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雄大士爺祭典可說是現在台灣農曆七月的重頭戲之一,也是縣政府力推的文化觀光行程,從每年龐大的人潮與生意興隆的店家就可以知道大士爺祭典是多熱門。但是如果你以為民雄大士爺祭典是近年才被炒作起來的話,你就大錯特錯囉!
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的民雄大士爺祭典,很快地就成為嘉義地區普渡祭典的中心,每年農曆七月從嘉義各地區來民雄參加祭典的人是「男女如雲,皆到壇前焚香、禮拜」。所以過了僅僅5、60年,到清朝咸豐年間,民雄大士爺已經分香到嘉義多處,當然這之中應該也包含我們水牛厝。
到日治時期,民雄大士爺更加興盛。每年農曆七月時,《臺灣日日新報》總是有許多關於民雄大士爺祭典的報導。為了方便遊客前往參加大士爺祭典,通往民雄的火車不只加開班次,甚至還降價以方便民眾前往民雄參拜。
民雄大士爺祭典參拜民眾來源範圍廣大,北起斗六、南至水上。1913年的新聞報導指出,北港媽祖祭典一整個月總人數也才十幾萬人,民雄大士爺祭典才三天就有五萬人,最高甚至也可達十數萬人之多,可見大士爺祭典人潮之洶湧熱絡。當時還有報導記載大士爺祭典三天內所燒的金銀紙可高達兩千多圓(當時小學教師月薪僅20元左右),甚至數百家的攤販進駐打貓街還不足以應付人潮,可見日治時期民雄大士爺的興盛程度可能超過我們的想像。
從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知道民雄大士爺祭典不是這幾年政府推廣觀光才這麼熱鬧、這麼有曝光度的,大士爺是已經夯了一百多年的重要活動。如今我們也像一百年前的台灣人一樣,時間到了就聚集到嘉義,參加這個農曆七月最重要的盛事之一。雖然水牛厝大士爺祭典應該不如民雄那麼熱鬧,而且如同台灣多數鄉村一樣越來越沒落。但是同樣也是約兩百年的信仰活動,也是在地居民長久以來的共同記憶,若能繼續維持,水牛厝大士爺祭典或許也可以成為我們重要的、有特色文化觀光資源。希望大士爺能像過去兩百年一樣維持嘉義、民雄、水牛厝等地鬼月時的平安!也希望大士爺祭典能像過去一樣一直這麼熱鬧!