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2:存股投資與0050(二)

2018/07/10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因為我相信,人間的幸福是絕不會長久停留在一個地方的。
— 希羅多德
我要幫希羅多德補充一下,人間的幸福不會長久停留在同一處,除了一個地方之外,那就是靈魂。如果人能求得心靈上真正的幸福,那它是永遠不會消逝的。
今天課程的開始,我們先延續上一篇「萬點存股」,做最後一個「終極問題」的處理,接著再繼續討論後面的議題。所謂的終極問題,就是「崩盤」恐懼。市場上百分之95的人都怕崩盤,不懂的人怕崩盤,不懂裝懂的人也怕崩盤,差別只在於後者會酸人、嗆人、或高高在上地教訓人,稍微好一點的就是苦口婆心地「勸誡」人,我相信這些人各位都不曾少見過。剩下百分之5的人是怎樣的人呢?他們是真正懂的人,這種人大致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像巴菲特那類,巴菲特在其給股東的信裡這麼說:
「…股市下滑時應歡呼雀躍,因為波克夏和我們投資的公司能以更具效益的方式運用資金。因此,下次看到『股市下挫,投資人慘賠』這種新聞標題時,請微笑,並在心中改成『股市下挫,準備賣股的人慘賠,但投資人賺到了』。
1970和1980年代,許多個股和企業價格廉宜,我們因此獲益匪淺。當時的市場對炒短線的人很不友善,但對打算長期持有的人卻非常有利。」
巴菲特不只不怕崩盤,他可以說是「歡迎」崩盤。為什麼呢?首先,因為他確定,或者可以說「知道」,指數最後仍會回升—這一點也是我們即使不「知道」,也都應該「相信」的。第二個也是更重要的理由,是因為他(波克夏)隨時保留充足的現金,同樣在給股東的信裡他說:
「持有大量流動資金使我們得以安枕無憂。此外,當我們的經濟偶爾爆發金融危機、其他公司忙亂求生時,我們將有充裕的資金和心理準備主動出擊。正是因為這樣,2008年雷曼兄弟宣告破產之後市場風聲鶴唳的25天內,我們投資了156億美元。」
為什麼人們總是怕崩盤呢?是因為他們對於買股票的心態就是賭博,方法就是短期投機 + 押大注,因為只想炒短線,所以不對公司股利有所期待,只是想賺短期的波動價差;因為押重注,所以無法承受股票下跌期間的浮動虧損,也沒有資金繼續承接便宜的股票,更別提會有任何「雀躍」的感覺,有些人可能甚至已經恨不得「躍下」了(崩盤時常見這種新聞)。
另外一類就是像我這種人,就是想憑藉自己的技術,利用市場的空頭行情獲利的人。當然我也有一部份是像巴菲特那類的長期價值投資的心態(他本人其實不喜歡價值投資這個詞,他把他們的方式稱為「智慧型投資」),因為我也保留了相當程度的現金(崩崩金),要等崩盤時撿便宜。
一些憤世嫉俗的人此時會說,「還不就是本多終勝」、「你以為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有錢等崩盤?」…之類。這些人其實錯得離譜,我也要跟你說,如果你有類似觀念,你一定要矯正過來。我常說,人的生命都有各自的機緣,有些人家境貧寒,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些人出社會就必須超時工作領22K還要貼補家用,有些人可以開轎車上大學每個月還有花不完的零用金,有人除了要養活自己之外還要背負家裡的債務,也有人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得到媽媽給的400萬…更不用說那些中樂透的幸運兒。
從人生智慧的角度,你不需要去看別人「現在」的「底本」有多少,更不需要去比較,如果你的眼光只會放在那上面,表示你只是把「現在有多少錢」這一點當作唯一的或是最高的價值判斷標準,你充其量也不過是個錢奴,以這樣的本質,是很難獲得並維持財富的。你應該要關注的是你要怎麼運用你現有的,以及要如何擴大你所能運用的
你可能會覺得一郎你實在很會說耶講得這麼漂亮真的是激勵專家心靈大師捏吼,我跟你說,你錯了(我最討厭看「勵志書」了),我現在要告訴你,就從投資的專業角度而言,關鍵不在於你此刻有多少本金,而是你如何運用以及創造你的現金流。問各位一個問題,一個現有500萬的人,和另一個只有20萬存款,月入30K月存5K的人,兩個人同時開始投資股票,10年後誰會比較有錢?我猜9成的人會說不知道或不一定。那不就對了,重要的不是你現在有多少,而是你在你這段人生的過程中做了什麼,怎麼做。
以上的種種觀念,最後還是要歸結到我們上一節課的要點,就是我給你的存股投資的誡律:小額、長期且持續。只要你可以每個月存3千5千、8千1萬,而且你能繼續不斷地存,並想辦法「保障」自己能夠長期地這麼做(例如持續工作不中斷你的現金流入),那麼你現在有沒有500萬一點都不重要,因為你也不可能一下就買500萬的股票。事實上如果你真的現在突然有500萬,還未必是好事呢。
回到崩盤的問題。
如果你要問我,將來會不會崩盤?我可以跟你說,一定會,我對於崩盤的必然性和回升之確定性的信心是一樣的。問題在於,我只能說將來的某個時候一定會崩盤,但我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會崩多少(難道你知道?),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定會崩盤」就是毫無意義的一句話。或者你要說我可不可以等崩盤再買股票,當然可以,我從來沒有鼓吹你現在一定要買股,就是選擇與負責而已,每個人都一樣。
不過我倒想問你幾個問題,首先,你覺得什麼時候會崩盤?你可能會說我不知道,但是不管幾時,我就是等到崩盤才進場。OK,那我再問,崩到幾點你要進場?你說就7千點吧。那如果7千永遠不來或10年後才來怎麼辦?別人這幾年股利都領到那邊去了,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了你才在那邊蒙著頭研究要買哪支股票。你說那不然8千?那還是一樣的問題,3、5年後才來8千怎麼辦?這幾年之間你的資金打算怎麼處理?你說好啦那9千總可以了吧,9千很高了喔不會等那麼久才到吧?常理上是似乎這樣沒錯,但是你還是沒辦法回答到底幾時會來,而且,你說9千再買,那是要破9千買呢?還是9千1、9千2?9千2買的話那9千5買不買?此時你可能快被這些問題搞到精神衰弱了。
所以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存股投資的領域,你越是糾結在幾點才要開始,越是想用這種小聰明,去貪那麼一點市場價差的便宜,機關算盡,你失去的其實可能比自以為得到的更多。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假設指數真的照你所希望的,就在1年內跌到9千點了,你可以開始存股了,好開心,那我問你,你要用多少錢買?你可能會說,就像一郎你說的啊,小額長期慢慢買啊。很好,那下一個問題,如果指數到了9千後又繼續向上漲呢?那你是不是就停止買了?因為照你的原則是9千以上不買以下才買,那你是不是就買個那幾次就放著不買了,這樣你又如何取得長期連續投資的雪球式複利報酬呢?你說好那等他下次到9千我就開始持續買,上去也買!恩,那為什麼同樣是9千以上現在就不能買,之後就能買?難道你是朝三暮四的猴子?就算一切都如你所願吧,指數到了9千又繼續崩到8千,只要你心裡始終預設著「幾點才開始買幾點就不買」的立場,你就永遠無法解決上述的問題,也無法從長期投資上得到原本理所當然會得到的利益。
存股、複利、長期投資,只跟你買什麼,怎麼買有關,和指數幾點沒有絕對關係。
各位知道我這個人是非常實事求是的,我重視「事實」,以及以事實為基礎所建立的理論。上面講了很許多觀念和道理,如果巴菲特和我的這些話能為大家帶來長期投資的信心,那當然很好,不過觀念和道理如果缺少事實依據,那樣的「信心」可能就會成為「信仰」(雖說信仰也不一定不好)。
前面談了這麼多崩盤,市場上也人人都會講崩盤,然而各位有沒有想過,「崩盤」的定義到底是什麼?下次遇到有人跟你高談闊論「崩盤」,你不妨問他一個問題:什麼是崩盤?看對方回不回答得出來。看看下面這個圖:
一樣的,加權指數的歷史月線圖。我們假定7000點是台股長期「合理價」,這裡我們給「崩盤」,或者說「空頭市場」,一個定義,就是「加權在7千點以上連續下跌超過2500點」,我們就稱之為崩盤(空頭市場)。我們也可以再更進一步,把跌幅超過4000點的走勢稱為大崩盤(大空頭),2500點左右的則為小崩盤(小空頭)。
各位現在從線圖上看到,上面有四個橘色的大矩形,和三個粉色的小矩形,分別是歷史上,依據我們上述對於空頭市場(崩盤)的定義所標定出來的走勢期間。
你發現了什麼?就是線圖(=歷史=事實)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金融市場(至少以台灣而言)的空頭期間,短則半年,最長不超過一年半,而大空頭後的多頭,都是3、5年起跳。就算你這個月買股下個月就開始崩盤空頭降臨,講難聽點你大不了就當隻不願面對現實的鴕鳥,關機刪軟體,不看行情看了心痛,但還是持續存股,小額長期無腦買。頂多過個一年半載,重新上線一看,又是柳暗花明再一村。
接著我們要談存股投資應具備的心態。你可能會說「小額長期」不就是存股的心態了嗎?當然你要這樣定義也可以,只是我傾向將他視為一種「最高指導原則」,就像我說的「誡律」,所謂誡律,就是「事前應注意事項」。這裡說的心態,指的是你在「執行中應有的態度」。這是我在PO了上一篇文後不久,就收到不只一位伙伴來訊,問到一個相同的問題,所引發的感觸,認為有必要整體加以說明。這個問題就是,我上一堂課提供的0050存股策略,怎麼沒有提到「停利」,什麼時候可以停利?
我先問各位,我們為什麼要存錢(在銀行)?因為可以拿利息。我們為什麼要定存?因為可以拿更高的利息。那我們為什麼要「存股」呢?就是為了可以拿到比定存還要高更多的利息(股利)。
定存是把錢「存」在銀行,存股就是把錢「存」在企業。當你把錢存在銀行時,你會三不五時在心裡想著「我的錢現在價值多少」嗎?當然不會,你只會等著每年發利息的日子趕緊去銀行刷簿子,看到「多」出來的數字得到一點類似天外飛來一筆錢的爽感。你把錢存在銀行時會考慮現在加權指數幾點嗎?當然也不會。存股也是一樣,存股是存錢,不是買賣,不是進貨出貨,不是你買了一斤100塊的橘子想等市價變150時把他賣掉。當你選擇了幾家好公司,打定主意(立志)開始存股時,你就不應該再去在意現在指數多少,該公司股票價格多高,我什麼時候要賣…這些問題。就像我上禮拜策略一PO完,馬上有人問我怎麼停利,我跟各位說,如果你繼續抱著這種心態,做都還沒做或是才做一下子,就在考慮「停利」問題,那你的存股投資之路一定走不遠。我之前在批踢踢寫過下面這一段話,這裡我再引用一次:
「…用買房比喻存股,可以,但有一點,股票可以分散攤平,買房子不行,最重要的是,存股並非買房自住,而是買房出租。你今天買一棟房子100萬,月租1萬,100個月後,不管房價是多少,那就是你的淨資產。一張第一金,每年配你1.2塊,15年後不管股價多少,那都是你的淨資產(而且各位不要忘了,第16年以後他還是會繼續配息給你)。
對於希望藉由存股達成退休目標的人,你們要牢記,首先你要開始行動,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不要太多雜念,老想幾塊在買;其次,你要持續不斷,不要三天捕魚兩天曬網,這個月買了下個月又不買;再來,你要打定主意10年不賣。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存股的人,你眼中不要有股價,不要有投入成本,不要有指數,你只要盯住一個數字,就是你的「張數」。
一張第一金每年配一千塊給你,你只要有500張,一年就可領50萬,可以過自在的退休生活了。所以你只要緊盯你的股票庫存,永遠朝著那個數字邁進,沒錢時少買2張,有錢時多買幾張,只要看著你的張數越接近目標,你就越接近退休了。」
建立起正確的存股心態之後,我們接下來要處理一個問題,也是不少朋友的疑問,就是定存股的定義為何?如何判斷怎樣的標的可稱為是好的定存股?這裡我要先告訴大家一個觀念,各位要知道,
買定存股和買股定存是不一樣的。
近年來股票定存和ETF成為市場上的兩大顯學,你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琳瑯滿目的存股書,書中會告訴你存股的好處,介紹你五花八門的選股方法,最重要的,當然是作者的「私房股名單」。這類書籍大多很有內容(說服力),作者也有一定實力,也確實有賺到錢,然而這些書的一個最大的共同問題就是,作者並沒有告訴你「買定存股」和「買股票定存」差別在哪裡,其實很大的可能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或是沒有意識到,而在這之中就埋藏了一個極大的風險。我們看下面這個圖:
這一檔正新,是不少名家推薦的「定存股」,我甚至都不用去找「證據」,也知道你一定在某本書裡看過。從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已經走了近六年的空頭,眼前還有相當高的機會繼續跌下去。如果你在最近幾年中的某一個時刻,看到書裡的推薦馬上開始買進,定期「存股」,那麼這幾年來你每天都要受到他股價持續下跌的心理折磨,每個月都要猶豫我是不是要繼續買(存),還是該「停損」。
下面的遠雄,也是一家優質公司,也絕對曾經出現在某一本存股書的長期投資名單。
上面這些股票,只要你是在這幾年看書介紹,每個月定期定額存的,即使算上權息,到今天為止幾乎都是賠錢最多打平,這是真正所謂的「賺了股息賠了價差」。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你只要隨便從手邊拿一本「存股書」,按照作者的推薦名單一檔一檔輸入檢視,八成會看到其中的一支或幾支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可能會問,一郎你的意思是這些作者學藝不精實力不夠,才會推到這些賠錢股嗎?當然不是,大部分的作者都很有研究,也確實有賺錢。你可能又會問,那一郎你是要說買定存股也要看近年趨勢,「技術分析終究大於基本分析」是嗎(因為你是純技術派)?也不是。技術面確實大於基本面,但不是我在這裡要表達的意思。
我這裡希望各位知道的是,這些書的問題(也是你今後不會再遭遇的狀況,因為今天過後你的觀念就清楚了),就是它們沒有告訴你或是自己也不曉得買「定存股」和買股票定存的差別,事實上他們在做的是「買股票定存」,只是他們挑的股票裡面多少會有些「定存股」。
如果你到這裡還是有點一頭霧水,聽得很模糊,我在上面的話裡面多加幾個字,相信你就會恍然大悟了。買股票定存真正的意思是,買優質股票來當作定存。這和買「定存股」是不一樣的。定存股絕對是優質股票,但優質股票卻未必是定存股。上面看到的幾檔,都是優質股票,優質公司,但卻不是嚴格意義的「定存股」。
所以到底什麼是定存股呢?所謂定存股,就是「拿錢買它就幾乎像把錢拿去銀行定存一樣安全的股票」。這種股票在市場上並不多,而且他們不需要什麼高深的知識去研究,去「篩選」,只要靠常識就可以判斷,更不用說要寫一本書來介紹,只不過人們大多不喜歡做「簡單」的事。
何謂常識?何謂簡單?就是你不需要什麼技術分析系統,不用懂財報,什麼ROE毛利率營益率現金流量啥鬼的,你只要聽到公司名稱就知道可以無腦買絕對不會死的,比如說第一金、統一、國泰、中鋼、中華電。
那些寫了偌大篇幅的書在「教」你「找」定存股的,事實上在做的是「研究篩選優質股票,並以定存的心態長期投資這些股票」,有時候你甚至會看到書裡面推薦的某些標的你聽都沒聽過,也不知道公司是在做啥的,還會介紹你某些「趨勢股」、「潮流股」,具有「發展前景」的股票。但很少有人會告訴你,這些「挑選優質股票」的動作,是需要很多知識與技術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挑了股票並開始投資後,你也要繼續運用那些知識技術,持續地追蹤,掌握標的狀況,這已經是屬於高階的投資行為,不是你隨便讀幾本書就可以辦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一開始滿懷希望地「存股」,照著書中推薦標的買,也不做好資金配置,沒有技術分析基礎,沒有位階觀念,更缺乏財報知識,就這樣存存存存到快厭世。
所以,現在在這裡的朋友,我相信你們往後不會再受到這種誤導。你現在已經有了正確的「存股」觀念,又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定存股」,接著你只要調整心態,堅守誡律,從現在就可以開始撥出一部份資金,慢慢做存股,這一項投資行為絕對會成為你10年後經濟生活上堅實的後盾。至於「買(優質)股(當)定存」這種「技術」,我們正在學,這就是我們這四個月到半年期間的課程內容。
這裡我再補充一點,就像前面說的,真正的定存股就是你可以閉著眼睛無腦買,市場阿罵也可以做,不用懂任何學問的,借用古早時候那句一開始很紅後來被罵翻的老話,就是可以「隨時買、隨便買、不要賣」的股票。即使是我們到目前為止一直在建立的位階觀念也是一樣,定存股不需要考慮位階問題,頂多就是做一下適當的資金配置,比如在某個位階就少投入一點,在某位階就多買一點。換句話說,定存股是沒有什麼「合理價」的(你拿錢存銀行會考慮台幣的「合理價」嗎?)。
以第一金為例,我們假設他明年配1塊,現在股價19.4,你覺得這個價格合不合理?有些人覺得這樣算起來殖利率約5%,很合理,那他就買;有些人覺得19塊多太高了啦,都快到近5年高點了,不合理,那他就不要買,純看個人考量與選擇。好那如果你要問我「個人」的看法如何,我會說2892在20塊以下都是可以定期定額存股的標的,20塊以上呢?還是可以存,只是可以降低投資比例。
1216統一,已經快要創歷史次高了,現在價位合理嗎?你覺得合理你就買,覺得不合理,你就不要買。我的看法呢?我會說想買你就買,反正不會死。記得小額長期,同時努力存錢向下攤平。
今天的最後,來回答一個問題,就是有同學問到「每支金融股都有各自的擁護者,從國泰、富邦、兆豐、第一、玉山、合庫一直到開發金、台中銀甚至王道銀行都有人在「存」,這些金融股的優劣怎麼分?」
照我們前面說的,依常識判斷,你覺得以上名單哪些可以是「定存股」呢?我想王道銀應該是第一個刪除的吧,開發金應該是第二個。剩下的標的,我會這樣分:第一、合庫、兆豐是定存股,國泰、富邦、玉山,介於定存股和優質股之間,台中銀算優質股。至於說該怎麼選擇或配置,還是那句話,看個人自由,就算你的配置和我不一樣也不表示10年後你的報酬率一定會比我低。就上述標的我個人目前是持有合庫、第一和玉山,資金比例約5:4:1。
最後我再補充一點,前幾天有位同學來信問到,「我們前階段的技術面傻瓜選股法強調長期投資,現在的存股投資內容也說要長期投資,兩者差別是什麼?」我的回答如下:
「應該這麼說,我們第一階段的傻瓜選股法算是屬於以「安全地投機」方式買股票,就是找歷史區間整齊好掌握的標的,在低檔區以長期投資的心態買進,長抱之後虧損的機率會非常低,於期間再找機會賣出獲取價差利益。而存股投資就是以少數性質上極度安全的標的,不管位階而以股利報酬為目標,小額長期投資。兩者之間是不盡相同的。」
下週我們要談股利的選擇、定存股停利與借貸投資問題,最後則是0050的介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郎
一郎
一個庶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