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收養日記(五):聯繫機構的第一通電話

2018/06/2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要領養孩子很久了,我許了一個願望,我想為同志打電話問問收養機構,同志收養會遇到什麼事?這既是為別人做,也為自己而做。從一年前或更早開始想要收養,我需要給自己勇氣打這通電話。
我用了一個平常日的中午,打電話到兒福聯盟收出養中心。接電話的是一位女性的聲音。我先表明,我想要收養小孩。她問我,「結婚了嗎?」果然第一個問題就直接和同志身份有關,我表明自己的同志身份,反正我也還沒有留資料嘛!先出櫃,問問也不會少塊肉,如果對同志不友善,下次再重新用單身打一次電話。我想要結婚,2016年5月,根本還沒有什麼大法官釋憲,同志婚姻還遠在天邊。但我的回答,也讓我不用再回答一般異性夫妻需要回答的「是否不孕」、「年紀太大」之類的異性夫妻才會遇到的問題。這位社工人很好,也沒有說同志不能收養小孩,似乎是很理解我的處境,這時我已對我們的同志身份安心了不少。
她繼續問我:「想要多大的小孩?」我和喵喵的期待是越小越好。「性別有沒有限制?」我和喵喵沒有區分性別,就像生小孩一樣,在產檢前我們不會知道小孩的性別。雖然喵喵之前有想過,如果也是男孩,和我們生理性別一致,會不會比較好照顧?但我們還是決定不分性別。
換我問社工:「單身可以收養嗎?」她回覆可以,而且已有人以單身完成收養子女了。這時候我變得更放心。
她又問:「接受孩子的健康狀況如何?」我想想,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認真討論過。對我個人來說,我希望能收養各種身心狀況的小孩,我的理由還是一樣,一般的父母生小孩哪有辦法「挑」小孩呢?加上,作為輔導教師的我看過很多特殊兒童,我很能理解特殊兒童需要有較有能力照顧他們的家庭。我自認為我可以。不過,這個部分的決定,後來面臨許多挑戰。
社工繼續詢問我的工作職業、工作場域,並告知之後會安排專屬的社工與我們討論。社工提醒我們收養人有權利想要怎樣的孩子,出養人也有權利決定孩子在什麼狀況下成長。出養人很高的比例是未婚生子,收養期待比較希望是雙親,所以單身收養媒合上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之後會我會收到個人資料表及收養期待表。進入第一階段會談後,機構及收養人雙方開始進行評估,決定是否繼續走收養流程。之後會上課、參加團體,做更多收養的準備。但單身收養,會需要等待單身收養人的團體,也需要較長時間。
接著,再經歷6次會談及家訪。之後再由外部委員審查與媒合評估,並作出收養人的調整建議。再進入第二次審查,然後媒合、孩子進入家庭6個月的觀察評估期、法院送件,最後法院裁定。裁定後,拿到法院公文,憑公文辦理戶籍登記。完成收養流程。
後來,社工有告訴我,有其他伴侶也在跑這個程序,但因為他們也跑程序沒有多久,所以也不知道單身收養有利,還是同志伴侶收養有利。
以機構的立場性傾向不妨礙收養與否,當然審查委員就另當別論,因為是外部委員,重點機構在意的是日後照顧計畫、教養態度、及對身心障礙兒的接受程度。
我總算打了這通電話。挑戰接踵而來。
我在臉書上,說明我打了這通電話。我的母親極力反對,她認為收養身心障礙的子女會弄垮一個家庭,無論經濟或心力都是極沉重的負擔。媽媽的反對,剛開始我是傷心又痛苦的,為何要有這樣的差別對待呢?這就是個孩子呀!不管有沒有身心狀況,她或他都是個活生生的人呀?我真的有資格去「挑選」小孩嗎?我收養小是出自於「愛」,而不是「挑選」呀!我很難接受自己「有條件地選擇收養孩子」。
但和喵喵討論後,喵喵同意這將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也要我再三思。
「收養孩子有沒有條件」,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我真的要考慮、設定「條件」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8會員
102內容數
提供後現代、折衷取向的諮商工作觀點,分享心理劇、社會計量、女性主義諮商等的整合運用。 是我創發的諮商心理治療取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