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收養日記(六):收養的條件?收養的期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要收養小孩可以設定條件嗎?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機構或出養人才會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來扶養呢?收養孩子設定條件,讓我感覺很不好;被機構評估我的收養資格,感覺也很讓人擔心。但這就是一個媒合與評估的過程,就是充滿條件的?

我想要收養身心障礙子女這件事,在老媽的激動抗議下,在喵喵的溫和勸服下,讓我鬆動與改變了。如果我收養的小孩,我的家人不支持、不愛他,這樣這孩子不是很可憐嗎?我真的有夠好的環境、經濟資源、身心條件來照顧身心障礙子女嗎?越是思考,我越是心虛。「想要」,跟能不能「做到」,真的是兩個世界。但我得先過自己「收養設定條件」這一關,設定條件對我來說太衝擊,我需要花時間來消化這件事。

在上一通電話後,我留下了姓名、地址。兒福聯盟寄了一份「收養申請表」及「收養期待表」。

收養申請表整體而言,是為異性夫妻設計的,因此,我們自己塗改了表格,把「夫」、「妻」的欄位,改成了「夫」、「夫」。如果表格可以空白讓我們自己填稱謂,會友善一點。從表格上,我也才理解到,許多異性夫妻之所以會收養子女,是因為「不孕」的因素,因為表格裡有一些相關的問題,對我們男同志伴侶來說,滿不適用的。我們不是「不孕」,是因為男男伴侶「無法孕」。

收養期待表再次衝擊我關於「收養的條件」的想法。

第一個是「希望收養的孩子性別是」?我和喵的選擇是男女皆可。我其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設定性別。但之前也會有人跟我們聊到:「你們是男生,是不是收養男生照顧起來比較方便」?那媽媽照顧兒子就不會不方便?爸爸照顧女兒就不會不方便?我沒有很理解這個性別的邏輯。

第二個是「是否能同時接受」:兄弟姊妹、雙胞胎,或兩者皆否。這時我也才意會到:「對喔!有可能是手足一起收養!」我和喵的討論是,既然原本就希望收養兩個小孩,收養手足滿好的呀!也不用走兩次申請流程,但一次收養兩個小孩應該滿累、對生活衝擊也滿大的。

第三個是「孩子的年齡範圍」,我們兩個都是學輔導諮商的,很重視孩子的早期經驗、依附關係的形成,所以將年齡的設定設在0到1歲,越小越好。我後來到「收養團體」的階段,我才意識到,這也是一種「選擇」,為何我們不選擇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呢?因為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更少有家長會選擇收養。這時候的我,把自己預設的收養條件看得太理所當然。

第四個是「孩子的來源」,包括「棄嬰」、「有出養方」、「原住民」、「混血兒」。我和喵喵的選擇是都可以接受。棄嬰對我們來說,好處是可以不用面對出養方,但壞處是要怎麼告訴孩子,他是棄嬰呢?有出養方,就會有出養方的期待,我們就會被出養方篩選,這也是最多人的選擇。有些人會不選擇原住民或混血兒,因為會外表看起來和漢人、華人家長長得不一樣。但因為我們是男同志伴侶,基本上我們沒進入婚姻,也沒想透過代理孕母的方式,也打算早一點給孩子知道他是被收養的,所以外表不一樣,不會是困擾。何況,我本來就偏愛原住民。

第五個是「無法接受收養孩子的健康狀況」,有了上次家裡衝突的教訓,我們寫下的期待是:「排具先天性身心障礙、罕見疾病者」。

最後一個是「無法接受原生父母」的狀況,我們僅排除具難以或無治療之遺傳性疾病者。其他的狀況我們都沒有排除。

我們收養方有我們收養的期待,但機構有機構的期待,出養方有出養的期待。似乎這就是一個「條件×條件×條件」的配對過程。收出養真的不簡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晧安的沙龍
67會員
125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王晧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4/08/16
本篇文章探討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可親近性」及「可回應性」在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透過個人的經驗,文章闡述如何理解孩子的需求,適時地給予回應,以增進彼此的信任與親密感。瞭解這些原則可以幫助父母更有效地處理孩子的情緒表達,並在親子互動中創造正向的氛圍。
Thumbnail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5/18
同志共同收養修法,是讓同志可以收養嗎?其實本來同志就可以收養小孩,只是能不能共同收養有爭議。 幫忙劃重點: *孩子不用再被迫單親,家長不用再上法院兩次 *同志家長不用再結婚和收養二選一 繼續看下去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2023/04/25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通過收養資格審查後,我們帶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等待孩子的到來。在這天之前,社工反覆確認過我們的收養期待。在收養法規還不明確的年代,收養父母通常是憑藉「眼緣」選擇孩子,到育幼院看一看感覺一下來決定,有時候這種直覺很準,像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感應,往後也真的開啟美好的緣分。但在法規改了之後......
Thumbnail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網友質疑小孩意願、擔心孩子變同志、少子化 真的是兩個世界,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世界A和世界B看到真的很不一樣,你相信的是什麼呢?
Thumbnail
遇到兩個困難: 一個是地區的困難(該縣市無直接服務的收出養機構/據點), 一個是對出養人條件期待設定的困難 竟然有一個項目是「被收養兒童的家庭背景」?圍爸喵爸是怎麼考慮的呢?
Thumbnail
遇到兩個困難: 一個是地區的困難(該縣市無直接服務的收出養機構/據點), 一個是對出養人條件期待設定的困難 竟然有一個項目是「被收養兒童的家庭背景」?圍爸喵爸是怎麼考慮的呢?
Thumbnail
問題一: 如果我想要有小孩,我會希望「a有伴一起養」、「b自己養就好」 圍爸:我會希望有伴一起養,但是現在法律的處境是:「同志伴侶只能單身收養,同志已婚了需要先離婚才能收養」,只能在法律上「自己養就好」,已婚同志沒有收養自由。 問題二:我會偏好「a孩子自己生」、「b收養就很棒」 圍爸:我們家是「收養
Thumbnail
問題一: 如果我想要有小孩,我會希望「a有伴一起養」、「b自己養就好」 圍爸:我會希望有伴一起養,但是現在法律的處境是:「同志伴侶只能單身收養,同志已婚了需要先離婚才能收養」,只能在法律上「自己養就好」,已婚同志沒有收養自由。 問題二:我會偏好「a孩子自己生」、「b收養就很棒」 圍爸:我們家是「收養
Thumbnail
「我們收養一個孩子吧!」一天晚上,先生站在我的書桌邊,突然冒出這句話。當然,也不能說是很突然。因為這件事我們已經提過很多次,最早一次或許是在婚前。我們都喜歡小孩,也不太在意血緣的問題。如果懷孕不順利,收養是我們都可以接受的一條路。但一開始也就是一個念頭而已。
Thumbnail
「我們收養一個孩子吧!」一天晚上,先生站在我的書桌邊,突然冒出這句話。當然,也不能說是很突然。因為這件事我們已經提過很多次,最早一次或許是在婚前。我們都喜歡小孩,也不太在意血緣的問題。如果懷孕不順利,收養是我們都可以接受的一條路。但一開始也就是一個念頭而已。
Thumbnail
我跟喵約時會談時間,請了一個下午的假去兒福聯盟。在騎車去的路上,我們很好奇社工會問我們些什麼問題?說真的有一點緊張,因為不知道會被問什麼問題,會談多久。
Thumbnail
我跟喵約時會談時間,請了一個下午的假去兒福聯盟。在騎車去的路上,我們很好奇社工會問我們些什麼問題?說真的有一點緊張,因為不知道會被問什麼問題,會談多久。
Thumbnail
我要收養小孩可以設定條件嗎?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機構或出養人才會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來扶養呢?收養孩子設定條件,讓我感覺很不好;被機構評估我的收養資格,感覺也很讓人擔心。但這就是一個媒合與評估的過程,就是充滿條件的?
Thumbnail
我要收養小孩可以設定條件嗎?我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機構或出養人才會願意把孩子交給我們來扶養呢?收養孩子設定條件,讓我感覺很不好;被機構評估我的收養資格,感覺也很讓人擔心。但這就是一個媒合與評估的過程,就是充滿條件的?
Thumbnail
想要領養孩子很久了,我許了一個願望,我想為同志打電話問問收養機構,同志收養會遇到什麼事?這既是為別人做,也為自己而做。從一年前或更早開始想要收養,我需要給自己勇氣打這通電話。我用了一個平常日的中午,鼓起勇氣撥出這通電話…
Thumbnail
想要領養孩子很久了,我許了一個願望,我想為同志打電話問問收養機構,同志收養會遇到什麼事?這既是為別人做,也為自己而做。從一年前或更早開始想要收養,我需要給自己勇氣打這通電話。我用了一個平常日的中午,鼓起勇氣撥出這通電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