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筆記>以Winnicott觀點談愛6:如何健康地愛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至少在我活過的年代裡),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自己覺得,雖然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大概是到自己結婚完而後離婚後,我才開始比較能從我的人生體驗中,跨越理論的「知識」,深刻體會到「健康的愛情」是什麼,開始感受到「健康的愛情」的「輪廓」可能感覺起來是長怎樣,而且我猜想自己至今體會到的「健康的愛情」也不算太多,還在努力的遇見,努力的創建中。需要緣分。也需要自我照顧到一定的程度,才會遇見足夠好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看到這堂課命名為「愛的理論」時,我就報名了!一方面是出於我對Winnicott、客體關係理論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明白的感受到,對於「健康的愛」,我可以學的還有很多。

這次文章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第六堂課上半段的重點筆記與心得。下周還會花一篇文章的篇幅,和大家分享第六堂課下半段的重點與心得。

 

(小提醒:本系列文章筆記都以列點形式,以斜體字列出我上課的筆記,每篇文章只列五點,讓大家比較有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

如果是引用Winncott或其他作者的論述,我會標註;

若沒標註,就代表是我抄下周仁宇老師在課堂上講的話。

每一點筆記下方,都會以正楷字呈現我個人對這段筆記內容的反思。)

 

1.      「一開始,被愛意味著被接受。」

-Winnicott, 1971, Basis for self in body, 264

身為父母、師長或教育者或主要照顧者或心理工作者(以下為行文方便,將以上幾種角色,簡稱為「大人」),面對孩子、學生與個案(以下為行文方便,將以上幾種角色,簡稱為「孩子」),最好的愛的教育,就是接受孩子原先的樣子,讓孩子可以自由地發展自己的天賦、潛能與創造力。

在過往提供家長親職教育與心理諮詢時,我曾經遇過非常焦慮的家長,很期待小孩可以贏在起跑點上,所以在孩子國小的時候,就急於讓孩子補習,特別是針對學校主科(國英數),只要孩子跟不上別人、考不到他預期的分數,他就會心急如焚,希望孩子可以趕快跟上學校進度;另一方面,他的孩子其實對於主科外的領域(音樂)很有興趣,但他在孩子表達對音樂的興趣時,反而是更焦慮的,覺得孩子不該花時間玩音樂,應該專心唸書才是。偏偏他的孩子就是不愛念書,家長就會很擔憂:這該怎麼辦呢?

      我在猜想,如果是認同Winnicott觀點的大人來教這個孩子,可能會鼓勵這個孩子:就好好放手玩音樂吧!我們就接受這個孩子的本質,他想學的、他想探索的,只要我們資源足夠(包括經濟資源)、他也有乖乖去上學,就花錢讓他好好探索音樂吧!至於學校課業,當然以學生的本分來說,該完成的還是需要完成,畢竟在台灣現行教育體制下,學校功課都不寫,不要說是孩子「不被學校接受」、會面對學校師長的壓力,家長可能也「不被接受」,要被學校老師叫去約談了!(笑)

 

2.      「如果每天起床,小孩都要跟你說:謝謝、謝謝、謝謝,你就失敗了!」

聽到仁宇老師講出這句話,我不禁尷尬地笑了!我尷尬的理由,不是因為我已經從太多個案說過自己童年經歷的大人會責備孩子的他「不知感恩」或者「我這麼做,不是都是為了你好嗎?」或者「我為了你做這麼多,你都不懂得感激!」而是因為,這段話如果不好好解釋,恐怕很多大人聽到這句話,都會覺得很不舒服,好像自己被罵一樣。希望讀者們也不要因為我摘錄這段文字而對我不悅。

這句話絕對不是要拿來責備大人說:你不可以叫孩子要感激你喔!感激本身是一個很正向的情緒,沒有任何的問題。這句話只是在強調:我們可以純然接受孩子就是有他自己的本質與天性,身為大人,就好像只是作為一個培養皿,可以順著孩子的本質跟天性,給予孩子適量的養分,營造出好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忘我地去做、去享受他想做的事情,培育他的「真我」

    身為大人的我們,不用一直強調自己有多重要,也不用一直揮手強調:「欸!我在這裡喔!你要以我為榜樣喔!你要多學學我喔!」也不用一直跟孩子搖頭說:「你千萬不要像你爸/你媽/你的___(自行填空某人)__一樣,做出______的事情/變成______的人。」大人要做的,只是讓孩子成為主體,退居到幕後,成為好的環境背景(培養皿),滋養著孩子,給予孩子適當的照料、提醒與關愛。大人不需要一直被看到。如果今天當你在養育、照顧、教育孩子時,會一直需要孩子看到你的關心、你的付出,或讓透過孩子來讓你有存在感,那可能是你自己的需要,而非孩子真正的需要。

 

3.      「必要時間(秒、分、時)內,失敗未被修補,我們就會用到剝奪一詞」。

- Winnicott,1968,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fant and mother, mother and infant,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若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錯誤沒在必要時間內修補,那麼,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個被忽略的經驗,可能是情緒、情感上被忽略,也可能物質上被忽略,在臨床上我都會向個案解釋、統稱為「疏忽照顧」,也就是這段話的關鍵詞:「剝奪」,用我的實務經驗來對應跟理解,我認為「剝奪」發生後,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

身為大人,人無完人,我們不太可能不犯錯,我們一定有不小心傷到孩子的時候,但若在傷害到孩子之後,我們還能及時的在孩子可以承受傷痛的時間範圍內,去進行止血、療傷和修復關係的動作,那孩子與你們之間的關係即便受傷,也可以很好的復原,不至於造成孩子心中的「創傷」,你們兩人還可以「和好」。

反之,這段摘錄的話講的就是比較不幸的狀況。在大人犯錯,傷害完孩子之後,大人沒有及時發現錯誤,或者,在孩子反應不好,開始出現各種攻擊行為或不適應的偏差行為(過度乖巧也是一種,見備註一)時,大人沒有讀懂孩子這些行為或表現背後的意涵時,創傷很容易造成。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大人不是故意的,但曾身為孩子的我們仍可能從小到大經歷了大大小小程度不一的創傷。要在必要時間內修補失敗,其實很仰賴大人本身有心理學或教育專業受訓後的素養,也很仰賴大人本身自己要先被好好的照顧過(見備註二),才比較能給出孩子好的照顧。

 

4.      「在希望的片刻,孩子偷了東西……不明白為何要這麼做......

孩子希望......找到某個能夠聽到當年剝奪發生片刻的人……

在此之前,他們無法好好繼續自己的人生。(1967a)

畢生都得誘發一些情況……

讓受到修補的失敗再一次為此模式賦予生命。(1968)」

-Winnicott (1967a) Delinquency as a Sign of Hope

- Winnicott (1968)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fant and mother, mother and infant,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Babies and Their Mothers.


承接上一段摘錄,我們提到了「疏忽照顧」與「剝奪」。一個被疏忽照顧或被剝奪的孩子,若往「反社會」的方向發展,舉例來說:他去偷東西,這時,可能他自己也不懂為何他做出了偷東西的行為。但其實,剛開始他想偷的不是實質那個物件,而是媽媽的照顧或關注,希望媽媽陪他一起玩耍。這個孩子即便長大了,他終其一生可能都會想找到可以聽懂、可以理解、可以體會他在被剝奪的那個當下發生什麼事的人。最好的狀況是,這個人剛好就是當年傷害他的人,如果不是,那至少要是他身邊的好的大人。如此一來,才有可能把過往的傷痛帶到現在,再次修補當年他被剝奪的那個片刻經驗的缺憾,讓他覺得這件事有「過去」,人生得以繼續。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一些攻擊別人、偷竊、破壞秩序或環境、傷害別人的舉動出現,都可以反過來思考,這時他透過這些行為引發你的關注,他需要的不是你再度打罵他,不是你對他進行「剝奪」或者「疏忽照顧」,他需要的是你的關心,你的聽懂,你的理解,你對他的同理,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他發生什麼事。如果你有辦法做到,這個孩子反社會的傾向與偏差的行為就可以停止,他可以好起來,你的感覺也會跟著好起來。你們兩個就會處得很開心。

 

5.      但會不會也有的價值,是像她坐在自轉車後面,抱著父親的腰,嗅聞著她的汗味,讓風從疲憊的身體吹過那樣的呢?而如果能再見到母親一面,她也願意拿出自己所有的錢。不,連未來的錢都拿出來也沒有關係。

不過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

-吳明益(2019)。單車失竊記。台北:麥田出版。第118頁。

      看到這段文字,我覺得這篇文章用這段摘錄的小說內容作結真是太好了!如果沒有聽得很懂心理學怎麼說「愛」是什麼的人,或者真的看不懂Winnicott的理論或體會不到他認定的愛是什麼的人,或許看這段文字就可以更懂了!

      我看到這段文字時,心裡覺得暖暖的。我曾經深刻體會過的「愛」,就是這種暖暖的感覺。愛,就是不用金錢、學歷、才能、外表、人格特質或任何條件去衡量一個人,單純感覺你跟他相處在一起時,就是純然地自在、舒適、消除疲憊。這樣的經驗,就是「愛」。那是拿出這輩子所賺的錢,都換取不了的經驗。

      願身為大人的我們,不再用肉眼看得到的東西(考試第幾名、表現多乖巧)去評價一個孩子。而是純然地接受孩子原有的樣子,互相陪伴,一起創造出對這個孩子來說美好的回憶,共享一個午後的美好。

 

 




*備註一:臨床上,我遇過的過度乖巧或「聽話」的孩子,很可能只是把自己的聲音或想法或感受壓抑在底下,久而久之常會導致憂鬱、焦慮等等情緒困擾。但這樣的孩子,可能常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與「好學生」,很受學校與師長們喜愛。

 

*備註二:以我們同為大人們的經歷來說,童年已經過完了,已經沒辦法搭時光機回到從前,去挽救過往的傷痛,或阻止過去的大人們傷害身為孩子的我們,但幸運的是,我們可以接受好的心理諮商,或者遇到其他的好大人,被好的諮商師或其他好的大人照顧,這也是一種照顧與療傷,讓過往被剝奪經驗或被疏忽照顧的經驗,得以被好好的療癒、修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3/17
無意冒犯 純屬個人意見愛是個充滿悖論的話題 愛絕對不能規範 沒有準則 不是去愛就是被愛 不是受傷就是傷人 相愛更是彼此的矛與盾 愛有時是生活手段 有時是生存的絕招 純粹的愛只存在小女孩對她的洋娃娃 單向無所求的才是真愛 因為愛沒有報償 愛的本身就是報償愛人:如他所願 被愛:如我所願 相愛的天平永不平衡 施與受比起婆媳問題更是千古難解之題。
§詹惠文§ 諮商獅-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22
彼得潘 認同你說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把愛作為生活或生存下去的手段。但願純粹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也可以片刻的存在。只要能讓純粹的愛片刻地出現在親子關係中或感情/婚姻關係中,我想,這感覺就很美好~~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1會員
295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30年歲月中,我經歷了不同形式的愛情,從懵懂到成熟。愛情不應該是一種負擔,兩個人間應保持自由空間,並學會先愛自己。這是我對愛情的觀點。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之前在探討愛是什麼文章裡,每個人對愛的體悟不同。 可以是追求與感受。也可以是付出與呈現。 如果要統稱,我會說:愛是落實在生活的實踐者。 愛是一種需要通過實踐和行動和體現的情感。 無論是一句言語關心、眼神交流、精神互動等等。 落實在情感上,可以是家人朋友寵物等等,日常一點一滴發生。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Thumbnail
在台灣,我們的國民義務教育中,從未在課堂上學過什麼叫做「愛」。我從大學以來上了「愛情心理學」的課,直至出社會進修EFT的國際認證課程後,我被告知「愛」的定義為何,健康的、美好的「愛」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我一直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覺」......
Thumbnail
混雜了很多書籍一起閱讀,《新關係花園》近期很喜歡這本書,它探討關於每個字詞的定義,我現在習慣與人在探討的事情之前,通常都會先弄懂他人的對於我們正在談論的重要核心詞,他心中的定義是什麼? 舉例來說:關於愛自己這件事,有些人覺得透過物質的享受才是愛自己,有些人覺得愛自己是把自己變好才是愛自己。有多
Thumbnail
混雜了很多書籍一起閱讀,《新關係花園》近期很喜歡這本書,它探討關於每個字詞的定義,我現在習慣與人在探討的事情之前,通常都會先弄懂他人的對於我們正在談論的重要核心詞,他心中的定義是什麼? 舉例來說:關於愛自己這件事,有些人覺得透過物質的享受才是愛自己,有些人覺得愛自己是把自己變好才是愛自己。有多
Thumbnail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Thumbnail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Thumbnail
接下來幾週的文章,會想跟大家分享我今年二月份到四月份進修吾境私塾「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課程的筆記。簡介一下,Winnicott是動力取向中的客體關係理論的大師之一。接下來這系列文章每篇文章都只列五點,讓大家比較有精神與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
Thumbnail
接下來幾週的文章,會想跟大家分享我今年二月份到四月份進修吾境私塾「愛的理論-Winnicott與這個時代的生命條件」課程的筆記。簡介一下,Winnicott是動力取向中的客體關係理論的大師之一。接下來這系列文章每篇文章都只列五點,讓大家比較有精神與心理空間去消化、思索這些筆記到底在說什麼。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佛洛姆心理學中對成熟愛的五個要素,包括給予、照顧、責任、尊重、瞭解。透過充分享受奉獻的喜悅、對愛的照顧和責任感、真正瞭解與尊重對方,實踐出真正的愛。最後分享了愛的意義和價值,並推薦相關書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