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https://unsplash.com/photos/T4iYRu6oIlE
因為我的感情幾乎都是從網路上發展出來的,只要朋友問到:你們怎麼認識的? 我回答:網路上。儘管在這個時代,你還是會接受到不可置信的表情並問說怎麼有辦法?我想也是因為一般人想到網友和交友軟體的既定印象就是『約炮』。所以我想說說自己為什麼女朋友都從網路上來,而且什麼樣的人會適合在網路上找另一伴。
自我條件分析
這是我對於自己本身個性和優勢的分析,也因為這些點,我喜歡從網路出發。如果你覺得條件如我,那可以參考看看。
|沒有出色的外型
顏值當道的時代,長得夠好看,基本上就在起跑點贏了一大半,甚至不用主動找女性。而因為我自認沒有這個條件,只要照片會挑會拍,就可以在網路上稍微扳回一城,加上女生也真的不全然看帥哥,所以把自己的弱點先收起來,不展露出來。
|經濟中庸
顏值跟口袋深度取其一,有一個好工具能讓你先發制人,畢竟金錢能滿足很多人的慾望,不要說女性,我自己都希望有人來包養了(欸?)。網路上的好處是,你可以建立你的社群形象,從動態貼文開始,然後訊息對談,這些都不需要富裕的經濟背景。
|網路外向,現實悶燒的個性
因為我是一個初次見面比較怕生的人,更不習慣面對人太多的場合,所以聯誼這種方式完全不會適合我,而我也不喜歡朋友介紹,算是自己的怪僻,透過朋友的介紹,總覺得在一起之後的大小事會被朋友知道。在網路上的厚臉皮程度比較大一點,也比較外向一點,加上網路不用像面對面那樣的需要及時回應,反應時間比較多。
網路感情線的起跑工具
工具分成兩種,專門的交友平台(軟體)或是一般大眾使用的社群平台,各有不同的起手式,每種平台或軟體也有其特色和生態圈,以下就我知道的讓沒碰過的初步了解。
交友軟體
基本上任何聯誼或是交友性質的平台或軟體,女性就是有優勢,所以男性在上面就是要夠積極和永不放棄找尋下一位合適的人
- Tinder:右滑喜歡,左滑不喜歡的介面設計始祖,常被說是約炮神器,但也不少朋友在上面找到另一半,單看你用什麼心態來使用它。不少女性朋友告訴我他們的邏輯是這樣子的:頭貼順眼(Like)、頭貼還行>從自我介紹看>介紹有趣或是興趣相同(Like)。而男性則是全數滑Like,有配對到再看是不是想認識想聊,我也是其中之一,因為花時間篩選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不如用夠有效率的方式來進行這件事。
- Paktor:和Tinder相同的模式,但上面太多廣告還有想騙你團購的人,很多步驟都會跳出叫你買禮物之類的,體驗不佳(職業病)。
- Bee talk:上面特別多台妹和三性,可以用雷達方式知道現在有誰也在用App,或是看到附近的人及他們多久前上線過。這裡比較多都是留instagram帳號的妹子只想要你去當他粉絲
- Woo talk:非常需要耐心的聊天平台,因為沒有性別篩選,他就是隨機幫你湊兩個人聊天,通常第一個字都是『男』然後就會看到對方離開。閒暇無事真的覺得太無聊才會在這上面(產品名稱也很貼切叫:吾聊)
- Good Night:幫你配對的語音交友,但用過一次就退縮,如果你也是無法去做電話行銷的人的話,我猜這個你會跟我一樣容易尷尬。
- 探探:完全抄襲Tinder的中國App,配對機率比Tinder高,因為Tinder希望你買會員,你才會容易出現在女生的選擇上面。這個的會員硬生生便宜Tinder 10倍左右,但免費版就已經容易配對到,可能中國地大人多,所以也有可能滑到中國妹子。
- 緣圈:系統會不同送出兩個人讓你圈選,只有圈到才會到下一輪,我記得要四輪還是五輪才可以開啟聊天,非常麻煩的層層關卡,有人相信這樣可以有更好的配對,不容易有約炮。但老實說,圈選的時候你都只是看簡短介紹跟照片,只是一直讓你去比較下一個人,並不會減少遇到玩咖的機率。
- Skout:一次列出附近會員還有線上會員讓你直接去私訊聊天,但廣告太多,我非常不愛,所以也沒有琢磨太多。
社群平台
在社群平台(Facebook、Instagram)上因為不像交友軟體,大家的目的就是來交新朋友、找關係,所以就不能像交友軟體上那樣的直接和積極,平常可以透過對方的貼文來熟悉兩個人是不是有共同興趣,或是有共鳴的話題,嘗試留言之後對方也會有正面的回覆,反覆幾次之後再去私訊聊天較不會讓人感到不適。因為現在社群平台上的好友確認或是追蹤,其實都不代表他對你有興趣,不用太高興。要有開小火慢慢燉煮的耐心。
前陣子和朋友聊天時,他告訴我,因為網路交友的關係,你可以認識到的人數量變得極大化,所以會產生反正這個不行就下一個,導致人的關係變得很淺薄,變得速食文化,就像一些電影裡面總是有老一輩的人說:『現在的人東西壞了就換,以前東西壞了我們就去修好它。』
不能否認,這是網路交友帶來的副作用,而且我想這是其中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不過當你走過這階段,雖然在你生活中來去的人變多,但你會知道怎樣的人會深交,也會在這片荒山野嶺中找到一小片屬於你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