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收養一個孩子吧!」
一天晚上,先生站在我的書桌邊,突然冒出這句話。
當然,也不能說是很突然。因為這件事我們已經提過很多次,最早一次或許是在婚前。我們都喜歡小孩,也不太在意血緣的問題。如果懷孕不順利,收養是我們都可以接受的一條路。
但一開始也就是一個念頭而已。婚後,我們仍像一般家庭一樣,計畫著生育,也很感謝上帝給了我們兩個孩子。但這個念頭還是時常在心裡,三不五時的出現。每次看到別人的收養故事,特別是同時有親生孩子和收養孩子的家庭,就會想我們家是不是也有這個可能。
報導者有一系列針對弱勢孩子的深度報導,以《廢墟少年》出版。書中探討這些孩子及原生家庭的處境、造成弱勢的社會根源,現階段的社會資源和侷限,以及改善問題的可能之路。看到這些很難不感到心疼,尤其自己做了父母之後。雖然社福機構能夠提供基本的生理需求,但畢竟是團體生活,難以像一般家庭中的父母,能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發展機會,還有許多機構內部難以言說的問題。
台灣現在最缺乏的,其實是寄養家庭,也就是提供需要安置的孩子一個暫時但穩定的家,在孩子回到原生家庭或找到收養家庭之前,給予他們愛和依靠。我自己認為相較於收養,寄養反而是難度更高的任務。
相較於開放家庭的寄養人、實際在現場投入工作的社工、志工,收養人能夠接觸到的孩子平均只有一兩個,對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真的是杯水車薪,也談不上偉大。但或許就像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出門帶購物袋一樣吧。如果這是我現階段能做的事,就不因事小而不為。微小的力量聚集起來,還是有無限的可能。更何況關係到一個生命,不是更值得我們去努力嗎?
以前每次我試探性的問先生,雖然他也有意願,但因個性謹慎,所以通常只是微笑以對,或者眉頭微微一皺嘆道:「養不起啊!」
確實,經濟是一個很大的考量。在大兒子兩歲的時候,我辭了工作全職帶孩子,經濟來源只有先生的薪水。每個月付完房租水電瓦斯及其他生活開銷,即便沒有月光,但也存不了幾個錢。我想我不能空有理想而不顧現實,也不能自私的把壓力加在先生身上。
所以我自己心中默默的打算其實是,等兩個小孩大一些,比如都上小學,我也回到職場,有穩定的收入之後,再來重提這件事。
但是上帝的計畫超過人的計畫。就在我這麼打定主意之後,先生彷彿被閃電擊中一般,突然提起了這件事。我非常好奇,究竟是什麼因素動搖了他,但說真的,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是覺得如果要來個「老三」,最好別跟哥哥們差太多歲,可以從小玩在一起,或許也比較不會有隔閡,還有現階段家中有的育兒用品也可以銜接。最關鍵的是,我們家先生和許多爸爸一樣,還有個「女兒夢」!
雖然原本一直想著收養的人是我,但這麼突然還是有措手不及的感覺,好像新人入圍金馬獎,原本預計要坐好幾年觀眾席,結果卻突然被喊到名字,有一種「真的假的?確定就是現在了嗎???」十分惶恐。
「又不是現在要馬上決定,先去聽說明會而已,流程還要走個一兩年。」先生淡定的說。
想想也是。自2012年開始,除了親屬及繼親收養,其他都必須透過政府認可的社福機構進行,不能像以前由雙方私下認定。這是對孩童權益的保障,但也使得收養程序變得複雜,耗時。
就這樣,帶著禱告,我們踏上了這趟收養之旅,一直走到現在。
如果以孩子的生命階段來說,我們都還在起點,形式上的流程還未結束,陪伴也才剛剛開始。無論是就三個孩子中的哪一個而言,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