲慘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而家庭教育更不應忽視這部分的教導。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2/12/18/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